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州汉画像石汉画像石是汉代人们刻划在墓室、祠堂上带有鲜明主题的装饰石刻画。它生动地描绘了汉代社会的典章、衣食住行、神话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活着的依恋及死后的祭奠;展示了两千年前人们高超的艺术水准;再现了汉代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文明。汉画像石是汉代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成就,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而徐州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其出土的汉画像石、画像砖数量庞大,种类繁复,艺  相似文献   

2.
<正> 艺术的光彩是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的。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在今天看来,仍然以它独有的特色,焕发着不灭的光辉,显示着不朽的艺术魅力。它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在民族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使我们认识祖国悠久辉煌的艺术传统,而且使我们能形象地了解汉代的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 画像石画像砖是一种具有鲜明绘制目的和创作意识的石刻艺术,产生于汉代“谓死如生”的人生观和“厚葬”的风气中。作为一种祠堂、墓室石刻,本来是一种费资耗财,崇拜鬼神的迷信活动的产物,而且画像石画像砖作为一种“画”,它的欣赏主体是死人的灵魂而非生人,但画像石刻艺术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却是符合生者的意识和愿望,因此,实际上的欣赏者还是生人。这就决定了画像石刻是在两汉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下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之中重死者、轻活人、敬老朽、贱少壮的巫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画像石刻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出现,它的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即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刚不是孤立存在的,尽管它的教育作用大于其他两个方面的作用,但是无沦哪一方面的作用的意义都是以社会功能整体的存在为前提的,这就使得画像石刻艺术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  相似文献   

3.
汉代画像砖、画像石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从创作方法和技巧运用上,形成了我国民族 形式美术的传统和特定风格,对我国后来的石窟艺术、石刻画像以及其他造型艺术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为 我国整个美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广阔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汉代文化的范畴内,作为在汉代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汉赋,在艺术追求、艺术价值取向、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方法等方面对汉画像石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无论从意识形态性,还是艺术发展史方面看,汉赋对汉画像石都可见其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画像石画像砖艺术是中国古代民间美术中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以石和砖为媒材,以刀代笔的绘画艺术,制作过程融绘画、刻制、拓印为一体,内容丰富,风格雄沉气派。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开展画像石画像砖艺术校本课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技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对现有的国家美术课程设置的有益补充和实践拓展。近几年,我校以开设画像石画像砖选修课、开展实践活动为切入点,探索和构建可行的、适合初中学生的画像石画像砖校本课程体系,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6.
西王母的形象在多部文学作品中均有涉及,但内容不尽相同,有关西王母的画像石更是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至今被发现的画像石而言,有关西王母的画像石占到了很大的比重。画像石中所表述的西王母的故事,和文学作品中的西王母故事之间,在戴胜、梯几、高居仙山、三青乌(三足乌)相伴等方面是相似的,但是在形象和故事表现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汉代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图像体现了汉代的艺术审美、宗教信仰等,这一题材为汉画像石的艺术成就增辉添色,也为我们后人理解研究汉代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线索。  相似文献   

7.
试论汉画像石中的吉祥动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汉代的墓室、祠堂、门阙等的建筑石材装饰画中,保存了大量的反映汉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及风物人情的重要资料。汉画像石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是汉代其他物质文化遗存所不能比拟的。可以说,汉画像石就是汉代特别是东汉这一历史时期的缩影。近几十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汉画像石中所反映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历史故事及神话传说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为人们进一步了解汉代社会作出了贡献,然而美中不足之处是极少有人对汉画像石中刻画的大量的动物所表现的吉祥涵意进行专门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8.
<正>众所周知,以画像砖石为代表的汉画像艺术,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汉代人生产、生活的多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的哲学观、社会意识等,可谓无所不包。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言:"这些石刻画像(指汉画像石)假如把它们  相似文献   

9.
《滁州学院学报》2016,(4):75-77
淮北汉代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有着鲜明的人文和地域特点,集中表现了汉代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淮北市汉画像石的雕刻艺术语言、造型艺术语言、图案形式语言三方面进行淮北汉画像石的视觉形式语言研究。我们发现二千年前的的淮北汉画像石融合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民间艺术等多种艺术语言于一体,与当代艺术有很多相似的形式语言。  相似文献   

10.
汉代巴蜀画像砖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瑰宝,其研究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本文通过对巴蜀画像砖的类型、分区、流行年代、特征以及文化来源和发展特点的讨论,力图寻找汉代巴蜀地区出现画像砖的必然性。对汉代巴蜀画像砖的分析,既是对其文化价值的考察,也是对汉代文化发展的一次窥探。  相似文献   

