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丰富的作文素材是学生写作时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必须让学生知道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写作是非常讲究厚积薄发的,没有作文素材的积累,即使掌握了写作技巧也难以写出好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2.
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负担"过重、生活狭窄所致;另一方面,恐怕是教师忽视了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因此,学生自然会材料枯竭,无话可写了。所以我们应调动他们的感官去含英咀华,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学生自身生活积累语言的产物。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写作素材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善于用眼睛挖掘写作素材;要持之以恒地勤记勤写;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来到生活中寻找“新鲜”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4.
<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蒲松龄在写《聊斋志异》之前在路口摆茶摊,免费招待过往行人,把茶客讲的故事积累整理下来,就成了《聊斋志异》的写作素材。广泛的搜集素材,才能文思泉涌,就是蒲松龄留给我们的写作启示。我从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有:向生活要素材、向阅读要素材、向教材要素材。一、素材来自于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害怕作文,常常是因为没有鲜活的材料可写。写作的过程,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紧密结  相似文献   

5.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生作文时没有鲜活素材,出现了“听说作文皱眉头,苦恩冥想咬笔头,想了半天没开头”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写作的根本问题,我们试图通过本专辑为同学们提供一些有用的素材,更希望通过这些素材引导同学学会积累富有自己个性的、独到的、新颖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6.
谢燕燕 《考试周刊》2014,(62):48-48
写作离不开素材,学生的生活局限于校园中,视野狭窄,写作素材贫乏,习作老套,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史亚美 《考试周刊》2014,(94):49-49
<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是文章的生命。《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作文只有从写真话开始,才能在真情实感中写出新意。由此可见,最好的作文素材来源莫过于学生的真实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同时指出,学生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所以,我们要做的首要工作是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真实的写作素材。但针对生活阅历较薄弱的学生现状,如果单从学生的直接生活中挖掘并积累写作素材似乎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要发散思维努力挖掘写作的第二甚至第三源泉以获取多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93):35-36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却处于低效状态。学生缺乏写作热情,害怕写作文;缺乏写作素材,没东西写,即使有素材,作文素材也不够鲜活,写作运用中容易"撞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兴趣,多渠道、多方位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整合素材,使素材序列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9.
农村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感到无“米”下炊。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学生做到“锅”中有米可“下”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方法之前,首先得教会他们积累写作素材。一、在农村日常生活中观察、积累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不能离开生活。因此,要热爱生活,认真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身边的老师、同学、父亲、母亲,都是写作中鲜活的素材;街坊邻里,平常小事,也是作文的内容;悄然改变着的农村给我们展现了广阔的写作环境。不仅如此,大自然同样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材料:花草树木、虫鱼…  相似文献   

1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高中作文写作训练与考试中,我们只有先利其器,对写作素材进行合理的运用,才能善其事,写出优秀的作文来。随着教师对学生作文提出对素材重视的要求,学生平时也花费了一定的精力去进行素材积累,  相似文献   

11.
<正>学生见识少、阅历少、平时又不注意观察和积累,故而写作时难以下笔。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提高写作水平,首要的一点就是引导他们积累写作素材。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生动丰富的,从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找到写作的素材,可以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枯竭,但是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想象能力,用自己敏感的心去感知生活,去体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而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水平,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使学生掌握素材积累的来源与方法,培养学生写作的热情,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分析了积累写作素材的意义,并对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得出了初中写作素材的具体来源,指出了引导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写作素材的来源是广泛的,不少刊物曾经专题介绍过如何选择写作素材,由于作者选择的角度不同,其观点有差异.从我的实践经历来看,我认为写作的素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取.第一,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进行筛选,将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写作的素材.现代中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善于从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些问题我们老师一时无法给他们解答,这些问题往往就是一些很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讨.POBAMyx图1比如我教高95级毕业班时,一个学生给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动点P是圆(x+4)2+y2=9上任意一…  相似文献   

14.
高立娟 《成才之路》2012,(24):55-36
正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时会出现无话可说,或想到什么说什么,思绪紊乱、没有条理的"挤牙膏"现象。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的知识面狭隘,写作基础相对薄弱,缺乏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这些都说明学生的写作素材有限。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给学生采集素材、收集素材、整理素材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思考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让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撰写教研论文,首先必须获取论文的写作素材.那么如何灵动捕捉写作素材呢?笔者从多年的写作实践中体会到,只要做个有心人,论文的"源"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教育教学实践是论文的源头活水,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源泉.1从教材中挖掘写作素材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教师向学生系统传授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工具,也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环境之间互动的依据和本源.研究教材、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83):43-44
写作素材是作文的源泉,有了丰富的素材积累才能写出有质量的文章。本文在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写起作文有话可说方面做了探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张旺平 《成才之路》2012,(31):I0009-I0009
写作能力在语言表达能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在语文学科的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多阅读、广泛地接触社会,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效地积累写作素材呢?写作素材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在平时的玩耍过程中捕捉点滴乐趣,逐渐积累素材  相似文献   

18.
蔺慧丽 《学周刊C版》2014,(10):158-159
诗圣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俗语也曾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都是古人对读书与写作经验的总结。用到我们的作文当中,恰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素材积累"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即便是信息发达的今天,它仍然是指导作文的金玉良言。写作素材的贫乏,使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无话可说;写作素材陈旧,使学生的作文毫无新意。时至今日,仍然是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顽疾。  相似文献   

19.
正诗圣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俗语也曾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都是古人对读书与写作经验的总结。用到我们的作文当中,恰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素材积累"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即便是信息发达的今天,它仍然是指导作文的金玉良言。写作素材的贫乏,使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无话可说;写作素材陈旧,使学生的作文毫无新意。时至今日,仍然是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顽疾。很多学生在作文时,没有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高中生写议论文的最大问题就是材料缺乏,积淀少,不够典型,不够新颖,作文缺乏论证力量。学生该怎样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有感而发。"多方面地积累素材"提醒我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不必舍近求远,高中语文教材就是一座蕴藏着丰富的议论文写作素材的宝库。那么,我们该从哪些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