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在不少语文课文第一页下面都有一行小字:“本文作者xxx,选作课文时有改动。”如果你仔细翻阅一下,可以发现,除古代作品外:大多数现代文都经过编者的修改,特别是文学作品。笔者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下两册教材进行了统计。在56篇课文中。删改的有38篇。这个比例无疑是很高的。如果将作家的原文和修改后的课文作一番比较,可以发现,有的课文对原文作了很大的压缩和调整,而有的呢,只是在字词句方面修修补补。  相似文献   

2.
三、改换结构改换结构就是改变材料安排的顺序。它可以把倒叙改为顺叙,也可以把顺叙改为倒叙。这种改写,要求调整原文安排材料的顺序,改动某些起过渡作用的语句段落,不改动其他方面的内容。例如,《少年闰土》(第九册)是用倒叙的写法,先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月夜在瓜田刺猹.再按时间顺序写“我”和闰土的交往。让学生把这篇课文改用顺叙的方法来写,在指导的过程中,应掌握如下的要点。首先,理清层次,掌握原文的结构。结合阅读原文,指导学生给原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把握叙述顺序,理清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少年闰土》是一篇课文,可以结合讲读教学,指导学生编写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南州六月荔枝丹》与《生物学碎锦》中的原文相比,有很大改动.于是,在教学该课文前笔者给学生印发了原文,让同学们比勘课文与原文的不同之处,体验编者的个中艰辛,让学生与"编者"对话,过回"编者"瘾.这节课让大家说说编者作了哪些方面的改动,改得是否有道理. 生:有许多标点改动. 师:分类举例说说有哪些,你作为编者会同意吗? 生:如课文第五小节"重达四五十克",原文"四五"之间有顿号;课本第八小节"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原文"四五"之间也有顿号.原文加顿号加错了,我作为编者也同意去掉顿号.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上苏教版必修三《祖国山川颂》这篇课文时,总感觉该文无从下手,难以集中其主题以及整理出其写作思路。其文章题目难以统领全文,文章结构松散,难以连缀成篇。于是笔者找来原文相对照,发现教材的选文在原文的基础上做了不小的改动。其中有不少地方改的效果很好,但即使这样,笔者还是认为该文不太适用于中学教学,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5.
《幸福是什么》是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的作品,最早选人小学语文教科书是在上世纪50年代。这篇课文分别从1956年开始,一直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沿用,但是,其中的某些词句做过改动,别看这小小的改动,实际上不但是一个字句反复锤炼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特色。下面列出这篇课文在不同时期的某些改动,并作一个简要分析,以便让大家在教学中对变动情况有所了解,以利于课文理解和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指出:“入选的课文应当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课文的语言要合乎规范,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典范性。”业已配套出齐的通用初中语文教材,基本体现了大纲的要求。在一百五十二篇课文中,古代作品,革命导师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均属选原著或节选;其余课文,除少量由编者根据有关材料编写或改写外,作者或编者都分别作了改动。教材注有“改动”字样的52篇课文中,只有6篇请作者动笔,绝大多数都经过编者之手。这里仅就《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一文的改动情况,谈两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7.
王俊章 《学子》2012,(9):5-6
选编教材文本过程中,编写者往往根据编写的需要对原文进行或多或少的改动。有的删改字句,有的删改语段。以人教版为例,初中六册语文教材中现代文课下注明"有删节""有改动"的近五十篇,而笔者查阅教材的原文后发现,还有大量文本因改动较少而没有予以标注。其他版本的语文教材也都存在删减原文的现象。原本经过删改,有的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 本文是苏教版选修教材《实用阅读》里的一篇课文.教材编者希望这篇课文作为实用文而不是作为散文来教和学.实际上,只要对比一下余光中的原文和课文,就能发现编者的课程意图.原文很长,编入教材删掉了很多,删的内容主要是第一部分充满感性、灵性,充满抒情笔调的文字.这些文字有很丰富的语文信息,非常适宜作为教材课文来使用,可是教材编者忍痛割爱了,意图是很清楚的,就是要把文本还原成一篇实用文来教和学.  相似文献   

9.
黄锐 《吉林教育》2000,(12):28-28
这学期,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了改动,第一次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大纲还明确规定了中高年级的课文类型和篇数;课文可分为精读和略读,每学期课文总数35篇。修订版大纲旨在用适当增加课文篇数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乌鸦喝水》是新编小语教材中一篇图文并茂的“看图学文”。当它再次被选入教材时,编者对其文字和插图都重新作了一番润色。其中,课文第三段重点改动了一个标点:【原文】乌鸦看见许多小石子。它想出办法来了。【改文】乌鸦看见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一个标点的变动,使句中的语音停顿一下子缩短了许多。而这,仅属语言形式上的变换。采用哪种语言形式好,这要看文章的内容。只有当形式与内容完美  相似文献   

11.
习作要求这次习作,要求缩写课文《小抄写员》,字数不要超过300。具体要求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积累·运用七。习作指导缩写,就是把一篇较长的文章压缩成一篇较短的文章,要求把原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叙述出来,去其枝叶,保留精华。缩写的目的是培养大家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练好缩写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样缩写呢?1.读懂原文内容认真阅读原文,对原文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缩写才能不走样儿,才能符合文章的原意。缩写前要理解段落大意,把握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比如大约3000字的《小抄写员》,共30自然段,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先介绍了叙利…  相似文献   

