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元神     
林书立 《武当》2010,(7):45-47
元神是道家气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道家内丹修炼尤重元神,《金丹四百字序》说:“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思虑之神。”那么,应该怎样理解元神的内涵呢?本文拟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它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林书立 《武当》2010,(3):48-48
以肚脐为中心的下腹,有丹田、命门、会阴等重要窍穴,是道家气功修炼的主要区位。其中丹田为人体的中心,是生命力的焦点,为炼精化气之处,所谓“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金丹四百字》)所谓“十二经脉皆自丹田生,散之为四肢百骸也”(《太极祭炼内法》)。命门在两肾之间,肾主水而藏精,为人身元阴之处;命门主火而升发,为人身元阳之处。元阴是先天的真水,元阳为先天的真火,  相似文献   

3.
王春华 《武当》2007,(7):44-44
丹道修炼,非一朝一夕之功,乃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上升的。由炼精、炼气、炼神,至精气神合而为一,从后天入先天,由气功而丹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气功?笔者写此文也许是班门弄斧,但是笔者多年来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潜心研究而对气功的再认识。近年来,随着气功热的升温,一些“气功大师”将气功弄得玄而又玄,并以所谓的“特异功能表演”、“特异功能治病”来欺世盗名,将气功引向邪路。即如已有人所指出的那样:某些“气功大师”极力宣扬“五通功夫”、“气功致雨”、“遁甲术”、“通灵术”等充满迷信色彩的所谓“气功”。甚至有人竟宣称可以用意念力改变全世界蚊子的遗传基因,改变导弹的发射方向,有意夸大气功的作用,将自己抬到了“神人”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练气功的人日益增多,究竟气功疗法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的人还不清楚,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不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往往容易误入歧途。气功的种类很多,有精华也有糟粕,甚至糟粕多于精华。如果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就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了。古代许多养生著作中,都指出“精、气、神”是人身三宝。练气功就是练三宝,这是正确的。所以,“精、气、神”是气功疗法的精神实质。用近代医学科学进行阐述,解释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科研工作,几年来我们通过用气功疗法的理论使用在临床实践上,反过来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证实了气功疗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为今后开展气功疗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精、气、神”(即气功疗法)的实质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剑平 《武当》2014,(10):44-46
南怀瑾先生曾总结说:纵观历史,中国古代人走的是一条“武功、气功、内功、道功”的修炼之路。武功可以“炼精”强身,预防疾病。气功可以“炼气”,疏通经络,延年益寿。道功可以“炼神”,凝结金丹,长生不老。 一、武功是修道中“炼精”的重要方法要想修道,必须先锻炼好自己的体魄,而武术是生精积精的最佳手段。如果精不足髓未满,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就不会康健,命功便会失去依托,性功也就更无从谈起。命功与眭功没有成就,与道合一就是一句空话。所以,精足是修道之基础。吕洞宾曾明确指出,“只修心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  相似文献   

7.
王嘉林 《武当》2014,(2):20-20
杨式太极拳内功,就是太极拳架和内气相结合修炼的一种祛病、保健、延年,并能增强技击和产生鼓盈气能力的一种功法。也就是在意识指导下,动作和呼吸三者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同时进行。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依赖一呼一吸之引导作用,达到无坚不摧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太极境地。  相似文献   

8.
在1989年11月上旬于贵阳市举行的“西南地区体育科学学术报告会”上,来自重庆市体育科教中心的女气功师温家秀作了《中国气功迪斯科》的论文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和重视。贵州省气功研究会和贵州省体委特联合邀请温家秀同志于12月5日起在筑进行为期一周的讲学,传授“中国气功迪斯科”。这套气功根据当代人治病、健身的愿望和需求,以中国传统中医的“精、气、神”学说和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吸收“神形庄气功”、“大雁功”、“鹤翔庄气功”、“禅密功”、“疏经壮骨功”等气功流派的精华,以西方现代舞迪斯科快节奏的音乐和舞姿为表现手段创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当武术独特的思想特征、技术特征角度出发,同健身理论相结合,探析武当武术在全民健身中的理论依据,使武当武术为全民健身服务。同时寄希望于健身活动,促进武当武术进一步在世界的传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武当武术蕴涵丰富的道家思想“清静无为”、“天人合一”、“形神相依”;“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道”的技术特点;特有的“肥硕宽大,庄重威严”服饰美,仙骨拂尘、刚劲刀剑的“奇门兵器”,这些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健康理念的时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发展需要、心里需要,广泛影响着世界。  相似文献   

