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武俊兰 《科教文汇》2012,(11):90-90,16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低年级朗读教学,要重视教师的范读。教师以情动人的示范朗读,能将学生带入情境,容易引起学情和文情的共振,有助于理解课文。低年级朗读教学,要重视教师领读。教师的领读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低年级朗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指导,使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低年级朗读教学的训练形式要多样。  相似文献   

2.
吴淦泉 《知识窗》2014,(4):44-44
朗读虽然是一种传统的语言学习方法,但是对语文教学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应该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语文教学是以语言学习为基础的,朗读能更好地诠释语言的美感。反之,不重视朗读的语文课堂,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对语言的审美,而且还会使语文课堂渐渐失去生命力,降低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视朗读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肖淑静 《科教文汇》2009,(11):106-106
朗读教学贯穿整个中学阶段,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朗读教学引起了诸多语文教师的重视,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又出现了只读不品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现状,试图从朗读指导中寻找一些突破点,以求对朗读教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目前的语文课上,朗读不被重视甚至忽视。列举了朗读不被重视的现象,阐述了朗读的重要性及可行的朗读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研究表明:语文教学以阅读为本,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会发现,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会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此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6.
苏培英 《科教文汇》2011,(11):104-104,108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孟子》中就有"诵其诗,读其书"之说。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说明了诵读诗书的重要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通过导语、情境、范读、言语、分角色读、自由表演读等方法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谈朗读教学     
在朗读教学中要着重抓两方面的工作,一、重视朗读指导;二、加强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教学行为,应该是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因此,提出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主要作用。并指出朗读的重要功能,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并加强朗读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此时"有声"胜"无声"——中职语文朗读教学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当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不重视朗读的现状,浅析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恰当运用朗读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还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训练”。可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实践证明,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加语感、陶冶情操、培训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起着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如果用大量时间提问、讲解、复述课文内容,而挤占朗读时间,或者片面理解“多读”,却没有进行必要的朗读训练,就不能充分发挥朗读在教学中的重大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重视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现就如何根据新理念指导学生朗读训练,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刘心砚 《科教文汇》2012,(32):78-79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朗读是一种阅读方式.朗读是指出声诵读,默读则指没有明显发声的诵读.在某些情况下,如诗词欣赏.朗读有特殊功用,可高度集中注意力,但就从书面材料中获取知识而言,默读更为重要,理解文字材料主要靠默读.阅读时的眼动是一系列的跳动,跳动本身历时很短,而且不能产生对文字的清晰视觉,对文字的清晰视觉都是在注视时得到的.阅读教学本身应该把发展学生“读”的能力作为自己的目的,而读又可以当作理解、领悟和吸收阅读客体的手段.就整个高中三年的阅读教学内容来说,笔者认为要整体考虑、分段安排.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环节之一,也是教师倾注较多心血的环节,但是“少、慢、差、费”等现象在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本文将试作浅析.  相似文献   

12.
郑永红 《科教文汇》2011,(29):F0003-F0003
本文指出了当前小学朗读教学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原因,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优化了阅读教学手段。通过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训练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保证学生的朗读时间和朗读实效、精选练点、健全奖励机制等对策,致力于朗读存在问题的解决,力求朗读教学起到实效,使得朗读教学少走弯路,少入误区.  相似文献   

13.
陈敏 《科教文汇》2014,(17):164-165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在幼师专业中,语文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实际上幼师语文课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笔者认为朗读这种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激发幼师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朗读对女生占绝大多数的幼师生更有吸引力;朗读能营造学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朗读是幼师生必备的职业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本系统利用A/D转换器件采集三个通道的模拟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下位机读取数字信号并将采集次数信息连同得到的数字信号一起保存在片外存储器中。上位机读取键盘信息,如果需要显示数据,就向下位机发送请求信号,下位机再从片外存储器读取相应的数据传递给上位机,上位机则将数据送入液晶显示器进行显示。  相似文献   

15.
郝明群 《科教文汇》2011,(14):96-97
对于诗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最终实现,是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体会,谈谈对诗歌教学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再现诗中的意境;理清感情的线索;掌握诗中的表现手法;重视诗歌的朗读。  相似文献   

16.
以读为主 以读带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玲 《科教文汇》2011,(32):85-86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本文从确立以读为主的教学思想、要加强学生"读"的训练、要富有艺术性地朗读课文等方面,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为主、以读带讲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赵洪星  郭清杨 《科教文汇》2014,(23):183-183
《三峡》是《水经注》中的一段文字,虽只有一百五十多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在《三峡》这一课中,老师在课堂中的教学目标主要有落实字、词等基础知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悟三峡之美,提升审美情趣。然而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审美情趣这一目标的达成缺乏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冯燕 《科教文汇》2011,(10):119-119,167
本文讨论了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当中所起的作用,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注意学生基本范畴词汇的提高,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一词多义教学,并重视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李文莲 《科教文汇》2014,(2):188-188,190
想象力作为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语文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也变得更为重要。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尝试在以下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运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学生的模拟表演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抓住结尾空白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20.
郑玉琳 《科教文汇》2014,(32):148-149
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也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该在依托文本、立足文本的基础上适度拓展。教师善于抓住文本拓展延伸的契机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就会使语文课程的内涵更加丰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提出了几条延伸拓展的途径,即补充材料、追本溯源、渗透写法、超越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