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在前人对现代汉语词缀“们”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并展开讨论了“们”最本质的语法意义——整体多数义,即“N们”表示的是由多数界限分明的个体组成的整体,此整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分开,并以此为依据解释了“们”前不可计量和“们”后在一定条件下可计量的原因。全面地指出了“N们”在指称方商的特点:定指为主,类指(不定指)为辅;有指(指称性用法)为主,无指(归属性用法)为辅。“N们”在指称上的特点“定指为主”和“有指为主”均是由“们”的语法意义——整体多数义决定的,即使是辅助性的类指也是由“们”的整体多数义决定的,而特殊的归属性用法中也反映了“们”的整体多数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有标记复数名词在语义指称方面的特点是:定指为主,类指(不定指)为辅;有指(指称性用法)为主,无指(归属性用法)为辅。有标记复数名词的语义指称特点与词缀“们”的语法意义之间有联系。  相似文献   

3.
"一量名"既能表示无定,又能表示有定,还有兼表定指与类指的用法。本文沿用陈平先生提出的四组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概念,单独对"一量名"的指称类型进行界定,并着重分析其定指、及兼表定指与类指的用法。  相似文献   

4.
湖州话中的"名量+名"构式的独立使用是一种古老的语法现象,它在主语、中心语、同位语、宾语、谓语、补语等句法位置均有分布,细分为"原调的名量词+名"和"变调的名量词+名"两种结构,前者可表定指、不定指、类指三种。其中,原调量名构式表定指,只出现在主语位置或兼语句的兼语位置,前提是说话双方的共同认知中只存在唯一指称对象。变调量名构式只表定指,此时指示词与量词合音,但本土人语感中已经感受不到指示词的存在,当属"连续变调的裂变现象"。部分量名构式除了表达语法义、概念义外,还有一定的色彩义,体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语文》2002年第3期发表的童盛强先生所写《“们”的定指意义》一文,对助词“们”的语法意义进行了补充。文章认为,“们”除了表示“群”——不计数量的多数以外,“同时还具有表示‘定指’的指称意义”。对此,我有点不同看法,特提出向童先生及各位读者请教。  相似文献   

6.
童盛强《“们”的定指意义》,把“们”的意义归结为定指,此说值得商榷。有定无定,定指不定指,是由特定的形式决定的,而跟“们”的意义无关;是否使用“~们”形式是跟说话人的主观视角有关的,如果说话人将有界事物视为一个个彼此分离的个体并需要指明其数量,则用个体表现方式;如果说话人将事物视为具有某种共同性质或特点的一个整体,则用整体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有关英语冠词的形义匹配格局,即由冠词和名词组成的六种形式的名词短语(the N,a N,φN-s,the N-s,φNu,the Nu)与三种指称类型(定指、不定指、类指)之间的匹配格局,分析了"冠词+名词"结构形义匹配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强化的关系,并根据"冠词+名词"结构形义匹配格局和形义匹配之间的相互竞争、相互强化关系对冠词的各种用法的习得难度进行了推断。本文为冠词习得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冠词习得研究走向深入和细致。  相似文献   

8.
刘洁 《海外英语》2014,(6):229-231
一直以来,名词的指称义都是语言学学者们研究的一大领域。在汉语中存在一类名词——光杆名词,此类名词在文章中通常起类指作用,其也是汉语类指义表达的最基本形式和常规形式之一。该文尝试对中文光杆名词所属关系中指称义进行认知解读。所属关系在汉语中分为显性所属关系和隐性所属关系,显性所属关系可以很容易通过我们自身掌握的普遍知识得到正确的理解;但是隐性所属关系的指称义如何获知,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该文通过运用原型理论,对所选语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汉语中的光杆名词除类指义之外,在所属关系中还能起到定指的作用,并归纳出了光杆名词所属关系定指义的五点基本属性,构成了人们对光杆名词所属关系定指义的认知机制体系,从而避免了对作者意图的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9.
"一(M)(N),又一(M)(N)"是一种不同于"一(M)(N)又一(M)(N)"的"韵律--结构"单位,并且相同的表层形式"一(M)(N),又一(M)(N)"可能蕴含不同的深层语义:第一类表"量或程度的增加";第二类多用于场景描写,表"状态"或"动态"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汉语声气功能单位的包容性和层级性,即语法融合于修辞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对名词的空间义与其他意义类型进行区分这个立足点出发,分析了现代汉语名词在主宾语位置上表达属性义时的形式与语义上的特点。文章认为,此时指"个"接近指"类"用法的个体量词,正是实体名词不指称实体而指称实体的"属性"事物的形式标记。并认为现代汉名词对属性义的表达,存在一个从主宾语位置,再到定语位置、谓语位置、再到"‘很’类副词+N"格式、状语位置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与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中的每一步,名词的指称功能在逐步消弱,名词的空间义在逐步消失,与形容词、区别词逐步接近,但名词表属性义时一定程度上还残留些空间义与弱指称功能,同时还具有主观性与模糊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指称限定词包括冠词、指示限定词、物主限定词和名词所有格四类,从传统语法视角分析,这四类词不一定都是有定限定词,特别是不定冠词"a(n)",理由是它表迭的是一个数的概念,但事实不是如此.这四类词都有定指称概念,只是有定指称的推导应该符合语义同一条件,即必须有话语语境.  相似文献   

