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是一个温馨的五月,又是一年的母亲节。看着母亲们日渐增添的白发和衰老的脸庞,我常常在想:她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孩子会理解她吗?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会是怎样呢?带着这些问题,一次“关于母亲的话题”的问卷调查在35个少年中间展开。或许调查并不全面,但却能够折射出当代学生对母亲的态度。如果您愿意,不妨和孩子一起看,您或许会从里边找  相似文献   

2.
七月的一天,如东县马塘小学正在举行首期母亲学校结业典礼。天气热,人心更热。一位学员代表发言时激动地说:“母亲学校办得好,它是办在咱心中的学校,愿这株新苗与我们的子女一起茁壮成长!”话音未落,就博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四个月一期的母亲学校赢得了众多家长的欢心,这里颇有一段缘由哩!马塘小学老校长是个有心人,她看到有的家长常常从单位请假来给孩子送早点,有的家长极力为孩子错误辩解,有的家长甚至来帮孩子做值日生……这些孩子妈妈围着“小太阳”团团转,认为这  相似文献   

3.
七月的一天,如东县马塘小学正在举行首期母亲学校结业典礼。天气热,人心更热。一位学员代表发言时激动地说:“母亲学校办得好,它是办在咱心中的学校,愿这株新苗与我们的子女一起茁壮成长!”话音未落,就博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四个月一期的母亲学校赢得了众多家长的欢心,这里颇有一段缘由哩!马塘小学老校长是个有心人,她看到有的家长常常从单位请假来给孩子送早点,有的家长极力为孩子错误辩解,有的家长甚至来帮孩子做值日生……这些孩子妈妈围着“小太阳”团团转,认为这  相似文献   

4.
日本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或许一个事例能够让人看出些眉目。一位小学生的母亲希望孩子带盒饭到学校,尽管学校会给学生统一安排午餐。这位母亲把她的愿望告诉了孩子  相似文献   

5.
又是一个双休日,该给学生布置点什么富有创意又有意义的作业呢?晚饭后,我一边散步,一边冥思苦想。“看你这脚,快伸过来让妈给你洗洗。”路边一位母亲正在给孩子搓洗小脚。夕阳下,母亲和孩子的身影被拉得好长好长,这情景真美。我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布置学生回去为长辈洗一次脚,然后让学生将为长辈洗脚的前后经过、内心体会写成作文。  相似文献   

6.
“母亲节”虽然早已过去了,但烟台市祥和中学在“母亲节”期间倡导学生开展的“在家讲孝敬,慰问母亲”活动却“余音嘹亮尚飘空”,使人回味无穷。母亲孕育了生命,把孩子培养成人,其间,含辛茹苦、呕心沥血,殊为不易。但许多孩子却体会不到母亲的辛苦、恩情,没有心存感激。不知父母养育之恩,不对父母心存感激的孩子,是不可能成为父母所期望的好孩子的。祥和中学为唤起学生对母亲感激的“觉悟”,积极倡导学生走进家庭,开展“在家讲孝敬,慰问母亲”的活动,做一个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人。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们热烈响应,踊跃行动,或为母亲献花,或为母亲送祝福卡片,或为母亲分担家务,或写诗作文歌颂母亲……发自内心地表达对母亲的尊敬、感激之情。面对孩子的爱心行动,母亲欣喜不已,高兴地笑了,笑得那样开心,那样甜蜜,那样迷人。为了使读者朋友们共同分享孩子们的爱心,分享母亲的喜悦,我们特意编发了几篇在孩子慰问母亲活动期间写的笔记,请朋友们用心读一读。  相似文献   

7.
男儿本色     
编者感言:有人说,在父母的面前,再大也是个孩子。然而,我们却确确实实在迎风成长。无需豪言壮语,无需惊天动地,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足以说明一切。“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成长的痕迹,母亲纤细而敏感的心最先察觉,也最为感动。让我们品读这两位母亲眼中的“孩子”吧,那个“儿子”,那个“女儿”,或许正是你。  相似文献   

8.
孙琦 《学周刊C版》2014,(5):134-135
“我们为什么要写作业啊?”很多孩子都这样问教师和父母。成年人的回答一般是:“学生上学写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写作业是重温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作业是教师针对全班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布置的……”当然.也有大人讥笑和不屑回答。无论是这些大道理,还是野蛮的斥责和无视.年幼的孩子都不能完全理解。其实换个角度想想.我们的语文作业大都是枯燥、无味、机械反复的写、背、记.难怪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不喜欢写这样的作业。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让学生变聪明。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是家庭作业的阅读不便于教师检查.无法立竿见影看到学生的学习实效.那么.如何布置“有热度的作业”.既能巩固学到的知识.又能让学生爱做作业.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9.
镜头一:孩子缠着母亲要母亲给他讲连环画中的故事,母亲指着扔在地板上被孩子撕碎了的连环画说,“你都撕碎了,叫我怎么讲呢?”孩子看了看地板,走过去慢慢地把连环画拼凑起来……镜头二:小华正在专心地玩积木,小亮突然从旁边冲出来把小华砌了一半的“楼房”扫翻,小华呜呜地哭起来,小亮在旁边看到小华哭了,拍了拍小华的肩膀说:“都是我不好,我帮你重新砌”……或许镜头一中,母亲是气愤才说了句“你都撕碎了,叫我怎么讲呢”;而镜头二中,小华是因为受惊吓和生气才哭的,但都引起了淘气孩子的思考,还做出了弥补的措施。当然,孩子不可能在非常短暂的…  相似文献   

