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陈瑶 《中小学音乐教育》2023,(2):31-32+37-38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而内心听觉则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能力,它能构成内心音乐意象并使人获得音乐感知,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内心听觉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内心听觉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内心听觉能力培养的路径和方法等方面,对音乐课堂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内心听觉能力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而内心听觉则是人体的内在思维语言,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值得探究。儿童期是一个人感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从儿童期就开始培养内心听觉能力,能帮助其切实提高音乐鉴赏的水平,从而打好学习音乐的基础。本文从内心节奏、内心音高、内心音色、内心想象、内心旋律五个角度来阐述训练低年段学生音乐内心听觉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内心音乐听觉是一种特殊的音乐想象能力,它是凭借记忆想象和思维来表现音乐,由于长期对音乐的积累,音乐想象力就越丰富,内心音乐听觉就越发达,这些音乐思维活动离不开音乐记忆,音乐记忆是将外界获得的音乐印象长期地保存在意识中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音乐内心听觉是一项极其重要的音乐基本素质,这种素质能够在后天的训练中获得。从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出发,遵循内心音乐听觉能力训练的规律和方法,对提高音乐记忆、内心默唱、背谱、听觉预感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终能获得良好的音乐内心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5.
内心听觉作为一种音乐素养和能力,在音乐的创作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同学生所表现出的内心听觉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因此,在视唱练耳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引导。具体来讲,培养内心听觉的方法有:加强背谱训练、提高听辨能力、综合使用接唱与默唱。  相似文献   

6.
音乐表演中的内心听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芳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3):137-138,141
内心音乐听觉是音乐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内心音乐听觉与人的音乐知识经验的积累、对音乐感性体验的质量以及人的音乐审美情感都有着直接、内在的联系,是人在音乐表演活动中逐步培养建立起来的,是音乐表演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心理基础和能力。内心音乐听觉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音乐表演等音乐表演活动的质量以及表演灵感的产生。内心音乐听觉在音乐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内心音乐听觉这一心理学现象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高内心音乐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7.
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的心理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是一个从听觉注意——听觉记忆——听觉思维——听觉预感的完整的心理过程。在感知音乐作品之前要注意培养良好听觉注意心理品质;在“有理解地听”的基础上。培养音乐记忆能力;在理解音乐作品基础上进行听觉分析,培养音乐思维能力;在培养“听觉预感”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乐感”。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内心听觉是音乐听觉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的重要基础。合唱教学在加强合唱演唱技术训练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这两个环节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9.
“内心听觉能力”是指在内心里倾听音乐的能力。内心听觉与听觉感知不同,听觉感知是必须具有外部声源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而内心听觉的声源则来自于内心,具有内心听觉能力的人,能在没有听觉感知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地创造音乐和正确地欣赏音乐。由于这种能力是在掌握大量的有关知识、获得多种技能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必须从小学生的音乐教育中,就开始进行培养,经过九年义务制阶段的音乐学习,只要方法得当,我们的中小学生是一定可以获得这种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于钢琴演奏学习来说,内心听觉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层地揭示音乐深刻内涵,使内心情感与音乐形象得到完美结合,并不断提高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以及丰富音乐表现力。这需要演奏者在学习中更重视培养发展演奏者的内心听觉能力。本文就钢琴演奏学习中的内心听觉及如何训练培养内心听觉,建立更加清晰立体的音乐听觉形象进行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1.
马晓鸣 《林区教学》2008,(4):102-103
各种技术的训练与发展是完善钢琴演奏艺术表现的手段,而培养和发展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内心听觉能力是良好乐感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演奏者音乐素质优劣的重要尺度。乐感是对音乐的体味和感悟,是音乐感知能力的综合体验。它既包含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又包含对音乐的表现能力等,让学生有高质量的听觉感觉能力,在听觉概念上努力培养学生对优质音响的听觉形象是钢琴演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和艺术形式,主要通过听觉传播情感和思想,所以必须要注重对"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内心音乐意象的表达,具有创造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所以内心听觉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音乐活动中内心听觉的培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作曲家们通过美妙的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欣赏者则是通过倾听优美的音乐来感受作曲家所要表现的内心感受,所以听觉和内心无论在创作还是在欣赏音乐方面是都是至关重要的两个要素。培养儿童的内心听觉能力即培养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有利于培养儿童的音乐才能。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的内心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14.
内心听觉是一切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活动的内在依据,它的自如运用是音乐听觉高度发达的标志.内心听觉是音乐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通过感知、内心记忆、音乐想象这几步完成,所以要提高内心听觉的能力需加强对学生感知、记忆、想象力的训练,并且是有步骤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内心音乐听觉是构成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方面,也是一切音乐教学的基础。在小学低龄期(6-8周岁)基本能形成稳定的听觉能力,这个阶段正是培养内心音乐听觉的黄金时期。经研究,小学低龄段内心音乐听觉构成要素主要表现在节奏感、音高感和旋律感这三方面,三者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主要从节奏感的培养进行具体策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内心音乐听觉是构成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方面,也是一切音乐教学的基础。在小学低龄期(6~8周岁)基本能形成稳定的听觉能力,这个阶段正是培养内心音乐听觉的黄金时期。经研究,小学低龄段内心音乐听觉构成要素主要表现在节奏感、音高感和旋律感这三方面,三者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主要从音高感和旋律感的培养进行具体策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默唱是以内心的读谱或背谱形式准确完整的再现音乐的心理想像过程。内心音乐听觉则是在音乐声响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运用记忆想象和思维来呈现音乐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音乐听觉能力。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默唱对内心音高感、内心节奏感、内心和声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视谱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的提高也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音准问题不是简单地唱唱视唱,或跟琴就能掌握好,而是必须依靠多方面的感性,理性知识来解决的问题。解决音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内心听觉能力,而培养内心听觉能力首先要发展音乐的记忆力,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内心音乐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19.
顾艳 《教育》2022,(4):57-59
内心听觉,顾名思义,就是用内心去倾听声音.具体来说,它是一种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这种能力是一个音乐家音乐听觉的重要能力之一.拥有良好的内心听觉能力,可以促使音乐家创作出的作品更具有真实的情感,更加打动人心,是影响他们作品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内心听觉是音乐听觉的核心,是每个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人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演奏者只有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加强音乐理论知识学习,才能形成内心听觉,从而准确地演奏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