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李玲玲 《师道》2013,(12):43-45
从2012年开始,我校借助学校QQ群开展网络研讨活动,名为“相约星期三”网络研讨,由于话题贴近老师实际.能够帮助老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参与的人员越来越多。后另外设立“凤凰树教研沙龙”专用研讨群,平时老师们可以随时分享经验、交流问题,每两周则固定在周三晚上进行有计划、………f…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2016年1月29日晚,《中学语文》读者群举办了一场以"如何评价课堂效率"为话题的在线研讨活动。本次研讨从晚上八点开始,研讨时间长达两小时。本次邀请的主讲嘉宾阵容实力雄厚,三位嘉宾老师从不同的视角对"如何评价课堂效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交流碰撞中给大家很多启发。整个研讨过程中,群友热情参与,畅所欲言,研讨氛围融洽而热烈,取得了良好的网络研讨实效。研讨首先由特级教师范维胜开讲,针对话题他提出以下要点:目标简明、结构简单、方法朴实、教师省力、学生卖力、成绩优秀。并重点阐述课堂结构与课堂教学方法,强调了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既直指教  相似文献   

3.
由本刊主办,常德市武陵区教育局、常德师范附小协办的“第六届名优校长沙龙暨书香学校主题研讨活动”收到了与会代表的多篇来稿。上一期我们集中刊发了沙龙研讨的实录,这一期我们刊发与会代表的论文、案例和学习感悟。从与会代表的言谈和他们的文章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本次活动的反响非常好。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会更进一步地思考:如何通过栏目、活动引领学校一起研讨当前教育教学中的诸多课题,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期待大家的参与!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校本培训已成为教师职后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许多学校的欢迎和教师的关爱,但校本培训的现状究竞如何?又存在着哪些困惑?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更新与突破?为此,本刊编辑部联合小硕群于10月13日晚上8点,举办“关于校本培训的困惑与突围”的研讨活动。活动由广西桂平市江口镇望步小学宋锦海老师和浙江省乐清市旭阳寄宿小学翁佩英老师精心策划,邀请江苏熊纪涛老师、武汉骄口熊有才老师、山西张永强教授、集美大学金文伟教授、武汉刘长海教授、江苏毛家英校长等众多专家、校长和一线教师共同谈论校本培训话题,并期盼读者来信来稿。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2016年6月3日晚,《中学语文》读者群以"教学语言的魅力"为话题进行了在线研讨。本次邀请的三位主讲嘉宾分别是:武汉市新洲区第四中学罗相和老师、深圳新安中学张丽老师和扬州市公道中学范秋盛老师。三位嘉宾援引理论,结合实例多层次、多角度对教学语言的魅力进行了诠释和展示,在分享与交流中给人以启发,群友热情参与,分享交流,研讨氛围融洽而热烈,取得了良好的网络研讨实效。现将研讨的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学校为教师提供的专业提升之路,不外乎这样几种形式:派出参加各级培训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外出参加兄弟单位组织的研讨活动,或者参与本校组织的研讨活动……无论是外出还是不外出,研讨活动都是听课、专家评课、专家讲座等几种类型。这样的外出教研活动,能参加的毕竟是少数教师,即使在校的教研活动.老师也是被动的听者、接受者,而缺少主一动的思考和参与。  相似文献   

7.
职业辅导栏目是一个为广大就业老师和就业社团提供职业探索活动的平台,本栏目提供的活动方案供老师和社团借鉴,同时为了加强和广大读者的交流,杂志自身也会对主办、参与活动的学校、社团进行一定的报道,对此活动感兴趣的学校、社团、学生会等可以和本刊联系,以便进一步筹划贵校的职业探索活动;感兴趣的个人也可以自己执行,然后将结果提交给本刊,本刊将会给参与的同学免费解答职业困惑。本栏目也向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生会、社团、个人约稿,凡是就业、职业相关的活动方案都可以,字数要求在1万字以内,一旦发表,将被杂志授予“职业辅导”活动方案供应专家、学校、社团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紫色鸢尾:说句实在话,感觉现在都离不开网络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科学老师缺乏研讨的氛围,我就常常很羡慕语文、数学老师,他们在学校里可以大家聚在一起,定期开展研讨活动,而我们科学老师由于人员少。缺乏研讨的氛围,所以,网络研讨就成了科学老师研讨的一个重要阵地或者说一种重要方式。把心中的疑惑说出来,在群里一发,在论坛里一贴,总有许多热心的老师参与进来,出主意,提建议,这其中的收益应该是起到了1+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中学语文》读者群于2016年3月18日晚以"语文课是干什么的?"为话题举行了在线专题研讨活动。本次研讨从晚上八点开始,交流研讨了两个多小时。主持人邀请了于保东、赵广志、陈金海、杨万得、董水龙、丁雪松六位老师担任主讲嘉宾,主讲嘉宾阵容强大,强强碰撞,精彩纷呈。在线网友积极互动,见仁见智,亮点多多,热烈的研讨在一定程度上廓清了广大教师对"语文课是干什么的?"的迷惘,达到了在线研讨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本刊"热点聚焦"栏目恢复为原"话题讨论"栏目(双月),继续对幼儿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及广大教师和家长感兴趣的一些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欢迎教师和家长们踊跃参与探讨,把您的好建议和好方法拿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也欢迎您积极提出探讨的话题(或案例)。2015年第6期的"话题讨论"是:优秀幼儿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好教育"需要"好老师",一个好老师往往是学生一生的榜样。《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提出了新时期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20日晚,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系教授、学科教育学(历史)博士生导师、本刊专索指导委员会委员聂幼犁先生受邀做客中国历史课程网,就中学历史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考等备受关注的话题,与中学第一线老师进行了长达3小时40分钟的在线交流与研讨。由于活动的主题事先有预告,故在线讨论始终围绕着老师们的疑问、困惑而展开,颇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活动组织耆将此整理成文,本刊特别登载于此,期能对更多老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2016年4月15日晚8点至10点,《中学语文》读者群围绕"如何让学生走向知识"这一话题举行了在线网络研讨活动。主持人荣幸地邀请到董水龙、邹天顺、崔莹、黄传福四位老师担任主讲嘉宾。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和层面解读了对知识的理解及如何掌握相应的知识,主讲嘉宾精彩的解读激发了网友参与热情,或纷纷点赞,或提出自己的见解。整个活动中主讲嘉宾和在线网友积极互动,畅所欲言,观点碰撞,精彩不断,既有深层理论  相似文献   

