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教育导刊》2005,(12):F0002-F0002
广州开发区第二幼儿园视家长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平等的合作伙伴,专门成立了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其成员作为家园合作互动的“领头羊”.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各项活动,如在“孩子上兴趣班好不好”的辩论赛、“家长园地”专刊、科技小发明大比拼,幼儿冬季运动会,幼儿毕业汇报演出,家庭义务植树日、为灾区孩子募捐等活动中,都留下了家长们的汗水和足迹。  相似文献   

2.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推崇“吃苦教育”.反映了一种教育的无奈和无力。生活本来就有苦有甜.每个人都应该能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这一点.并从中获得教益和锻炼。那么,为什么有些家长们还要送孩子专门去接受“吃苦教育”呢?这涉及独生子女时代的种种教育误区,值得全社会认真思考。[编按]  相似文献   

3.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意识普遍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家长文化程度有限,思想落后教育意识淡薄。这也是农村幼儿园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参与和配合。家长教育观念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农村幼儿的家长家庭教育有如下特点家长教育意识不高.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缺乏与孩子和幼儿园的有效沟通,不注重孩子的培养,耽误了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带来了不利的负面影响;因此,能否运用开家长会、举办讲座、开展亲子活动、家园开放日活动、家教宣传活动等有效方法转变幼儿家教观念是幼儿园对农村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亲子教育,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从2010年开始,幼儿园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开展了“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近孩子,共度亲子时光”的亲子实践活动,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幼儿读物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儿读物是早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媒介,笔利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针对幼儿读物现状,对4所幼儿园,250名家长,5名书店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园,家长,读物市场能了解幼儿读物的教育功能,但多数把价值定位在“知识”上或“经济”上,幼儿园能配备幼儿读物,但是,与幼儿实际需要有些不符,幼儿读物形象单一,我国儿童缺少自己的卡通形象,装帧,价格与家长实际购买力有矛盾;电子读物冲击图书读物,大部分家长对幼儿读物现状持不满态度。  相似文献   

6.
要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家庭与幼儿园的配合是重要的一环。在家庭教育中,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反映着每个家长不同的教育思想。为了了解家长的教育思想,我园就“尊重孩子”与“培养孩子独立性”两个问题,对120名幼儿的家长、36名幼儿的教师以及71名大、中班幼儿进行了调查。问卷的题目全部由我们自己编写。题目内容分四  相似文献   

7.
张保青 《山东教育》2005,(15):39-39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该是孩子长久的“家庭教师”。因此,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堪称幼儿教育之“双臂”,缺一不可。由此看来,要想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密切“牵手”,幼儿教师一方面要注重与幼儿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联系、交流、沟通、合作,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家长在幼儿教育方面多多进行建议性“指导”,使家长针对孩子的教育“得手”、“得法”。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是我们每个家庭的热门话题,教育好孩子,还得从认识孩子开始。很多家长经常看一些幼儿教育的书,经常关注关于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可以看出家长对自己孩子的重视。家庭教育在幼儿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是幼儿生活上的提供者。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写明:“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负担教育幼儿的任务。”教师应该积极的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重视陪伴孩子进行早期阅读,并且指导家长正确的陪伴孩子进行早期阅读的方式。本文作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以“指导家长投其所好,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指导家长养成正确的陪伴阅读习惯,丰富孩子的情感”和“开设交流平台,加深家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新规程下如何指导家长陪伴孩子早期阅读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特别指出要“加强冬季锻炼”。我们感到这对幼儿园全面地、科学地开展体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必要深入领会其精神。为什么要“加强冬季锻炼”呢?这是因为冬季天气寒冷,有些家长怕孩子着凉,让孩子穿太多的衣服,房间整天紧闭门窗;有的教师也不带孩子到户外开展体育活动了。据报载,某市一儿科医院去年冬季每天接待门诊病人达1500人次以上,其中内科占1200人次,内科小病人中,又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多,占门诊总数的60%至70%。当然,孩子致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肯定,不让他们进行冬季锻炼是一个重要因素。冬季经常让幼儿参加体育锻炼,适量地、反复地接受寒冷的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能很快地动员全身的  相似文献   

