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课堂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站位问题至关重要。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探索和认识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 3 0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 ,我不断学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遵循叶老“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原则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变灌输式为启发式 ,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思想素质教育方面 ,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  要提高课堂效益 ,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灵活地、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优化课堂结构。有人曾用精妙的比喻对教与学谁为主体作过生动的表述 :老师带领学生过河 ,河上没有桥 :是将学生一个个背过去呢 ,还是教他们学会搭桥的本领 ;让他们自己动手搭桥过河呢 ?我的观点是 :教学生学会搭桥本领 ,…  相似文献   

3.
“三个为主”的教学思想,是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提出来的,它指的是语文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这是钱老师大半生的语文教学经验的结晶,是行之有效的。然而,有的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虽然也讲究“三个为主”,但终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原因何在?关键还是我们有些教师错误地理解了“三个为主”,在这方面陷入了误区而不能自拔。只有走出误区,才能找到语文教学的根本出路。一“三个为主”的误区,首先表现在对“教师为主导”的误解上。有的教师认为:“教师为主导”完全是教师的事情。只要教师尽心尽力,把自己的作…  相似文献   

4.
怎样才能提高习题课的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把教师和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我作了一些初步探索,现将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习题教学中如何来体现“主体”和“主导”呢?我认为“主体”应该是让学生自己通过练习来巩固基本知识、总结知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基于这一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下是课堂上的一些案例,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案例一:语文课堂上的几个镜头镜头一:课堂上,老师请一名学生起来提问,这位学生兴致极高起身质疑,问题提得很有思考价值,教师满心欢喜,请他点名请人回答,点名者自己点完名后,因为享…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育界,早在1983年前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点便得到普遍认可。之后不久,“教师为主导”这一思想就被写入指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语文教学大纲之中。比如,从1986年到1996年间有六部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都明确提出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钱梦龙同志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提出了一套比较科学的教学方法——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三主”:就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三主”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钱梦龙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观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认识规律的过程”;“要学  相似文献   

8.
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问题,现在我国比较有影响和流行的是“主导主体说”合题论。笔者以为目前流行的“主导主体说”有值得质疑的地方,主要表现为理论本身缺乏内在的(指对教师和学生之间)同一的衡量标准。造成其理论的缺陷。“主导主体说”的基本含义是: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发展的主要因素,学生是学习和认识的主体。其实,这里引用的“主导”、“主体”是两个不同哲学范畴的概念,它们不能构成同一标准来衡量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地位与作用。“主体”是相对于“客体”,并与之构成一对的哲学认识论范畴的术语。“主体”是认识论范畴的概念,一般指有认识、实践等能动行为的载体,具体为能动的认知者(或感觉者、思维者)。“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相对于“主体”的概念,它指的是“主体”的行为对象。“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是指认识能动者与被认识者之间的一种认识关系。然而,“主导”与“主体”是有区别的。“主导”是对立论范畴的哲学概念,指矛盾对立双方的主要方面。这里的“主导”即决定性作用的含义。另外,“主导”源于传统教学术语中的“导”,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现代教学论术语的。  相似文献   

9.
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三生”。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究竟是以教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抑或二者都为主客体,这是迄今为止尚有争论的问题。钱老师有自己的观点:”处在同一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有其两重性,是互为主客体的。但是,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最终是以学生的认识岁归宿的,因此在确认谁是主体的时候,主要应该把目光投向学生,即确认学生是具有主  相似文献   

10.
一、强化教师主导作用,努力提高范读质量。   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已为广大教师所熟知所接受,但在培养中师生“说读”能力之时,怎样才能做到“以教师为主导”,至今仍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有的教师一上讲台便唱起“独角戏”,讲就不用说了,读也是以自己为主,无论多长的课文,都是教师包办到底,一口气读完之时,一节课的时间已所剩无几了,全班四五十个学生不过充当了听众的角色而已。   有鉴于此,笔者的观点是:第一,学生能读的课文尽量让学生自己来读。因为“说读”训练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是在语文课堂上,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多年来一直是先生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仿佛不如此就不像在教书。尽管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已提出多年了,但许多教师就是不知如何去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课堂教学仍是以“我”为中心,按备好的教案一步步逼学生就范,这样的课堂教学是难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育与人本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令人担忧的语文教育现状1.从语文教学方法上看 ,当前的语文教育重主导 ,轻主体。长期以来 ,语文教育领域流传着一个很有名的“三主论” ,即“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这本来是一个不错的命题 ,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却变成了“二主论” ,即“教师为主导 ,训练为主线”。教师由主导地位演绎成了“主人”和“领导” ,教师的主导取代了学生的主体。于是出现了“板块教学法”、“答案教学法”、“演讲教学法”、“考试教学法”等等诸多教学模式 ,但它们都重单向灌输 ,轻多向交流 ;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重定性结论 ,…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 ,师生的摆位问题至关重要。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 ,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认为 ,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扮演好以下这些角色 :一、导演 目前 ,在众多语文教改呼声中 ,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已被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 :“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 ,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 )了如…  相似文献   

14.
钱梦龙同志(上海市嘉定县第二中学特级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提出了一套比较科学的教学方法——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三主”:就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三主”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钱梦龙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一  时下教育界广为流行的“主体主导说”(“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认为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这种观点对教学实质的认识是可取的 ,但是 ,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界定是有误的。  从教学理论看 ,既然承认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 ,那么在教师进行指导 ,也就是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 ,被指导的学生处于什么地位呢 ?难道还是处于“主体地位”吗 ?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时候 ,教师又处于什么地位…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要很好地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一教学基本原则,充分反映了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情感来构建知识结构的互动过程。首要一点就是必须建立师生间良好的民主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其民主态度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应用教学中师生的情感因素,对学生怀着真诚的爱和尊重,乐观地看待学生的成功与失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把自己的教学目标变为学生自身积极追求的目标,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向认识世界并完善自己品性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教学应遵循的原则,语文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环节,也应贯彻这一原则。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因此,既要重视作业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  相似文献   

18.
教师既然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和先导,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怎样去理解教育教学的精神本质,怎样调适自己与新课程相和谐,从而使自己融入其中,成为课程改革过程的内在驱动力,是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这既要求老师转变角色,又要求提高自身素质。做主体和主导老师针对传统教育的教师角色,在素质教育探讨之初,有人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口号,现在,我们要问教师何以才能成为“主导”?在社会飞速发展,信息急剧增多,知识产业节奏加快的今天,一个教师能静态地去主导学生这个主体吗?教师殚精竭虑地去钻研“主导”之法,而不去主动夯筑主导之基…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说法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许多人对“主导”与“主体”关系的理解却不够科学。有不少语文教师确实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当主角,让主角占领语文课堂这个舞台。但遗憾的是,由于他们过分看重自己的“导演”地位,教师导、学生演,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主体主导说”(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中小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本文试图阐释“主体主导说”并非科学论述。“主体主导说”的理论根据是:教学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真理、获得真理的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这个认识主体起主导作用,所以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些“理论根据”站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