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社会参与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家长的教育参与是家校合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众社会参与的一种体现,是现代学校善治的基本条件。充分而有效的家长教育参与对提升家长教育素质、改善家校关系、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家长参与学校既是家长教育权益的体现,也是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家长的教育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学校决策活动、参与学校管理与服务活动、参与学校教学活动以及参与学校其他与学生发展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活动。倡导家长参与是保障家长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的重要举措,应该坚持按需参与、按能参与、按规参与、有效参与等原则。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有效性既需要赋权,又需要赋能,应该激发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王本贤 《中国教师》2012,(14):41-42
<正>家校和谐,教育共赢,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理念。山东省荣成市世纪小学以"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为进一步促进家校间的联系和沟通,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关怀,成立了世纪小学家长委员会。学校认真贯彻《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评议权,使家委会建设逐渐实现规范化,科学化。通过积极地开展家校合作教育,学校真正实现了"沐世纪阳光,育时代栋梁"的教育目的。家校间的互动和合作也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为孩子开  相似文献   

3.
正前言伴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家校沟通越来越成为教育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架设更有效的家校多元化沟通桥梁、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和谐德育环境的建设,对于满足家长对学校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和提高教学工作透明度有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的  相似文献   

4.
自教育部大力推动建立和发展家委会以来,许多学校认识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纷纷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家校合作。在这次新的家校合作中,笔者注意到,举行各种家校活动的浪潮风起云涌,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成为许多家长委员会孜孜以求的目标,如:有的家长委员会为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让有特长、有专业优势的家长走进学校,走上讲台,开辟了家长讲堂;有的家长委员会充分利用各种人脉,挖掘社会中存在的教育资源,利用周末、寒暑假期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有相当一批家长已经形成了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并有一部分家长已经活跃在学校教育中,他们从家庭走到学校,为当前的家校合作添一把柴,将家校合作搞得红红火火。  相似文献   

5.
随着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发展及教育改革的需求,构建适合每一个孩子个性成长和身心发展的家校互动新机制,建立新型的家校关系是现代学校建设的现实需求。如何转变观念,搭建合作平台,设计最佳机制,将家长这一群准"同盟军"正规化,准"资源库"充分利用,准"教育能量"导流入校,甘泉外国语中学在不断探索与实践。家校合作的目标定位。甘泉外国语中学对合作的目标定位为:坚持家校沟通与合作,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有效体现  相似文献   

6.
清末新式教育进入乡村社会之初,农民家庭抵制新式教育,出现了毁学现象。其后在乡村教育学者和教育政策的推动下,虽然还存在教育不能融入民众生活的缺陷,乡村学校与家庭的关系走向相互联络与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政策不断推动家校合作,但是社会政治与文化、农村家庭结构、教育管理政策和农村学校发展状况都影响着农村学校家校合作的效果。城乡二元背景下,家校合作政策在农村学校的执行受到社会结构制约而不尽如人意,家校关系疏远,农村家长对学校管理与教育参与较少。这就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具体措施引领,更需要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进而获得农村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相似文献   

7.
家校合作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必然产物,当前家校合作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不少家长"边缘性参与"的状态还仍然存在,家长不能真正深入地参与到家校合作中,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导致了家校合作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真正解决家校合作中家长主体性缺失的问题,要不断提升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意识,积极转换家校合作形式,同时构建家校合作共同体,建立以家长委员会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充分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手段,从而实现家长的"充分参与",助力学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待事物的态度、教育子女的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从教育子女这个角度讲,家长同学校一样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单纯依靠学校或单纯依靠家长,是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因此,只有开展家校合作,发挥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为此,我们在"家校合作教育"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9.
家校沟通在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随着智能手机和即时通讯技术走进日常生活。家校微信群随着互联网+时代走进了我们的教育。充分使用好这一新兴产物,将使我们的家校沟通便捷、时效、直观。良好的沟通使得学校在教育学生时等到家庭的支持,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得到了学校专业的指导,从而达到对孩子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家校合作中,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学校主导下家长参与的教育模式,家长在与教师沟通、与学校沟通中扮演被动、次要、从属的角色。而现代家校合作中,强调家庭与学校的平等地位,鼓励家长在家校合作中发挥师生关系的协调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家长角色的学习者、学校活动的参与者的角色。家长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家校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与学校教育一起为孩子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学校也应认识到家长的主体性地位,强调教师与家长平等,协助家长发掘家庭教育中的优势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为调查长春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模式的开展情况,本文采用问卷法调查了长春市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进展情况的态度、看法、意见和建议。建议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工作: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构建学校、家长、学生联动合作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创新家校合作方式;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等。  相似文献   

