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展科学的本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正确的科学本质观建立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基础之上。通过实施新的科学教育理念,改革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转变教师教学策略,使学习科学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必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等,这一系列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听一两个讲座,看三五篇文章所能接受理解的,它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并且要敢于大胆地尝试,做到点滴积累,“厚积而薄发”。我有幸作为科学改革的实验老师之一,结合教学实际,在这里粗浅地谈一谈试教苏教版《科学》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胡方 《江苏教育》2014,(11):59-60
<正>2001年6月,国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课程价值观由片面发展向全人发展的取向转变,课程文化观向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取向转变,课程生态观向回归生活世界的取向转变,课程内容观向多元的选择取向转变,课程实施观由忠实取向向缔造取向的转变,课程政策观由专治向民主管理的取向转变"。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这一改革的实施过程,就是建构新型教  相似文献   

4.
仅就有文字记载部分而言,中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间,科学教育在整个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分量、科学课程开设的形式,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与教法的选择都经历过无数次重大的改革与变动,而且至今还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为了更好地认识当前正在发生着的这场改革的性质与意义,更清醒地思考与评价当前改革的各项举措,本文将对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和既往所发生的历次重大改革做一简要的回顾与分析。希望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今天的小学科学课程编制和实施人员吸取前人的经验,同时避免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  相似文献   

5.
虽然科学课程的结构化运动已经过去多年,但对其认识仍然停留在现象表面和否定层面,缺乏深入、细致的考察与反思,这无疑影响了我们对这次运动思想资源的继承和宝贵经验的吸取。因此,有必要客观、全面地回顾结构主义科学课程流派的思想基础、理论主张,并从科学观、学习观、课程观等诸多视角对其进行深入剖析,藉此推动我国的科学课程理论建设和科学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6.
科学本质观是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的热点主题,我国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将科学本质纳入了物理学等学科核心素养之中。从科学本质观的视角对中学物理实验及实验教学作出全面的审思。对当前中学物理实验研究与实验教学中的现象,运用科学本质的内涵作出衡量和评析,在科学本质观层面理解物理实验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本质,以深刻地理解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实施有效的物理教学,实现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7.
科学知识是科学课程的核心要素,传统的对科学知识客观性、价值中立性、普遍性的理解决定了教师、学生的科学课程知识观的价值取向。随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知识的文化性、相对性、多样性、建构性、境域性品格的揭示,引领了科学课程领域的一场思想革命,催生了由封闭、单一、科学本位的科学课程知识观向开放、多元、人文、生态课程知识观的转变,对科学课程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科学哲学观点的变化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哲学在科学的本质、科学观、科学知识观、科学方法论、科学发展与内外部因素的关系、科学技术的价值等方面都有大量新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都将对科学教育目标、科学课程、科学教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和科学教育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引起时科学哲学的关注,及时吸收其研究成果,积极地推进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胡方 《江苏教育》2014,(3):59-60
2001年6月,国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课程价值观由片面发展向全人发展的取向转变,课程文化观向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取向转变,课程生态观向回归生活世界的取向转变,课程内容观向多元的选择取向转变.课程实施观由忠实取向向缔造取向的转变.课程政策观由专治向民主管理的取向转变”。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07,(1)
作为该项课题研究的首位发言人,浙江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蔡铁权在2006年12月17日举办的分论坛上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部分科学教师科学素质不容乐观,加强队伍建设是当前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蔡铁权在发言时说,科学课程改革成为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随着改革的进行,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也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其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尤其是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科学课程改革的瓶颈性因素。浙江省曾对当地6个地区的197名科学教师进行过科学素养和对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的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普遍较低,科学本质观较为落后。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语文课程所应承载的教育使命。由于理论的规避、外在的干预及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语文课程科学精神的缺失。科学精神回归语文课程,就要转变课程理念,确立科学性与人文性互融的语文课程观;改进课程内容,增加语文课程的科学舍量;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师分析讲解与学生的自主探究中渗透科学精神;转变课程评价观念与方法.注重评价学生对待学习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强调了科学学习对于幼儿的重要性,认为科学学习能够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指南》还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关系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儿童观都随之发生了转变,教师的科学教育行为也有了很大地改变。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教师,能否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评价观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观念不转变,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势必会成为实施新课程的落伍者。只有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自觉地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育创新的研究和实践,才能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为此,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中,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根据新课程理念,树立新目标,与时俱进,不断进取。一、引导自主学习,为学生搭建参与探究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科学观、教育观、课程观是科学课程范式的基本内核,它们的演进构成了科学课程嬗变的深层原因。据此,可以将科学课程发展的基本历程划分为“合法化”、“活动化”、“结构化”和“综合化”四个阶段。这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和分析不同时期科学课程所隐含的科学观、目的观、形态观、习得观,进而明确科学课程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关于课程的评价改革也随之展开。我们在使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教材进行科学课程的改革实验时,同时也在进行科学课学习评价的改革。我们着重从6方面进行思考和尝试,试图通过评价改革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数千年发展的历史进程深深影响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直接影响我国科学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以历史的视角探讨我国科学课程实施与评价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我们了解科学课程实施与评价变革本质,对今天的国家科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习科学理论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学习作为一门科学 ,有组织地、系统地、大规模地进行研究和实验 ,在中国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目前学习指导的实验在大、中、小学开展得轰轰烈烈 ,有关学习科学的著作也不计其数。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学习科学的基础理论还是很薄弱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如果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它发展的根基 ,是很难立足于科学之林的。因此 ,对于学习科学的理论建设必须作理性的思考。一、学习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理论 ,必须完成从常识性的本体观到结构观的转变  众所周知 ,从有人类以来 ,教育与学习就像一对孪生姐妹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8.
杜威与施瓦布的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教育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社会学视角比较分析了杜威与施瓦布在科学本质观上的异同及成因。以及二者为把相应科学本质观传达给学生,而提出的改革课程与教学的主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他们对如何看待科学本质,以及对我国j前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之中,自然学科将被“科学”这一全新的课程所取代,科学课程的到来对于每一个科学教师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在对科学课程改革实践中,努力实现三个突破: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历史研究法,对美国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科学课程改革历程与成效进行了分析.此次课程改革以结构主义课程观为指导,主要经济资助来自联邦政府拨款的美国科学基金会,实际推行课程改革是各个高校和中小学组建的各种专业委员会.在1975年以后,美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的课程改革尽管广为传播,但只是零星地分布.调查的结果显示:5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课程改革只是部分地成功地达到政府和社会提出的课程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