10.
气功是我国最早的医库体育形式,起源于古代养生术.是一种用意念和吐纳相结合的功夫。儒、道、佛三家为我国气功三大流派,虽各有所长,然都要求“神气相注”。以此精髓简化气功为三字诀──塑、锁、梳,消除对气功的神秘感和普及气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曹英峰 《精武》2006,(2):7-8
炼气,非但易筋赖于此,更是洗髓必由之门径,是易筋经中最为核心的部分。目前除张义尚先生在《真传易筋经》中披露“九转呼吸法”外,余下各版本均不见记述。这里所说的“炼气”,是有别于世面流传的所谓“气功”方法的。“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这“一口气”, 简而言之,就是锻炼呼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以下简称“八段锦”)通过调心、调身、调息,在心理上调节改善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在生理上可疏通经络,保证人体气血畅通。通过特定的形体运动,配合呼吸,以心为主导的整体养生具有保精、养气、存神的作用。通过长期习练“八段锦”,可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培育真气.从而达到扶-祛邪、防痛治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务真子 《武当》2000,(5):51-53
道家修炼有人仙、神仙、天仙等不同证果。初关炼精化无,坚固命宝,名日“百日筑基”。功成能百病莫侵,返老还童,寿延无限,长留人间,名为“人仙”。中关炼气化神,气满神全,名日“十月怀胎”、“三年哺乳”。功成能六神俱通,阳神离体,名为“神仙”。上关炼神还虚,性命合真,名日“九年面壁”。功成形神俱妙,白日飞升,周游六合,得大逍遥大自在,名为“天仙”。  相似文献   

14.
“雪僧”先生引陈撄宁先生《读(化生自叙)的感想》说:“古仙大半是从外丹入手,完全是物质方面事,对于虚空,不起交涉,对于肉体,亦无所作为。后代修炼家,畏外丹之繁难,喜内炼之简易,改由肉体精气神下手,遂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说。后又以为不足,再加上炼虚合道一层。于是乎,丹道与虚空遂发生关系……同时复觉执着虚空,亦非玄妙,遂用打破虚空,粉碎虚空之说,以调剂  相似文献   

15.
他是人,不是神,他却有许多“绝技”使人感到他很神。你看,一些医院治不了的疑难病症,经他一调理:肿瘤消失了;结石飞走了;高血压正常了;糖尿病的尿糖没了;风湿症治愈了;偏瘫病人走路了……你说神不神?他就是法号慧乐的国际东方神功特级大师张存华。应当说,我对气功是有过体验的。那是五年前,我患了糖尿病,有人介绍一位“气功师”给我治了多日,钱没少花,病却没好。自那以后,我对气功、特异功能是有“成见”的。尽管有人将其说得神乎其神,可我全然不信。然而,1992年7月的一次晨练,当我亲眼见到张大师为众人发功治病的事实后,对气功信服了。面对一个个带着愁容前来,又一个个喜上眉梢而去的患者,我好奇地问一位患有肩周炎的人:“怎么样,真的好了  相似文献   

16.
李汉明 《武当》2009,(2):58-60
白眉拳技是一门高深的内家功夫,它包括白眉乾坤混元金刚气功、四内标劲、八式、六劲及十八法;器械有剑术、刀术、棍术、峨眉刺等。白眉拳术内外兼修,以内炼为主。内炼有白眉拳乾坤混元金刚气功;内外兼修的有铁布衫金钟罩、铁砂掌、白眉气功三关力;外练有搓桥、打桩、对练、铁环功等。  相似文献   

17.
网球五字决     
某日打球,遇一高人,向我传授了打好网球的“五字诀”——意、气、神、形、力。听起来有点像气功的门道,所以就没太当回事。  相似文献   

18.
信息6则     
中国武协将出版《中华武术图典》本刊消息为纪念邓小平同志题词“太极拳好”20周年和检阅中国武术协会40年来取得的成就,迎接21世纪的到来,中国武协决定编辑出版《中华武术图典),作为纪念庆典的献礼。这部”图典”包括名人武术题辞、名人武术字画、图说武术简史、拳种流派、健身气功、绝招秘枝、竞技武术、民间武术(含群众性武术活动)、学校武术、武术典藏、国际武术交流、武术馆(校)名录、武术研究会和学会名录等。(英逢)健身气功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本刊消息为了配合《健身气功管理办法》和《健身气功师技术等级评审办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薛福连 《武当》2009,(12):46-46
清代文学家曹庭栋(约1698~1790),号慈山居士,浙江杭州人。他精于养生之道。在他的养生名著《老老恒言》中有“导引”一篇,表明他对气功很有研究,并且十分重视气功养牛。  相似文献   

20.
陈王庭的独创有以下几点:(一)把拳术与导引、吐纳相结合导引和吐纳是养身术,它是由汉末伟大医学家华佗模仿禽兽的屈伸、顾盼、跳跃等动作并结合呼吸运动创编的健身方法,名为“五禽戏”也就是后来的气功中,内行动的方式方法。陈王庭把武术中的手、眼、身、法、步的协调动作,同导引、吐纳结合起来,使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结合,成为“内外合一”的内功拳。“内外合一”的内回国(二)拍戏*陋S经络是指布镇回于脏腑,流于肢闪回则神肌反常而疾成回畅而强身延年。闲自体会,结合经络学】旋运动方式的大极圈(三)创造了双】自古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