11.
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中的瑰宝,产生于西汉中期、兴盛于东汉、衰落于东汉末年,是汉代尊崇孝廉,讲究厚葬习俗的产物。其风格浑厚灵动,充分展现了汉代精神。文章从文化的多角度浅析汉代画像石纹样的人文概念,只是希望能够找出一条融合艺术、社会、宗教、科学认识、人类心理变迁的路.可以用来更好地解析文化活动本质:  相似文献   

12.
宋奇 《许昌学院学报》2008,27(1):116-118
汉画像石刻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糅合绘画、雕刻两大艺术表现形式而形成的艺术珍品.许昌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刻作为这一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1.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特征;2.无限的想象空间;3.古拙质朴的艺术风貌;4.夸张的表现手法与独特的雕刻技法.  相似文献   

13.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朱存明教授的《汉画像的象征世界》一书,对汉画像的象征意义作了深入的挖掘。本书通过对汉画像之象征意义全面系统的文化阐释,展示了汉画像象征意义的丰富世界,将汉画像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这也是古代文化象征意义研究的一个重大成果。汉画像是汉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珍贵的艺术遗产。包括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帛画、漆画及墓室图像、祠堂画像、棺椁画像等在内的大量的汉画像,以其丰富的象征形式,表现了汉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时代精神。由于汉画像是以图像或抽象符号的形式存在,其意义是以象征的方式展现的…  相似文献   

14.
汉画像石是一种造型艺术,在出土的众多汉画像石中,多次出现了“捣药兔”形象,汉画像石中的“捣药兔”不仅表现了汉代人的心理愿望及生命轮回的文化内涵,更表现了对长生不死的追求与历史部族的怀念。此外,关于“捣药兔”的神话也是汉代人的思想观念的折射与对生命长存的愿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15.
南阳汉代画像石作为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鲜明的个性特征,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表现内容也异常丰富,可以说是两汉社会的缩影,是研究两汉社会的政治制度、礼仪风俗、宗教意识、美术、音乐、舞蹈、杂技、建筑学、天文学的珍贵的直观图象资料。  相似文献   

16.
四川发现的汉代雕塑艺术主要有人物、动植物、建筑及交通工具等的模型雕塑、画像砖石和石棺画僳等,这是作品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和内容等,反映了不同于中原地区的艺术特点,表现了汉代巴蜀地区的社会现实和较高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儒家思想是汉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着汉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汉代画像石刻作为汉代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从它的题材内容思想等方面可以形象地复原出整个汉代社会生活。山东嘉祥武梁祠画像石作为汉代祠堂画像石的代表集中反映出儒家"仁"和"忠孝节义"的思想,为研究汉代儒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汉代画像石的发现与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汉代墓葬文化发达,人们为了厚葬往生者不遗余力地修建坟墓,石头被赋予绘画以反映汉代生活,风俗等方面的内容.石头成了墓葬所需的特殊材料,被称为画像石.汉代画像石呈现出汉代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的面貌以及人在死亡之后对神的诉求.  相似文献   

19.
汉代画像石是一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石刻绘画形式,是在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极具艺术价值、考古价值的瑰宝。汉代画像石以完美的线条语言、变化多端的构图方式、动态的表达形式和夸张的形体变化向世人展示出两汉时期奔放、雄浑的大汉雄风和气势。基于图像学视野分析汉代画像石,需要明确不同画像石的具体属性,遵循得体的分析原则,由两汉时期风俗习惯分析汉画像石的内涵。深入了解汉代画像石散点透视、对称均衡、分层分格和谐饱满的构图形式,分析其内在的装饰性、艺术性、动态性、思想性等构图特点,从汉代画像石无言的形象中感悟汉代人们的信仰和不朽的思想,学习其震撼视觉、振奋人心的表达形式,从图像中感受动态的生命之美,并将其运用于现代纹饰、色彩、视觉表达艺术,传承和弘扬汉代文明。  相似文献   

20.
画像石是一种独特的墓室墙壁装饰艺术,可以称之为"石刻的壁画"。汉画像石作为汉代别具特色的重要体现,既受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思想等各方面的影响,又反映着这些问题,特别是汉代冶铁技术和铁器生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获得长足发展。我国古代的冶炼技术绝大部分在此时已达到成熟程度,这些在汉画像石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这也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汉代的冶铁技术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