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及其水环境安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发生在无锡的太湖蓝藻危机是我国湖泊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标志。我国虽然有很多湖泊,但是绝大多数淡水湖泊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东部沿海地区。这些湖泊富营养化问题非常突出。调查显示,近几年全国水环境总体水质在下降。使得许多以湖泊(水库)为城市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导致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既有人为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由于像太湖等湖泊是发育在长江中下游洪泛平原上的,营养背景较高,加之这些湖泊水浅,沉积物常常因为悬浮而释放,即使外源污染控制止了,由于内源污染的存在,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将依然存在。这会大大加大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难度。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与控制应该遵循控源、湖泊生态修复和流域管理的原则。由于各个湖泊类型不同,因此,各种治理的技术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实施,即应该先诊断、后治理。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水域的水质净化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湖泊、水库库湾、景观水体等相对封闭水域水体流动性和交换能力差,污染物质难以扩散、降解和净化,一旦遭受污染,极难自净恢复.由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承担完成的国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封闭水域大型移动式水质净化系统开发与应用",针对湖泊水库等相对封闭水域污染物类型,研制出移动式水质净化系统,系统上搭载"吸附单元""微孔曝气单元"和"微电流电解单元"等水处理单元,根据不同污染水体,将不同单元进行优化组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污染治理,通过移动式水质净化系统在水体表面的移动,使水处理单元与污染水域直接接触,进而实现对污染水体的原位处理,同时,该移动式水质净化系统处理过程可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3.
自然水体的净化处理方法(专利申请号:200710135297.2),刘文杰发明. 本发明专利属生态环保领域,它提供了一种净化景观水、城区河道、天然和人工湖泊等自然水体的"直接净化生物修复处理方法".本发明应用了多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无需将污染的自然水体进行"异化处理",而是要在水体内直接净化和生物修复,它突破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科学、实用、经济、长效地解决了治理自然水体的问题,最终达到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和生态属性,达到"还水于自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湖泊的污染现状、污染特征以及湖泊污染水体的主要修复措施进行了介绍。对湖泊污染的特征主要从富营养化、有机有毒污染物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湖泊水体污染治理的工业工程措施和生物修复技术做了重点论述,指出生物修复是湖泊污染水体修复的长期的环保的修复方式,同时对于不同特征的污染水体,应根据其污染特点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管理》2018,(5):46-51
水生态系统对维持人类健康生活以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均面临着严峻的污染问题。随着新《水污染防治法》的再次修订与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的深入推进,污染水体生态恢复产业逐步建立,为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提升水环境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然而,污染水体生态恢复产业仍然面临着排污权交易的法律政策依据缺位、管理体系不顺、缺乏水体污染的风险评价指标等发展困境。应当完善水权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在组建生态环境部的同时整合污染水体生态恢复产业的管理权限,加强对污染水体生态恢复产业的发展引导,并完善污染水体生态恢复产业的相关技术标准。从而有机结合市场机制与行政管理两种手段,促进污染水体生态恢复产业的良性发展,加强水体污染的防控与生态修复,从而实现水体生态的保护和改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大莲湖区域是上海市的核心水源地,面积14.6km2,由湖区、养殖池塘、水森林、河网、沼泽地、村落等组成。近年来,随着该区域污染加重,其水源地功能逐步丧失,并发展成为新的污染源。为配合大莲湖水源地开展生态修复,2008年7月-8月对大莲湖水源地进行了本底调查,并用污染生物学指标分析了大莲湖水源地不同区域的污染状况,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建议。调查显示,7月、8月份大莲湖水源地有藻类86种,隶属于7门48属;有浮游动物24种,隶属于15属;浮游动植物的优势种为席藻(Phormidium sp.),微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和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等,均为耐污染种类。污染生物学分析显示,大莲湖水源地浮游植物的Shannon Wiener指数(H’)范围为1.60~1.99,藻类现存量范围为(29~3120)×104cell/L,叶绿素a浓度变动范围为(7.63~246.91)ug/L,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范围为51.8~84.6,Margalef多样性指数1.0~10.4,所有生物学指数均显示大莲湖水源地呈污染状态,但不同区域的污染程度有所不同,其中水森林、养殖池塘和内河网的污染程度较重,湖区和外河的污染程度稍轻,大莲湖水源地整体处于中度污染状态。大莲湖水源地生态修复宜采取布局重建、沟通水系、恢复湖泊生态功能的修复方法。本研究表明大莲湖水源地已丧失水源涵养净化功能,对大莲湖水源地实施生态修复对于保护上海市民的饮用水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湖荡湿地是太湖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湖四圈"中的一个重要圈层,是低污染水强化净化的重要水域,也是河-湖水系联接的关键节点,更是河网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重心. 针对湖荡湿地面积锐减、水质恶化、生态系统衰退、污染物拦截与净化能力下降的现状,"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湖荡湿地重建与生态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2012ZX07101-007),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研究形成了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生态修复总体方案,研发集成了河湖相联复杂水系湖荡湿地重建与生态修复的成套技术和城市景观湖泊西湖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成套技术,并以滆湖和西湖为典型区域开展了工程示范,推进了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的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8.
周莉娟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5):201-202,172
本文以2004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近几年的数据比较,分析了该河涌的污染状况,并提出了调用珠江水进行水流大循环、利用微生物技术修复水质等综合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云南高原湖泊湿地不同程度地面临水位降低、水面面积缩小、水质污染问题,土著水生生物性丧失严重,许多土著物种濒危甚至消失。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施的生态修复方式基本采用外来物种为主,不可避免地带来外来物种对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土著物种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在有关项目的支持下,文章提出了基于土著旗舰物种为主的“花—鱼—螺蚌—鸟”生态修复新路径,并在滇池和洱海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这一生态修复新路径重建了退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链条中缺失的环节,完善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功能,使得水体中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循着“藻—鱼—鸟(或人) ”和“花—鱼—鸟(或人) ”2条路径顺利离水上岸;在试验区内还收获了海菜花和金线鱼等云南传统名贵食材,白瓣黄蕊的海菜花密集浮于水面形成了云南高原湖泊湿地特有的美丽景观;基于滇池和洱海试验示范工作,并结合云南高原各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特点和现状,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别湿地生态状况的生态修复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黑臭水体是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黑色或泛黑色)和(或)散发出令人不适气味(臭或恶臭)的水体的统称[1]。城市黑臭水体是近几年城市居民反映强烈,损害城市人居环境,更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环境问题。以DY市城区4条主要的黑臭水体河道为研究对象,分析黑臭水体的水质现状、主要污染源、污染特征等,提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基本技术路线,以期达到黑臭水体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1.
《科协论坛》2014,(11):4-5
<正>湖泊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供水源、养殖水产、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对支持湖泊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湖泊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湖泊流域居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湖区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实现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湖泊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为基础,统筹环境保护与  相似文献   

