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翻译目的论.分析了制约广告翻译的相关因素。旨在让译者在广告翻译中以目的论为基础.尽量避免文化、语言、广告行业等因素的制约.从而达到成功地进行广告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翻译目的论的介绍和对中英文广告翻译问题的分析,探讨了目的论原则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在目的论指导下,译者能够充分发挥目的语优势,尊重译语国的文化传统,遵循译语广告的语言规范,迎合译语消费者的心理,从而尽可能地实现广告的功能,使消费者明确商品的销售理念,以达到商品的营销目的.  相似文献   

3.
杨辉  张其云 《文教资料》2010,(10):59-61
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支柱之一的目的论认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主导原则是整介翻译行动的目的。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在探讨广告英语语言特征及其翻译策略的基础上强调广告翻译者应以“目的原则”为宗旨.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以增强广告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发生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同时它又反作用并修饰这种特定的环境。广告汉英翻译是一种目的性非常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因此在跨文化的广告翻译交流中必须坚持目的论原则,避免语音翻译歧义,确保语音翻译通畅,避免语义差异,正确处理广告汉英翻译中语言文化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实现广告汉英翻译的语言再创新。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翻译理论不太适合应用型文本的翻译,因为他们都强调“忠实”、“对等”,译文的好坏以原文为标准。广告翻译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语言交换活动。在广告翻译中应以目的论为指导,不拘泥于语言形式,而要采取多种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特征、文化习惯和读者期待,以达到广告预期的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6.
截止到2015年,中国已经连续7年居全球汽车产销量首位,成为名符其实的汽车消费大国。在此背景下,对汽车广告的翻译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探讨广告翻译策略时,应该重视广告的目的和功能,将其与"目的论"翻译理论结合在一起。对中英文汽车广告进行分析、研究,运用目的论翻译理论,结合中英文汽车广告语言特征,通过一些实例,总结出实用的汽车广告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韩丽 《考试周刊》2012,(10):14-14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最重要的理论。本文旨在研究在目的论的关照下,广告的语言风格特征、译语文化和读者反应对广告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符晓晓 《海外英语》2012,(17):131-133
广告是一种带有明显功利性的艺术,广告成功与否在于其语言能否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活动。而一则脍炙人口的广告语则往往可以成就一个名牌产品,为使广告语达到良好的广告效果,广告语中的语言往往是独具特色的。翻译目的论以实现源语的预期目的为第一原则,主张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因此该理论在指导广告英语翻译时更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广告的文体风格和其特殊功能决定了广告翻译的特殊性,传统翻译标准“忠实”“对等”显然不能适应商业广告翻译手法的灵活性,无法解释广告翻译中必要的调整、删减或改写等现象。“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商业广告中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在对翻译中的目的论理论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目的论对广告翻译的意义,然后从删译、增译和改译三个方面探讨了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文化交际行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的过程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因此它对于交际目的明确的广告翻译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翻译广告提供了理论依据.广告翻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进行广告翻译.  相似文献   

11.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有其特殊的语言风格又有其明确的商业目的性,这就直接决定了其翻译绝不仅仅是文字之间的简单对应翻译。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成为广告翻译中的首要因素,而是否达到广告的功能和目的则是衡量终极译文的成败之标准所在。德国功能学派提出的"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手段,翻译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和目的为首要原则,即目的法则。由此,英文广告汉译时的增译策略在此理论的视角下得到了充分解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论的提出正迎合了广告翻译的特殊性的需求。本文通过对目的论的介绍,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体现,及在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的方法和策略的论述,进一步证明目的论与广告翻译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应用性较强的理论,目的论为广告这一实用文本翻译开辟了新视野。通过对广告文体特点和目的论的研究,证明目的论对广告翻译具有适用性,并结合一些翻译实例,提出一些常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从目的论谈广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的核心理论.本文以目的论理论为依据,从广告翻译的特征和它的目的性入手,探讨其对广告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已有很多关于广告和广告翻译的研究。作为广告中的一个小分支,有关化妆品广告翻译的研究仍然不多。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从"源文本"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作为功能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最适合于指导广告翻译。本文以英文化妆品广告为研究对象,运用目的论探讨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特点。广告英语用词优美独到,句法洗练而内涵丰富,以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意义,打动人心,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作为广告英语的翻译就更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本文结合广告英语的特点,探讨在目的论翻译理论指导下如何达到翻译广告英语的三条原则,即忠实性、吸引性和可接受性,从而在广告翻译实践和广告翻译理论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商业高度发达,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跨国企业层出不穷,广告产业也不例外,如今的媒体信息铺天盖地,上至古稀老人,下至总角孩童都可以随口念出一些脍炙人口的广告语,因此对广告的翻译便显得极为重要。目前来看对广告的翻译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广告不同于其他翻译,由于它商业本性的制约,除了要完成翻译的"信、达、雅"之外还要完成其推广的目的,但由于两种语言之间差异的客观存在,要将广告翻译好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此,本文立足于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试图依从目的论的指导,为广告英语的翻译带来新的曙光,使其更具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在广告标语翻译中的适用性。根据该理论,广告标语的翻译当以目的语文化为方向,实现刺激消费为目的,源语篇不再是翻译决策的首要根本依据和评判标准。佐以中英文广告实例介绍了在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标语翻译中较常见的四种翻译策略,即套译、直译、意译以及直意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角度讨论汉英广告翻译。传统翻译标准“忠实”、“对等”显然不能适应商业广告翻译手法的灵活。“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商业广告中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给广告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发生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同时它又反作用并修饰这种特定的环境。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非常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因此在跨文化的广告交流中必须寻找目的论和广告翻译的有效切入点。在这种目的性很强的商业行为中引入“目的论”这一概念,不仅是要向消费者展示商品,更是要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并最终能够成功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将“目的论”作为控制整个翻译过程的首要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