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国际新闻的变迁:数字技术的影响力"国际新闻学会议于2009年4月14~16日在香港举行.本次会议由香港外国记者协会和香港浸会大学联合主办.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英国<金融时报>、<亚洲商报>、<亚洲周刊>、<亚洲前哨>以及"路透社"等新闻机构均派出代表参会,他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学研究者共同探讨了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数字媒体技术的文化动力与国际新闻学发展与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2007年12月1日至2日,"第三次地方新闻史志研讨会暨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韬奋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史研究委员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旨在展示地方新闻、报刊、广电史志研究成果,为老、中、青三代新闻史研究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经验、共同切磋学术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以网络热词"高富帅"为例,从用户搜索行为、媒体报道、学术研究三个维度对该词的传播特征展开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网络热词的传播存在自媒体向主流媒体和学术界逆向传播的现象;同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使得我国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话语权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4.
艾红红 《现代传播》2005,(6):107-108
为促进各国华人新闻学者的学术交流,推动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的更好发展,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23日~27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召。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联合举办。100多位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新加坡的新闻传播学者出席了会议。在开幕式上,会议赞助人之一的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在致辞时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出现一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质华文大报。事实上,在西方英文传媒与西方文明强力…  相似文献   

5.
7月12日,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与创新论坛暨电视民生新闻十年回顾展评会在济南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发起并主办,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委员会、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编辑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高校传媒研究基地、山东有线电视中心承办.有专家称,这是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诞生十年来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大聚会.而此前展评会的评审会议,也为此次会议做了很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6.
2010年11月27—28日,第九和第十届"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在杭州联合举办。此次研讨会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新闻舆论监督和媒体法制"这一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总语境,以新闻舆论监督为主轴,从舆论监督与社会和谐发展、媒体公共性、公民权利等十七种互动关系为面向,从个案解析到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7.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上午好! 非常高兴看到首届"好学力行"新闻传播学本科生学术论坛在各方支持,在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筹备下,从一个美好的设想变成精彩的现实;非常高兴作为受邀嘉宾参加今天的论坛活动,与各位同学、老师一起,就论坛主题分享我对新闻传播实践和新闻传播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来,法学以一种强势学科的姿态介入了新闻传播的研究领域,并且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审视着诸如"新闻自由"、"新闻立法"、"新闻审判"以及"新闻与隐私权"等问题,但研究者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新闻传播的范式也在对法律,尤其是受众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5,(14):40-43
<正>2015年6月10日,由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四川省老教授协会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主办,成都理工大学承办的"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川渝新闻传播教育研讨会"在成都理工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是2014年5月乐山师院会议的继续,这次川渝两地新闻教育同仁再次聚会,针对新闻传播界的新情况,共同探讨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五月十五日到十八日,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召开了第四届代表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有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巴西、保加利亚、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锡兰、中国、智利、塞浦路斯、朝鲜、芬兰、法国、民主德国、印度、意大利、南斯拉夫,日本、墨西哥、蒙古、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苏联、越南等二十五个国家新闻机构的代表;此外还有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世界和平理事会,世界工联,国际广播组织等四团体的代表,总共七十余人.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和平问题的决议"、"关于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活动的决议"、"关于新闻工作者的合作与团结的建议".在"关于和平问题的决议"中,着重指出,参加布加勒斯特大会的新闻工作者们认识到他们全部的责任和他们所应该发挥的作用:加强兄弟般的友谊和团结、  相似文献   

11.
2009年3月24日,由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展评暨制作人年会2009"在江苏省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为国内外科教影视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研讨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5月12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2年《传媒蓝皮书》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会议探讨了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传播的热点事件和面临的挑战,展望了全媒体时代下的国际新闻传播的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13.
2009年5月9日,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办的"首届新闻传播学CSSCI来源期刊双年会"在南京大学隆重举行.本次学术会议旨在搭建一个学术研究、学术发表与学术评价之间的沟通平台.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包括南京大学的相关学者、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专家,以及来自<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辑学刊>、<当代传播>等新闻传播学CSSCI来源期刊的相关代表.  相似文献   

14.
胡翼青 《新闻大学》2007,(4):120-122
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新闻传播前沿课题研讨会"于2007年5月19日-20日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等地40多家新闻传播院系与新闻单位的9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对"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构建关系"、"新闻传媒与媒介生态"、"新闻业务改革创新"、"当代西方传播学前沿理论"、"新媒体及其管理"、"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传媒和国际传播热情拥抱"全球化"的时代,美国等西方新闻传媒似乎难以排遣"本地化"情结,对本地的新闻津津乐道,而对本国以外的新闻总是不理不睬.因此,大多数主流传媒不厌其烦地采编本地和本国新闻,而对国际新闻似乎没有多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7日至8日,来自大陆各主要新闻院系的负责人以及香港、英国、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共50余人,汇聚复旦大学,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学  相似文献   

17.
金勇  崔玉娇  李正荣 《传媒》2016,(24):79-82
2013年9月,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为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实施,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培养一流的国际传播人才是当务之急.当前,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存在语言能力薄弱、高端人才缺乏、因应环境不力等问题,因此一流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要坚持多管齐下、合力构建的原则.本文从外国语言功底、新闻传播业务、国际格局视野和文学底蕴积淀四个方面,提出"四轮驱动"打造一流国际传播人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对外传播进入“深耕细作”阶段,学界和业界对全球传播的思考和实践也更为丰富和多元.9月2日-3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和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传媒走向全球”国际学术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和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主任戴雨果教授共同发起并主持.来自国内外的6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把脉全球传媒业发展态势,为如何提升中国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增强对外传播效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李春燕 《传媒》2022,(3):后插1-后插2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文化深度的展现,也是一个民族身份的重要象征.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增强国民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同时还可以在对外输出的过程中塑造良好的民族文化形象,并以此来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尤其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简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汉语言文化如何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海外传播?应该选择怎样的传播路径?传播效果又如何……这一系列关于"汉语言文化"的海外传播话题得到了海内外学界的普遍重视与探讨.正是沿着此议题的研究进路,汉语言自身所富有的重要文化价值,同样得到了海内外学界的普遍关注.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汉语言文化走向国际正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任务之一.立足于此背景,探究汉语言文化的海外传播策略,是推进中国故事走向国际成为了当前富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由刘淑妍、陈毅立、刘怡菲所著的《"一带一路"与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一书,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之下,聚焦于汉语国际传播及教育等议题,从中欧文化比较、跨文化传播交流、汉语国际教育模式、国际学生管理培养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系统的探索,全面搭建起了汉语言文化传播的研究体系,并深度思考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海外传播的方法论.总体来讲,本书作为一本论文集,共选择了26篇关于汉语言文化海外传播的优质文章,分别从"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海外孔子学院与跨文化比较、汉语国际教育三个维度对该话题进行了观察与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实践与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12年5月12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会主办,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清华-网易未来媒体研究中心协办的"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创新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召开.论坛邀请了来自海内外学术界和媒体业界的60多位院长、总编等嘉宾,就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中的"全球模式"与"本土经验",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培养之间的融合与对接,以及新闻传播教育如何适应传媒数字化、产业化发展等广泛议题发表演讲,进行了小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