12.
基于DPSIRM健康距离法的南四湖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峰  杨俊  席建超  李雪铭  陈鹏 《资源科学》2014,36(4):831-839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湖泊生态系统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实现湖泊监测管理、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基础。基于人地和谐发展视角构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因果关系模型和健康距离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典型湖泊健康评价的水质-生态-社会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南四湖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南四湖生态系统的水质指标、生态指标、社会经济指标和综合健康距离分别是0.398 9、0.249 5、0.498 3和0.436 2,总体健康处于"较健康"水平,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好,但水质指标未能全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在社会治理投入上仍有较大差距;②该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评价结果较为客观,为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治理和修复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环保疏浚是湖泊内源污染控制的主要措施之一,主要围绕精确疏浚、泥沙扰动、污染物扩散、二次污染以及疏浚土的处置等环节,其目标是在清除污染底泥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小水质恶化的风险,为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以与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相协调,最终达到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目的。本文先讨论了环保疏浚的工程特点和主要控制方面;然后讨论了环保疏浚技术和设备发展;最后重点讨论了环保疏浚精度控制和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新型无人驾驶潜艇采样器,通过无线电遥控自动行驶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的离岸监测点位,按遥控指令分层定量采样;通过传感器测定多种水质参数。该系统适用于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体的水质监测和样品采集,可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水利和渔业等部门。  相似文献   

15.
大型复杂污染场地的污染治理修复是国内外环境领域面临的重大难题。大型复杂污染场地具有影响范围广、污染物种类多、生态环境威胁大等特征,这类场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认知和高效治理修复都面临巨大挑战,其中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形成机制、污染源的精准识别、智能决策优化等关键科技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大型复杂污染场地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呈集群式分布,涉及化学品制造业、石油等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基于我国国情,文章提出了大型复杂污染场地修复治理的关键“三步曲”(TSRTCM),从调查评估与科学认知、方案决策与技术筛选、工程实施与监测评价3方面着力破解修复治理难题。大型复杂污染场地环境修复能有力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助于区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岸带污染问题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海岸带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了海岸带地区发展。文章从我国海岸带污染现状、成因、国际管理实践和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出发,概要介绍了我国海岸带地区不同介质中污染物的分布状况,提出了污染源控制、生态屏障建设、污染环境生态修复、区域规划等防治措施,以期为我国海岸带地区环境保护和管理政策制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利用滤食性鱼类抑制水体富营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下游水质污染加剧,水库生态退化和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以黄河水为主要水源的胜利油田处理黄河水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从平原水库的源头治理入手,利用生物净化技术逐步改善水库水质,实现水库生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人工方法在需要进行大型水生植物群落恢复的湖滨陡坎沿岸的水域实施基底修复工程措施,在目标水域边界构筑水下固堰,通过人工填土形成缓坡浅滩,改善湖泊沿岸带自然条件,为湖泊沿岸带生态修复创造良好的生境条件.  相似文献   

19.
河流生态修复在我国处于起步和技术探索阶段,河流整治工作基本处于水质改善和景观建设阶段,缺少传统水利、生态系统栖息地和景观的有机结合,有很多的河流整治,还留在渠道化、衬砌等方法,这种方法已经被发达国家舍弃,内河航道整治使自然河流渠道化,从而破坏水生生物的产卵场、栖息地和河流形态的多样化,减少河流的自然净化能力和破坏生态环境,所以应做好河流航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并且对不同情况采取合理的水生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和湖泊,造成水质不断下降。严重污染的河流和湖泊不仅会失去自净化能力,还会引起河中生物的中毒死亡,破坏河流湖泊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