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校园里经常听到学生说,他们很喜欢某位老师,喜欢上他的,课,喜欢他所任教的科目;不喜欢某位教师,上他的课象受罪,提不起兴趣等等。事实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教师的个人魅力决定的。能否赢得学生的喜欢和爱戴是由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而决定的。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相似文献   

2.
人格魅力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以及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素质的内在结构与行为表现的有机融合;魅力则是指能吸引人的力量。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完善的人格,这是合格教师的灵魂所在。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事实证明,能否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老师的学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科技和时代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学生始终充满求知的热情。可是,事与愿违,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来普遍。经常听家长这样抱怨:他们的孩子不喜欢某某老师。听课时总是爱犯困,这一科学习成绩一般等等。事实上,能否取得家长和学生认同,取决于教师的学识、品德和性格等等。而教师的学识、品德和性格,  相似文献   

4.
学校经常搞一些民主测评,某某老师分高,某某老师分低,而分数也常常与该班的该科成绩成正比,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的品德修养、能力、亲和力、语言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正魅力是指具有特别的吸引力、迷惑力。是以人为主要对象的用语。其中包括笑的魅力、声音的魅力、眼神的魅力、身体的魅力、人格的魅力、学识的魅力、形象的魅力等……人的魅力可以无所不在,包括发怒、忧伤、哭泣等负面情绪也会成为魅力的源泉。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的学  相似文献   

6.
杨素宁 《考试周刊》2011,(20):86-87
经常听到学生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老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当然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的课,都希望把课上好。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常有这种现象:学生讨厌某位老师,往往会连带厌恶他所教的这门课;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非常喜欢上他的课,成绩也会比较好。也许这就是教师情感教育的奇妙作用。所以,要让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加融洽,使教与学的效果更佳,情感的沟通是每位教师不容忽视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教师完美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喜欢教师的基本前提。那什么是人格魅力呢?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教师能受到同事、学生的欢迎和接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来源于高尚的品质,来源于其鲜明的个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引领作用显得至关重要。要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9.
学生要喜欢一门课,首先要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之大,足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甚至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而要喜欢这门课的老师,实际上就是教师的人格力量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人格力量凝聚的是教师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教学艺术和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0.
学生要喜欢一门课,首先要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之大,足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甚至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而要喜欢这门课的老师,实际上就是教师的人格力量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人格力量凝聚的是教师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教学艺术和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有一天,一位学生告诉我,他很喜欢听某老师的课。说她上课讲话很好听,就像唱歌一样。从上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常常谈论喜欢上某些老师的课,或不喜欢上某些老师的课。喜欢的理由很简单,这个老师上课生动有趣,条理清楚,学有所得;不喜欢的理由是,这个老师上课语言枯燥乏味,信口开河,一节课下来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常有这种现象:学生讨厌某位老师,往往会连带厌恶他所教的这门课;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非常喜欢上他的课,成绩也会比较好。也许这就是教师情感教育的奇妙作用。所以,要让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加融洽。使教与学的效果更佳,情感的沟通是每位教师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经历过学生时代,都有过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经历。即使现在自己已为人师,但还是会常常想起自己的课堂体验。会想到某位老师的课上得好,很喜欢听;某位老师的课上得不怎么样,不愿意去听。导致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我想应该和教学行为有关。正如一项研究所发现的那样,教师使学生对课堂发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善于采取多样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异常重要的,因为学生的可塑性极强,他很可能因为一个老师而喜欢学习、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一门课,这是一个隐性目标的达成。而语文教师的人格力量尤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段时间,各级赛课活动相继展开,笔者一直参与各级赛课的评委工作,在观摩时,常常听学生这样谈论老师:“我特别喜欢某老师,听他的课也饶有兴致;不喜欢某老师,他的课像催眠曲。”的确,一天要连续听6至8节课,有些课听得淡然无味,打不起精神,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中外教育家都强调教师人格的示范作用。被誉为“俄国教师的教师”的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她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传统的尊师重教,虽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敬畏和服从,但征服学生心灵的还是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即道德、情操、修养、学识、才能和与学生的感情。  相似文献   

17.
我心中理想的课堂,首先应是和谐的课堂。宽松、和谐的课堂形成的关键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沟通无障碍,感情交流就会变得很融洽,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展露无遗。只有在课堂中体现人性关怀,学生才会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回到学习中来。我们经常听孩子说我最喜欢上什么什么课,我喜欢某某老师,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在主观上对某位老师的喜爱,以至爱屋及乌,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和态度,对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常常听到学生私下这样说:我喜欢某某老师上课,最讨厌某某老师上课。我想被学生喜欢的课,一定是上课的老师运用了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情感感染法有的教师缺乏民主作风,觉得自己是老师,说什么学生就该听什么,认为自己是主人,学生是奴隶,常常对学生发号施令。当学生有不同意见时,就说那位学生是差生,无可救药,伤害学生的人格、自尊。我认为,这样不利于师生交流、沟通,不利于教学。我们应该和学生交朋友,说说知心话,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因为教与学之间的…  相似文献   

19.
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校园里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组镜头:有的老师,因为学生敬重他(她),见面就会主动向他(她)打招呼问好,并喜欢上他们的课。他们常常一呼百应,学生对他们“惟命是从”;而对有的老师,学生总是躲着他她),尽管他(她)“发号施令”,却没有几个人响应。 同样是老师,为什么学生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其实,这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起作用,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吸引学生。 这里的人格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气质、能力等的总和。为什么这些因素会起这样大的作用呢?这要从教师的劳动特点说起。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的劳动…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们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内容与方法存在说教化、灌输化、成人化、简单化的特点。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举例学生分析,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这样的课学生不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