12.
学校与家庭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学校应树立"家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作伙伴"这一理念,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以"服务"为特点的家校合作模式,提高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实现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中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是一张网,随时随地,处处可见;点点滴滴,润泽无声。今天,教育有了"家校网络"这个新的元素,让"家校网络"这个现代教育技术加入了教育这古老的行业,让教育有了新的机体,呈现出新时代亮丽的风采。"家校互动网"是指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家长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借助互联网这一媒介,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习,共处。教育方式从学校唱"独角戏"逐渐发展为社会、学校、家庭的综合体。而家校教育作为影响成长成才最重要的方式,一直深受关注。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家校合作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也经常听到家长和老师的抱怨,家长责怪老师没有实现自己"望子成龙"的愿望,老师委屈家长不懂教育规律而过多干预学校教育。结合自身德育经历和多年班主任实践,就如何提高小学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探析。期望借此,为个人和同行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提升家校共生共育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家校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主题,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美国教育中,家校合作从1841年成立"女子公共学校联合会"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一代公立学校的改革者和教育官员已经认识到家庭对于学校的重要影响,正如当年马萨诸塞州丹佛学区的教育局长诺森德所言:"学校需要家庭的帮助,与家长进行充分的、由衷的、及时的合作是我们的学校成功的必要条件,就像阳光和雨露对植物的生长是必不可少的一样。"研究美国家校合作的制度与实践,对于改进我国家校合作有着很大的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双向活动。现代教育呼唤现代教学手段,家校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在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家校共育模式的建设,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合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1.创建多元教育网络,为家校共育提供保障学校力求采取多元化方式开展家庭教育,巧妙开发资源,积极构建教师、家长、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创新家庭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颜洁 《上海教育》2016,(Z1):24-25
建青实验学校一直坚持"和而不同,以人为本"的家校共育理念、积极探索实践方法和途径,努力搭建家校共育的平台,切实发挥家校共育的功效,提升育人效果。多年来,建青实验学校围绕"家校共育"的新理念,积极搭建家校共育的平台,依靠家长力量、教师智慧,成立"教育伙伴"团队,开发、开设并实施了多种家校共育课程,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动。成立合力育人的教育伙伴团队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是学校教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线直录的“家校e堂”平台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教育的发展,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传统的学校开放日次数少、不方便,而且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在家校互动中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在网络环境下构建"家校e堂"平台,综合利用在线直录的关键技术,实时录制课堂视频,自动转换成流媒体格式并存储在网络服务器,同步更新前台页面,让家长及时点播课堂视频,充分观察孩子的课堂表现,从而消除对孩子在校的不确定性认知,弥补传统学校开放日的不足,家校协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可促进生涯教育发展。在确定了以促进学校和家庭间的沟通、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及促进学生生涯发展为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了家长协助学校、学校协助家长的内容,并提出了创设家校共育小组、开展家校合作生涯活动、开发家长生涯教学课堂和家长开展家庭生涯教育四种家校合作生涯教育的路径。通过明晰生涯教育的目的、内容和路径,为有效实施生涯教育家校共育,缓解生涯教育发展的困境,提升生涯教育的质量,促进生涯教育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