12.
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所有的篇目都或多或少地经过了编者(有些则是原作者)的改动。个中原委自然多是为了使课文在遣词造句方面更显规范。语言更为洗练,篇幅更趋精短,从而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精美范文。这样的改动不能说没有道理,我们该向那些用心良苦者致敬。但在这些改动中也有一些并不是从谋篇布局、斟酌字句方面去考虑的,而是出于思想内容甚至政治方面的权衡。未改动的原文中固然有一些值得推敲、斟酌乃至修正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缩写”是理解与表达的综合训练。要完成一篇好的“缩写”,首先要求对原文的内容十分熟悉,对原文的中心思想准确把握,甚至对原文的写作特点、语言风格都要有相当的领悟。其次,“缩写”要求有一定的表达基本功。“缩写”不同于说课文大意,也不同于  相似文献   

14.
<正>一、选择题得分技巧选择题有两类,一是提供文本语境的选择题,一是提供句子语境的选择题。(一)提供文本语境的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考生要特别注意:每一道题的四个选项命题老师都对原文做了改动——表述形式的改动或表述内容的改动。现在命题人让考生选的都是"内容"、"意思"的理解、分析正确、不正确或符合、不符合原文的一项。为此,考生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认真阅读文本原文→再认真阅读各选项对应的摘文→抓住每个选项与原文对应处的关键词→然后对原文与选项进行仔细地比对→表述形式变更、改动的选项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三年级课文《燕子》,是根据著名作家郑振铎的散文改写的。郑的原文1400多字,改写后删去了大部分,剩下单纯描写春天燕子的内容,280字左右。原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选入教材时编者做了较大的改动,使文章内容单纯,语言浅显易懂,更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有人说,文学名篇的修改应尽量保留原作的内容全貌和语言风格,认为此课文改写不成功,不如原文形象生动,充满激情。这种意见没有充分考虑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需要。首先,原文中一些较为艰深和偏僻的词语,如"劲俊""隽逸""觳纹""憩息"等,不换不行。其次,早期白话文保留了某些文言成分,作为小学三年级课文,也必须加以处理,如"轻颸""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从修辞上说,改写后的课文简洁明快,句子结构更简单,读起来流利顺口。如开头的一个句子,改写后保留了主要内容,而句子更整齐,结构更匀称,更适宜低龄儿童诵读、理解。总的来说,编者的修改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大仓老师》这篇课文,在原课文的基础上做了两处改动,这样一改使文章增色不少。 原文:“老师静静地叫我的名字:‘市太。’”现在改成:“‘市太。’老师叫了我的名字。”比较一下,我们不难发现,改动以后句子更真实更合情理。 作者第一次举手,老师没有喊到他,心情沮丧,所以当大仓老师问“没有其他的了吗?”的时候,市太“突然”高高举起了右手,可想而知,他多么希望老师喊自己的名字呀!“老师叫了我的名字”,当希望变成现实之后,他感到出乎意料,显得心慌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跃发展,给语文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这里我要说的一道新课题是:让学生接纳一些来自社会的新词语。目前初中使用的一套语文教材是一九八二年定版的。定版后,每年再版虽有改动,但改动面很小。以初一册为例,一九八三年版与一九八四年版的课文相同,一篇也没改动,当中的二十一篇现代文里能从题注及参考书上找到写作时间的有十四篇;在这十四篇中属解放后写的虽有九篇,但都是一九七七年以前的。随着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一、编者这样改动原文,好不好?毕淑敏《我很重要》原文:"只要计算一下我们一生吃进去多少谷物,饮下了多少清水,才凝聚成一具美轮美奂的躯体,我们一定会为那数字的庞大而惊讶。"课文:"只要计算一下我们一生吃进去多少谷物,饮下了多少清水,才凝聚成这具美好的躯体,我们一定会为那数字的庞大而惊讶。"改动(1):"一"改为"这";改动(2):"美轮美奂"改为"美好"。从有助于学生学习规范语  相似文献   

19.
荆贵生主编《古代汉语》抄袭他人作品的方式大致有七种:原文基本照抄;用原文的意思,稍微变个说法;抄甲一点,抄乙一点,甚至再抄丙一点,揉合在一起;原文大体照抄,加上少量自己的东西;用原文的理论框架,改换原文的例子;将原文加以删简;将原文的语句颠倒位置。抄袭者为了掩盖抄袭的痕迹,往往对原文的语句略事改动,以示语从己出。但改动的结果,往往造成常识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从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就可知道,这次习作就是把《小英雄雨来》这长篇幅的文章,在不改变其基本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删削、整理,把它简缩成较短的文章。要学好这次习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读懂原文、把握要点。《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地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整篇课文篇幅较长,共分为六个部分。要读懂课文,必须反复阅读,从原文的内容来看,课文的三、四部分为重点。因为三、四部分主要表现了雨来机智、勇敢和顽强斗争的崇高品质。其次,要按原文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