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征集民族文物,应选择搜集具有民族特点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反映各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征集民族文物的目的,是为了长久地保护我国各族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财富。搜集、收藏、陈列和研究民族文物,有助于各族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量,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各族人民认识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密切交往中,共同为缔造祖国做出的贡献;有助于增强各民族人民的凝聚力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祖国统一。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认识和掌握民族文物的征集对象和范围呢?从笔者的实践看来,其征集范围可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有的博物馆中,人们常将民族民俗博物馆与其他类型的博物馆划分开来,称之为民族(民俗)博物馆或民族(民俗)学博物馆。这种划分,固然对加强民族民俗文物工作和促进民族民俗博物馆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不少民族民俗博物馆在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民族民俗文物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和不小的贡献,成果不少。但是,由此也使人产生了一些误解,认为民族民俗文物就是民族民俗(学)博物馆的事。其他博物馆似乎与民族民俗文物毫无关系,甚至历史类博物馆、综合类博物馆、乃至民族地区的博物馆也仅仅因没有冠以民族民俗的名称,把…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虹 《图书馆学刊》2010,32(1):33-35,41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不仅体现了各族人民创造历史和建设家园的巨大财富,也体现了各族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文明进步。广西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大力推进旅游、节庆、山歌等特色资源的创新整合,转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为公共文化产业优势,提高民众整体素质,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有苗、侗、彝、水、瑶、壮、回、白、满,布依、仡佬、土家12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共有人口74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强。全省80多个县、市、特区都有少数民族。目前,已建立3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还有2个自治县正在筹建。党中央对贵州各族人民十分关怀,因此,做好民族报道工作,在贵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民族文献资源及其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杰 《图书馆》1992,(5):10-1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民族外,少数民族共计55个,8000多万人。虽然他们只占全国人口的8%左右,然而他们却分布在占全国面积60%的土地上。几千年来,各族人民在开拓祖国疆土,创造社会财富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所有这些经过搜素,整理,记录,就形成了大量的、珍贵的民族文献。在构成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推动着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充实整个中华民族文献资源宝库  相似文献   

6.
于学斌 《中国博物馆》2000,(4):70-73,45
对于民族文物存在形态的研究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只有掌握民族文物的存在形态,才能根据不同的存在形态采取不同的抢救和保护方法,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本人愿在这方面做一初步尝试,以期获得同仁的重视和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民族文物的含义和存在形态关于民族文物的含义目前已有多人撰文对其进行阐释1。对此,我认为在定义上片面地抠字眼是没必要的。应该说凡是在历史上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物化显现均是民族文物,凡文物均是民族的,凡民族均有文物。由于民族是发展的,文化是不断进步的,因此民族又分为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长期繁衍、生息在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创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少数民族有七千多万人,他们地处我国地理环境丰富多彩的边缘地带,保留了各自瑰丽多彩的文  相似文献   

8.
傣文史书《勐果占壁及勐卯古代诸王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共有二十四种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分布地区占全省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自古以来,云南各族人民开拓着祖国西南边陲,创造了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古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古籍包括历史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包括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民族民俗文物三大部分。作为一个博物馆,在蒐集文物时,这三项都是不可偏废的。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前两项,而忽视后一项,使民族、民俗文物长期遭到冷落。在博物馆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重视民族、民  相似文献   

10.
我虽然是来自松花江畔的满族,但是对民族文物的重要性并不了解,自从上了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文物研究生班”后,眼界大开,对民族文物有了深入了解、再反过来审视一下自己在吉林市博物馆的工作实践,越发感到民族文物工作的重要性。一抢救民族文物为当务之急民族文物指各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具有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大而则分,民族文物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文物指有民族以来所留下的物质文化,如百越文物、滇文物、南诏文物、西夏文化等,这些是考古学研究的范围,不是本文的重点。狭义的民族文物是指各民族的物质文化,如…  相似文献   