11.
刘霞 《山东教育》2004,(27):4-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指明了幼儿安全问题在幼儿园工作中的地位。但近年来,幼儿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面对纷繁复杂的幼儿安全问题,本刊编发一组关于“安全”的文章,其中特委托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霞老师邀请广州市部分幼儿园园长、教师及幼儿家长,对幼儿园安全事故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2.
金丹 《教师》2013,(36):17-17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有效达到家园同步、共育、同构。多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市级机关幼儿园一直在探索家园共育新思路,摸索着、实践着,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挖掘家长内在的潜能,将传统的教师和幼儿的双向互动变为家长、教师和幼儿的三方互动。于是,各种转型期开始了: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孩子,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到位了,就会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得益彰,唱响德育教育的“同一首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忽视对孩子教育,有意无意的陷入教育误区。譬如好哭好闹是小孩子的天性,孩子一耍赖,家长就感到束手无策,于是就吓唬孩子:“再哭,再哭喊医生来打针”。孩子知道打针的滋味,不敢再哭闹了。但是久而久之,在孩子心目中埋下了“怕医生怕打针”的病根。春天来了,学校为了预防传染病,决定对幼儿注射脑膜炎、腮腺炎疫苗。为了更好的配合医生打针,幼儿园老师鼓励儿童:“打针不疼,比比看谁最勇敢”。孩子有心病,就不相信老师的话,结果医生还没有开始打针,教室就哭成了一片。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师普遍反映:幼儿园教育工作更科学了,保育工作更到位了,但家长工作更难做了,“问题”幼儿也更多了。究其原因,是“问题”家长多了,随着独子家长的增多,幼儿家长的教育方式虽然主流是好的,但包办代替、溺爱、过分满足孩子的需要,训斥打骂孩子、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过于重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上海市教委向全市家长发布了一份2006年幼儿园择园专家指南。该“指南”提出“收费贵、孩子毕业后进热门小学的人数多并非判断好幼儿园的标准”等观点。“指南”强调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针对许多家长希望孩子学得多且学得早的想法,“指南”明确称:幼儿园太早开始课堂教学会造成幼儿对学习的反感,进而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调查显示,有的幼儿提前学会了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进小学后因为产生了“我都会了”的心理而不好好学习,反而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事实上,幼儿园教育应区别于小学教育,在内容上不能照搬小学课程,应通过幼儿…  相似文献   

16.
应该让幼儿学英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让幼儿学习英语在我国日益受到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把开设英语作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家长利用业余时间自己教幼儿学英语或让幼儿上英语辅导班,社会上针对幼儿学英语的培训班和培训教材也蜂拥而至。相关调查发现,将近90%的家长赞同幼儿学英语,近一半的幼儿家长承认自己的孩子正在学英语。(黎真,1996;余珍有等,1998)然而,对“幼儿学英语”这一现象,家长、幼儿园和有关学者看法不一。赞成者认为,幼儿处在语言学习的最佳期或关键期,幼儿学习外语是社会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对南京几所幼儿园的家长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和跟踪采访。结果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性质,什么样的教育才合乎幼儿成长规律等问题的理解,是正确、科学的,但也有少部分家长的观点失之偏颇。 在回答“幼儿园的教育任务是什么”这一问题时,11%的家长认为是“使幼儿学会识字、计算”,77%的家长选择的答案是“使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为孩子长成一个素质健全的人打基础”,另有12%的家长认为两个答案都对。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从湖北省武汉市随机抽取的15名幼教专家、60名幼儿教师、60名幼儿家长和60名幼儿四类主体的“好幼儿园”标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的主体由于其认知水平、社会角色、价值需求不同,其“好幼儿园”标准也存在诸多差异.幼教专家更关注从理论而言的应然状态,幼儿教师更关注幼儿园的内部发展与外部效应,家长更关注幼儿学习的结果与幼儿园的健康安全工作,幼儿则更重生活的过程与开心快乐的情绪体验,渴望获得来自教师与同伴的爱,能有更多游戏的机会.不同主体的“好幼儿园”标准并无对错之分,但有价值取向之别.在幼儿园具体实践中,应理性对待不同主体的“好幼儿园”标准,在坚持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目标与宗旨的基础上对不同主体的要求进行取舍,同时要特别尊重幼儿的“好幼儿园”标准,为他们提供充分自由游戏的时间与空间,制定和实施富有弹性的一日生活常规,积极关注和创设幼儿园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相似文献   

19.
尽管教育界和其他相关领域的许多人士对于“双浯教育”是否该在儿童时期进行存在很大争议,“双语教育”还是出现了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甚至现在全国各地,各种形式的所谓“双语”幼儿园遍地开花,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许多年轻的父母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同时.也经常把所选幼儿园是否有“双语教育”作为衡量该幼儿园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尺,而许多幼儿园也投幼儿家长之所好,大力鼓吹和兴办“双语”幼儿园。  相似文献   

20.
张小永 《山东教育》2004,(23):66-67
在幼儿期,凡是幼儿生存、生活的地方,都是对幼儿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地方,也是教育幼儿的地方,而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因此,幼儿园教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幼儿教育,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家庭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主要是在家庭和幼儿园进行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