10.
“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怎样去爱孩子,什么方式的爱才能使孩子理解、珍惜,却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问。如果只懂得孩子物质上的需要,那是有缺陷的爱。上海浦东三林镇妇联近期以1000名学生为对象搞了一个“母亲素质大调查”活动,其结果令母亲们大吃一惊。结果显示:31.5%的学生认为母亲缺乏魅力、语言粗俗、思想平庸;75.8%  相似文献   

11.
“三八妇女节”要到了,学校要求每位学生给自己的母亲写封信:当我把这件事告诉学生时,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嚷了起来:“老师,我没什么可写的,我不写了行吗?”听了学生的话我的心一颤,对于一个四年级的孩子,母亲已经养了他们12年,倾注了她们全部的爱,在妈妈的节日里,他们却没什么好说的、好写的,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声音     
《语文学习》2010,(9):79-79
“大肚”难容“另类”感恩 ——为迎接母亲节.体味母亲的辛苦.江苏镇江48名初二学生在肚子上绑米袋模拟孕妇。孩子们挺着“大肚子”上课、写作业,甚至上体育课、去厕所……在母亲节教育孩子感恩,教师的初衷是不错的.但具体采取何种形式.应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  相似文献   

13.
我曾遇见这么一件事:一位年轻的母亲,手里拉着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在路上走。母亲边走边给孩子出数学题:“5加4是多少?”“8。”孩子信口答道。母亲说:“不对。我是问:5加4是多少?”孩子迟疑了一下,回答:“6。”小眼睛眨巴眨巴地瞧着母亲,想从母亲脸上看出是否答对了。“我是问5加4是多少!这么简单的一道题都不会算,真笨!”母亲显然沉不住气了,责怪着孩子。孩子低下了头。可母亲还不罢休,说:“再想想看,5加4是多少?”孩子怯生生地看看母亲,轻轻地说:“7。”只见做母亲的手一伸,“拍”地一下,巴掌落在孩子的头上。孩子“哇”地哭了,蹲在地上再也不肯走了。目睹此情景,我真为那个孩子抱屈。孩子对一切新鲜  相似文献   

14.
张立美 《教育》2013,(9):5-5
如今,在中国大陆约有1.8万学生“叛逃”学校,选择“在家上学”,多数家庭主要由母亲负责孩子的在家学习。调查显示,在家上学的孩子主要处于小学阶段,大多数家庭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过半家庭月收入l万元以下。  相似文献   

15.
因孩子在家不肯写作业,江苏无锡一位年轻母亲竟以跳楼相威胁,打算上演一出"苦肉计"逼孩子就范,不料此举没吓住孩子,倒是引来了好心人的报警救助。(中国新闻网)或许,这位妈妈会说,我是为了孩子好啊,这是我对孩子的爱啊。但是,这样的"跳楼教子"其实是冷心教育。她的爱,孩子肯定感觉不到,他(她)只会感到冷酷与恐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处罚没写完作业的孩子,老师就让完成作业的学生扇他们的耳光,谁扇得响,评出前三名,奖励一个作业本。”一被打学生的母亲王女士近日向记者反映,其12岁的儿子豆豆(化名)在学校被扇了40个耳光后,左眼睫状体脱离。(1月6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7.
古人语“养不教、父之过”,可现在,大多数家庭里教育孩子的重担全压在了母亲身上,人常说:“称职的母亲,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于是,社会对母亲的要求不断在提高,却忘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也很重要。在一个家庭里,父亲和母亲就是一个天平,孩子处在父母的天平中间,哪头多了,哪头少了,孩子都会坐不稳。而现在的家庭里,孩子们接受到母亲的关爱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课文围绕“纯净水”事件讲述了一位母亲发现孩子对“穷”与“富”的认识有偏差时,对孩子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教学中应以“纯净水带给我的心情变化”为主线,适时融进母亲的话和小女孩想明白了什么,使学生感受母亲对小女孩的教育,体会母亲的话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今,英语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现在中学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两极分化严重。因此,关注后进生的英语学习就显得格外重要与紧迫。“后进生”,字面意思是以后会进步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和其他孩子一样.只是他们或许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或许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许他们的大部分精力没有放在学习上。因此,全面实现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李兴濂 《学习之友》2010,(11):18-19
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抨击了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弊端,他呼吁别让孩子从作文开始“第一次撒谎”——“教育活动中一定要重视价值观教育,否则社会将承担没有进行这种教育的后果”。此言论引发人们的热烈议论。陶西平在为教育界500余名代表作主题报告时说,某高校一名外教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母亲的英语作文,所有学生都非常轻松地完成了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