11.
1998年5月,全国少数民族文物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加快抢救民族文物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引发了我对当前我国的民族文物工作的一些思考。一民族文物的特点什么是民族文物?目前争论较多。笔者认为,民族文物是文物的一部分,而且是主要的部分。民族文物是自民族产生以来、各民族所创造的、具有一定民族文化信息、又有一定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化遗物。具体说来,民族文物有广义、狭义之分,前者指自古而今的民族文物,后者指清代以来的或近代民族文物,我们所说的抢救民族文物,主要指后者,因为这块民族文物处于几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新时期对博物馆特别是民族民俗博物馆的要求,探讨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由此探讨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所具有的特点:1.陈列环境应具有浓厚的民族民俗文化氛围,并体现民族民俗文化的特有个性;2.陈列内容应科学、真实、可靠,并具有代表性;3.陈列形式应多样化和艺术性.应充分表现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艺术;4.观众的广泛参与性。在探讨民族民俗文物陈列特点的基础上。还分析了塑造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完美形象的种种办法和途径.这些办法和途径有:1.明确陈列指导思想;2.“以人为本”,认真调查观众需求;3.要有一批强有力的陈列设计人员队伍和能保证到位的专项资金;4.要有完善的服务功能;5.加强与观众的心灵沟通。全文按照上述思路分析研究,着重体现了“创新”二字,即:民族民俗文物陈列要创新、博物馆思想要创新、市场观念要创新等等。  相似文献   

13.
友言在先     
华林 《兰台世界》2018,(12):10-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各个民族在其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少数民族档案,成为了国家档案财富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蕴藏有丰富的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这些档案文献是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土官、个人和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反映少数民族政治、历史、经济、军事、天文、历法、医药、教育、文艺、哲学、伦理、宗教和民俗等方面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七五”期间,贵州在旅游热线上,利用经过维修的文物古迹,建立了一系列小型多样的专题民族民俗博物馆,即镇远青龙洞民族建筑博物馆、福泉“大夫第”古城屯堡博物馆、安顺府文庙蜡染文化博物馆、台江文昌宫民族刺绣博物馆、黄平飞云崖民族节日博物馆、兴义下五屯民族婚俗博物馆、平坝天台山民族戏剧博物馆、铜仁东山傩文化博物馆、遵义贵州酒文化博物馆、雷山上郎德苗族村寨博物馆。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窗口,从不同侧面展示贵州高原的民族建筑、服饰、节日、婚俗、戏剧、酒俗、村寨等优秀文化遗产,生动形象地讴歌贵州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才能,为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做了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生生不息、自主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纽带。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相似文献   

16.
陈献国 《出版科学》2000,(4):62-62,59
蒙古民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以英勇勤劳著称于世,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从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和忽必烈建立元朝以来,蒙古族对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几百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推动着祖国社会发展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蒙占族在13世纪创制了本民族文字,运用这种文字和一些兄弟民族的文字记述了蒙古族的历史文化;还有一些外国学者、政治家、传教士和商人,也撰写了一些蒙古族的历史、游记等多方面的著作。  相似文献   

17.
民俗学虽然在我国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是直到今天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的民俗文物和民俗博物馆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为了搜集和保存民俗文物,利用民俗文物进行形象化的宣传教育,必须大力发展民俗博物馆事业。筹建民俗博物馆要比搜集民俗文物艰难得多,它不仅需要各种人才,还要有比较庞大的建筑,十分讲究的陈列设备,需要购置  相似文献   

18.
古籍今译是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近五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进程中,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数十个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留存至今的,除各地的历史文化遗存、出土的和尚待出土的文物、口耳相传的民间技艺等等之外,影响最大、数量最多的莫过  相似文献   

19.
在悠久的人类历史中,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通过劳动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样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不同文化样式中,既凝聚着人的向往追求精神,也闪烁着人的创造智慧光芒。古代楚人是个不屈不挠的民族。在历史形成和发展中,原始的"荆蛮"曾长期遭受殷人、周人的歧视排斥,曾多次遭受侵伐和伤害,只是靠自身的顽强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文物一词 ,在英语中有两个概念 ,一是HISTORICALRELIC ,直译为历史的遗物 ;另一是CULTURALRELIC ,直译为文化的遗物。而在现代汉语中 ,文物一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词汇 ,包含了英语中的两个概念 ,凡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文化遗留物均囊括在其中。此外 ,在我国文物、博物馆界 ,还有民族文物、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展品、仿制品等广泛使用的专有名词。在这些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专有名词中 ,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对这些名词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