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黄春凤 《广西教育》2014,(13):43+53-43
作文需要积累,积累才会有创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最怕写指定写作范围的单元习作。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生活缺少观察,缺乏写作素材积累,特别是缺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素材积累。要让小学生喜欢作文,把单元习作写好,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习作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习作离不开生活。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盛春 《甘肃教育》2014,(22):100-100
正《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习作的自我修改。那么,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1.积累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害怕作文常常是因为没有鲜活的材料可写,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向课外,接触课外生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领悟人生的意义和真谛,从而拓宽自  相似文献   

4.
习作是扎根于学生心灵的花朵,是对生活最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一、积累素材,广开习作泉源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教学中,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让学生望而生畏。写作生活化在小学作文教学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才能从心底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变得乐于表达,乐于作文。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明确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解决"无米之炊"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积累知识。学校学习生活的每一天、每节课都蕴藏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如果教师能建构起学科间融洽的作文教学体系,那么学生的习作素材将有不竭的源泉。一、捏一捏、画一画,从美术课中寻"米"从远古的"题画诗",近代的"连环画",到现在的"绘  相似文献   

7.
习作教学应融入生活,走好"生活化"之路,让学生轻松写作文,快乐写作文。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素材;突破课堂时空,链接学生生活;巧设习作内容,力展学生身手。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习作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开阔视野,通过实地考察,亲身实践、感受,深切体验生活、社会与大自然,获取真实的素材,写出感人的习作.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以生活为本源,丰富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9.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要么难以下笔,要不就是千人一面。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内存"太少,缺乏习作的素材,没有源泉。那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我认为,关键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积累"。首先是素材的积累。学生可以通过坚持写日记,收集素材;留心课间,获取素材;结合活动,捕捉素材;偶发事件,拾得素材;节日之际,积累素材;农忙时节,获取素材;放眼自然,获取素材。其次是语言的积累。再次是写作技巧的积累,如修辞手法的积累、写作手法的积累、细节描写方法的积累和谋篇布局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黄惠蓉 《中学生电脑》2011,(10):38-38,40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习作素材有着广阔的来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累材料。并对材料加以提炼、升华。这样才能为学生写好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生活化"习作教学是能够极大激发出学生写作潜能的习作教学手段,其核心内容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引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帮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措施,包括注重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创设生活情境、营造写作氛围等措施,旨在指导今后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2.
现在,很多小学生的作文存在胡编乱造的现象,这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习作教学理念是不相符的。只有让学生写真实的作文,才能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真实"素材;指导学生用心表达,抒发真情实感;借助赏识评价,提升学生的习作热情。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教学中,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让学生望而生畏。写作生活化在小学作文教学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才能从心底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变得乐于表达,乐于作文。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由此可见生活是习作的源泉。那么,我们如何从生活入手,指导学生作文呢?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捕捉点滴生活,积累生活素材1.教师进行即时性现场示范。即时性就是"现在、马上"  相似文献   

15.
赵彩芸 《课外阅读》2010,(10):163-163
积累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帮助学生搜集和整理素材,既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面向未来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作为语文教师,还要树立大作文教学观,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和谐的习作教学氛围,灵活,了妙地把习作指导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引导学生轻松获取习作素材,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但在作文教学中,却发现不少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爱上习作,学会表达,自然是需要我们教师的特别关注与辅导。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纵观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学生缺乏体验,无从下笔,被动习作,苦于表达.学生作文的主体意识薄弱,不能把作文视为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创造活动,缺乏自主意识,缺乏情感体验,一写作文就有一种为难情绪.帮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促进学生自主习作,体验作文的乐趣已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有关习作教学的阶段目标指出:5-6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从阶段要求可以看出:习作是让学生放胆去写,自由去写,要让学生迈开步子,走上乐写之路,消除对写作的神秘和畏惧心理,树立写作的自信心,把写作看成自己的内在需要,使"要我写"的习作教学演变成"我要写"和"能写好"的其乐融融活动。要让学生乐写好写,离不开一些教学工作的相辅相成。本文从几方面浅淡新理念下的习作教学方略。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而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举步维艰,写作成了教师感到最棘手、学生感到最头疼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必须回归生活,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之渠,让生活之水源源不断地注入习作之园,让习作之园生机勃发。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为新课标下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自己要表的情,让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那么,如何让学生作文由过去的怕写作文或要我写的现象转变为"从生活到作文"、"我手写我心"的美好局面?如何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分析学生的优秀习作,不妨从以下三方面来着手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还作文以生活的本源,在生活中寻找作文的绿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