12.
《庄子》中的疑问代词"何""谁""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中疑问代词使用十分丰富."何"及"何"字结构的用法及分布;"谁""孰"在使用频率、指称义、功能组合、表达语气等方面的异同,战国时期某些方言中"谁""孰"在语法功能上存在着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3.
平江方言的包括式复数代词"我伙"指称说话者及听话者双方,特殊用法还可以表第一人称单数义或第二人称单数义.包括式标记"伙"和排除式标记"俚"在使用范围和语法意义上各有分工,两者构成对立统一的整体.从语源来看,复数标记"伙"由名词"同火"的"火"虚化而来,其间历经了数量结构和类属语缀两个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14.
"们"字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的含义用法归纳为两种:一种是用在人称、物称代词后或指人、指物的名词后表复数;一种是用在指示代词后,相当于"么".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们"的用法远不止于此.文章列出河北蔚县方言中"们"的使用情况,旨在为辞书编纂以及探讨"们"字的发展演变提供实际语言的参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广东澄海方言定指"量名"结构语用功能的分类描写和总结,发现其既有"准指示词型"的特点,又覆盖了"准冠词型"的所有语用功能,无法准确无误地归入两者之一,呈现不完全对应的类型学特征。根据这一类型学特征,本文对当前定指"量名"结构的类型划分进行重新的检讨,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将汉语方言的定指"量名"结构重新分为"未完全语法化型量名"与"完全语法化型量名"两大类型,后者再细分为"准冠词型"和"准指示词型"两个小类。同时,本文在杨望龙、李旭平(2018)的基础上指出,若要区分"准冠词型"和"准指示词型",是否有距离指示义的区别是次要的,更主要的判定标准是看其用于话语直指(回指小句)还是关联回指,只用于前者,即为"准指示词型",只用于后者,则是"准冠词型"。  相似文献   

16.
樊莉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10(5):61-63,72
疑问代词"什么"在现代汉语感叹句中的指称用法有:表任指、指称未知或不确知、指称不能确指或无须确指的、指称确知或说话双方都明白的、指称确知或说话双方都明白的等。研究表明,"什么"在感叹句中表指称的用法在陈述句、祈使句中也很多见,因而不是"什么"在感叹句中的独特用法。但有些句式却是感叹句专有的,比如"少跟我X"式、位于句首时的"什么+N"式和"什么+VP"式。出现在这些句式中的"什么"可以看作是感叹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北部吴语富阳话中四类名词性短语在独用或者被修饰时的指称特点,包括名词短语,量名短语,数量短语和指示词短语。首先,富阳话的普通名词,无论是否有修饰语,都只能表示类指或通指,而没有定指和不定指等个体指用法。其次,富阳话需要借助量词来表示个体指,只有量名短语才可以表示无定或有定,其中当有修饰语时,量名短语只能为有定。数量短语是强无定性的表达,一般不受关系从句等修饰语的修饰,但是概数词"两几"是个例外,它可以有定指的用法。指示词短语是一种有定表达,但富阳话没有"关内式"关系从句,只有"关外式",即关系从句只能出现在指示词左侧,这与富阳话的光杆名词的语义制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引言普通话表多数的"们"只能用在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的后边,用在指物名词后边,是修辞性的用法,多见于文学作品。如果指人名词已有数量定语修饰,一般就不能再加表示复数的"们"。而武邑话的"们[·mn]"可以用在几乎所有类型的体词性成分之后,所指事物类别几乎没有限制;在句中既可以做主语,也可以做宾语、定语、谓语,还可以跟数量词定语兼容。据  相似文献   

19.
河州话中的复数标记"们"构词能力强,使用范围广泛,除可用在指人名词、人称代词后表示复数外,还可以用在指物名词后表示复数,这是其它汉语方言中很少见的语法现象。元代文献材料中有大量与河州话复数标记"们"相似的用例。河州地区的历史、民族状况推断,河州话复数标记"们"的特殊用法主要是汉语西北方言与阿尔泰语系语言(主要是蒙古语族)长期接触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在流行语中,"神仙"出现了新的用法,出现了"神仙X"的类推形式,X可以是名词或动词。这种用法弱化了"神仙"的指称人物义,凸显了"神仙"的描述义。"神仙"扩展出丰富的描述义有自身语义基础和比况结构、偏正结构以及"很+N"类结构的句法基础,同时也受人们心理和社会文化影响。虽然名词描述义被看做是不固定的,但由于"神仙X"的用法高频,可以抽象出其丰富描述义的上位义项"好的""与众不同的"。"神仙X"的流行丰富了描述性质和程度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当代年轻人的乐观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