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要向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孩子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孩子的心理、孩子的问题、孩子的困难、孩子的愿望、孩子的脾气,如何能帮助孩子?如何能知道孩子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陶先生的教诲对现在的家庭教育有着指导意义.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相似文献   

2.
谈到孩子的学习,不能不涉及家庭的基本气氛问题。由于孩子学习的时间长达十几年,而且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指导往往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进行,因而决定了适合孩子学习的家庭基本气氛必须是淡泊而和谐的,简洁而艺术的。无论教育目标多高,要求多严,学习内容如何丰富,都必须简洁、和谐、淡泊,否则就无法持久。水是淡的,惟其淡才能长久饮用;米面也是淡味的,惟其淡,亦才成为人的主食而一生不厌。大醇大味的东西谁也不可能一日三餐、享用一世。家庭教育时间长,如果教育调门高,能持续多久呢?教育气氛太浓,或频繁说教,谁能受得了?家长常常在嘴里重复着对孩…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因家庭的原因,出现了一大批的“问题孩子”,这类孩子,让教育工作者面临挑战,如何教育好这类孩子的问题很现实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的健康与否,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几乎所有的高考状元在谈到成功的因素时,都把家庭的和谐温馨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天津市理科状元张继涛在谈到自己的成长过程时,把家庭里的每个成员都称赞  相似文献   

5.
两个月的暑假即将到来,孩子的学习环境将由幼儿园转入家庭中。习惯了在区角游戏中学习的孩子在这段时间如何延续他们的学习活动呢?是否可以帮助家长在每一个家庭中创建家庭活动区角,为孩子创设一个具有丰富教育价值的活动环境呢?我们开始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6.
如今给孩子请家教已成为众多家庭的大事.然而,很多家长对此把握不准,表现出盲目从众心理.有没有必要给孩子请家教,其利弊如何?如何兴利除弊?怎样看待当前"火爆"的家教市场,并给予适当引导规范?这些都是当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我们务必冷静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家庭学习档案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除了参加家长会、阅读学校的成绩单,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美国的许多家庭为孩子建立的家庭学习档案,也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的两会中,虎妈蔡美儿近乎苛刻的管教方式和上海猫爸民主管教方式的讨论仍在继续。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表示,家庭教育不应剑走偏锋,而应因材施教。同时,全国政协委员、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建议,应对全国的母亲进行一场关于成才观的教育。他认为,孩子的教育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而家庭起了最基础的作用。在家庭中,孩子天生更靠近母亲,母亲对孩子性格塑造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他呼吁,母亲要担负起孩子成才培养的第一责任,妈妈们应该搞清楚什么是成才、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成才……  相似文献   

9.
一次,在报刊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在日本一个工薪家庭里有一个非常厌学的孩子。为了使孩子好好学习,父母想尽办法,也未能奏效。于是,父母请来了一名大学生做家庭教师,一般的家庭教师总是和孩子一起学习,而这位教师却一反常态,总是和孩子一起练棒球。每当孩子练得精疲力竭时,他就说: “那么,明天见。”这样持续了好些天,父母都很吃惊。终于有一天,在练球最高兴时,孩子突然说: “还是回去学习吧。”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当教师把学生推到校长面前的时候,就一定是个难教育、有"分量"的人物了.面对这样"小霸王"式的学生,校长该如何面对呢? "四了解"是基础 "四了解"是指了解家庭背景,了解成长经历,了解个性特长,了解个人需求. 一个孩子成为让家长和学校都头疼的问题,是和以上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的.从家庭上来说,有离异家庭,单亲教育缺乏平衡;有多子家庭,放任自流,疏于管教;有贫困家庭,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走向两极;有留守家庭,缺乏父母亲情,存在代沟.不同的家庭,孩子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对家庭、学校、社会也有不同的需求.了解这些,就会为我们的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有所作为。很多父母都认识到家庭学习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为孩子创造出优越的学习环境。那么,如何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妇联与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日前对天津市9个区县1054位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近五成家长做了许多孩子有能力自己完成的事情,充当孩子的"拐杖"却受累不讨好.专家指出,家庭教育不等于家庭学习,父母不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拐杖"和学校老师的"助教".  相似文献   

13.
正父母和家庭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最关键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提高他的成就感,这样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磨蹭、走神、粗心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在学霸李柘远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和家庭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父母该如何进行角色定位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专门邀请到了科幻小说作家郝景芳,  相似文献   

14.
家长如何管理好孩子的学习是家庭及学校共同关注和探讨的话题,爱孩子是人的天性,爱孩子就要"管"孩子,"管"孩子就要"懂"孩子。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组织开展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及本人做家长的经历,谈儿点看法。一、学习效率贵在"境"一是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优化学习"内环境"。要想办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尽最大可能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对孩子的学习要防止目标极端化,也  相似文献   

15.
吴云燕 《文教资料》2008,(12):126-127
著名评议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加快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这几乎是有识之士的共识.<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课内外阅读量和背诵的篇数:小学阶段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我觉得在小学低段的课外阅读指导关键不在于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教孩子"渴望阅读",做一个课外阅读的导航者.因为我们教孩子去热爱与渴望远比我们教孩子做重要得多.  相似文献   

16.
正家庭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场所,而对于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的中国父母来说,孩子的教育没有经验可言,要实现他们的梦,就是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因此,当家长的要善于学习、及时总结,掌握家庭教育的智慧。智慧1家长是孩子最忠实的老师美国人赫伯特说过:"一位好父亲,胜过一百个教师",事实正是如此。著名美籍华人赵小兰在谈到她为什么能成功时说:  相似文献   

17.
高考的脚步渐渐迫近,父母和孩子都进入了最后的备战时期。孩子与父母,目标虽一致,角度却不同,如何在这段特殊日子里,营造一个宁静、祥和的氛围,是值得每一个考生家庭重视的。  相似文献   

18.
胡瑶 《早期教育》2000,(5):10-10
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单靠幼儿园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做家长工作方面我们是这样做的: 发放有关资料针对家长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我们适时向家长推介操作性较强的文章,如<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孩子入小学前的准备><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等,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9.
“如果我学习不好,是否就不会被爱?”在许多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的家庭里,还有千千万万的孩子在内心深处不能回答这个疑问。  相似文献   

20.
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优异的学习成绩取决于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倍加关注。但关于自己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否能与老师的教学相适应却不是很清楚。所以,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则会怀疑自己的孩子智力没有开发出来,甚至孩子在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