13.
<正>和王来田老师相识是在北京师范大学朱小蔓教授主持的"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的项目活动中。王老师所在的学校是项目的种子校,我作为项目具体执行人需要定期去学校和老师们一起开展活动。一开始,王老师并没有参加项目。几个月后,他跟我说:"我观察了你们的项目,发现挺有意思的。"我非常欢迎王老师的加入,之后他就积极地参与项目的各项活动,包括上公开课、参与课堂研讨、参与课堂指南的课例编写等。在感受过他的课堂教学后,我发现王来田老师所倡导的"玩"着学数学不是简单形式上的玩,而是包含非常丰富的思想性,既体现了他对情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23日至25日,我省特殊教育教师师徒结对帮扶教学研讨活动在儋州举行。本活动由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举办,儋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承办。活动取得了圆满成果。24日全天,儋州市特殊教育学校5位聋教育老师和5位培智教育老师承担了10堂研讨课任务,与会的140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各级领导分聋教育组、培智教育组两个组展开  相似文献   

15.
正《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呢?一、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近日,我市组织开展了共同体研讨活动,来自基层学校的两位老师做了两节示范课,作为学科教研员,我有幸全程参与了研讨活动。总体上来说,这两位老师都准备充分,精心设计,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到重学生的学转变,由  相似文献   

16.
紫色鸢尾:说句实在话,感觉现在都离不开网络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科学老师缺乏研讨的氛围,我就常常很羡慕语文、数学老师,他们在学校里可以大家聚在一起,定期开展研讨活动,而我们科学老师由于人员少,缺乏研讨的氛围,所以,网络研讨就成了科学老师研讨的一个重要阵地或者说一种重要方式。把心中的疑惑说出来,在群里一发,在论坛里一贴,总有许多热心的老师参与进来,出主意,提建议,这其中的收益应该是起到了1 1>2的效果。此外,网络资源丰富,平时的教学活动我一般都习惯于从网上来收集、下载大量的资源,十分方便。另外,我自己也申请了博客,及时地…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由学校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或规定的课程科目,在分析校内外环境和资源的基础上,针对特定学生群体自行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对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残疾学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那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特殊教育学校和教师应当怎样科学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近年来,随着我国盲、聋、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出台,随着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化,随着人们对特殊教育对象特点和需求的认识与研究逐步加深,这一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关注,不少特殊教育学校和教师进行了积极探索,本刊曾陆续刊登了相关报道和各类研究文章。不久前,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在江苏常州召开了全国聋校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本刊派员全程参加了研讨活动,并在会议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特邀部分与会专家和基层特殊教育学校代表撰文,就如何科学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本期“观点”选刊其中部分文章。今后,我们还将在本刊各栏目中继续就此话题展开进一步研讨,欢迎全国盲、聋、培智等各类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和特殊教育研究者继续关注,并参与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及其研究,努力让课程改革之光真正照亮残疾学生的一生。  相似文献   

18.
教低年级的学生观察鱼,是先放手让孩子们去玩、去看、去研究比较好,还是先制订好步骤,让他们“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去观察好?对这一点,浙江的吴建明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湖北的张菊老师商榷,欢迎老师们参与。 在本刊发表的研究课,既有突出的优点,也都有可商榷之处。我们相信,在民主、活跃的“探究——研讨”之中,教学水平会有真正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最近,学校在搞习作教学研讨活动,并把习作点评作为一个重点研究的话题。很多老师在上教研课时,都设置了师生互评习作这个教学环节。从形式上看,大家的做法都差不多,都是出示习作,师生同评,然而,收效却大不一样。我们不妨来看两个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2018年6月4日至5日,乌海市海勃湾区教研室组织的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第三次观摩研讨活动以全新的模式举行——以第六小学录播教室为主会场,以同频互动的传播方式,使现场内外更多小学语文老师参与观摩研讨。乌海市教育局副局长乔月清、市教研中心主任班芳、市教师培训中心杨立春老师、市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党向东、海勃湾区教育局副局长谢继业及部分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应邀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