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出》是曹禺的代表作品,陈白露是剧中的主要人物,本文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对陈白露的悲剧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曹禺在<雷雨>、<日出>、 <原野>、 (<北京人>等作品中塑造了一批鲜明生动而且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悲剧女性形象,表达了对中国长达几千年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秩序、传统文化思想和道德对女性的绞杀和践踏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蘩漪、陈白露、花金子、愫芳等女性的悲剧说明一个必然:这是性别的悲剧,是生活在男权世界的必然后果.  相似文献   

3.
陈白露和茶花女分别是曹禺《日出》和小仲马《茶花女》中的人物。她们两人都是文学中典型的妓女形象,都经历了几近相同的悲剧命运。文章把陈白露与茶花女这两个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着相似的境遇而又有着不同个性的文学形象放在同一视角下进行审视和比较,通过这两个悲剧形象所呈现的复杂的社会内涵来剖析其悲剧意义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日出》中的陈白露与《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在从妓女生涯走向死亡这一点上具有共同的悲剧命运;但二者的性格内涵又有质的区别。陈白露屈服、依赖于黑暗势力而自甘堕落,而玛格丽特却始终保持着独立与自由,并最终挣脱金钱的羁绊而追求真挚的爱情。因而,陈白露的悲剧是社会悲剧,玛格丽特则表现为信仰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著名剧作家曹禺描写的女性大多是以悲剧收场,本文以蘩漪、陈白露为例试图从其情感制约、生存观念及其性格因素三个方面关注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茶花女"玛格丽特和"臭水沟里的白莲花"陈白露都是让人又恨又爱的人物形象,她们的悲剧命运让无数人动容。让玛格丽特和陈白露堕入深渊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从自身来说,她们"二重性"的性格是导致人生悲剧的本质原因,爱情悲剧的因素也占有极大的部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她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在那个黑暗丑陋的社会里,作为交际花的玛格丽特和陈白露是逃脱不了悲剧命运的。  相似文献   

7.
李娜 《太原大学学报》2004,5(4):43-44,54
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曹禺以《雷雨》、《日出》为代表的剧作在现代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为读者塑造了不朽的艺术形象,尤其是丰满的女性形象。曹禺笔下周蘩漪、陈白露这两位典型的悲剧女性,人性的表现达到相当的高度,放射出异常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蘩漪与陈白露是曹禺精心塑造的两位现代知识女性形象。她们追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但又无法摆脱现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从而走上一条置她们于死地的绝路,并最终走向毁灭。本文拟就这两位具有相近性格、相似结局的女性形象作些比较。  相似文献   

9.
四凤和鸣凤同是婢女。在她们身上体现了对爱情热切渴望、追求而又归于毁灭的相同悲剧,但两人的爱情悲剧在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方式、批判力度和在作品中的影响等又是不尽相同的。  相似文献   

10.
陈白露和茶花女分别是曹禺《日出》和小仲马《茶花女》中的人物。她们正值生命旺盛之年,就在风尘中带着淡淡的悲哀和无奈的“涅槃”情绪走向了生命的最后归宿。本文试把陈白露与茶花女这两个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着相似的境遇而又有着不同个性的文学形象放在同一视角下审视比较,旨在透过这两个形象悲剧意识的嬗变及其衍进所呈现的复杂的社会内涵来探视其悲剧意义和审美形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美戏剧史上的代表作家,奥尼尔与曹禺在其戏剧创作中都体现了女性悲剧意识。以两位剧作家的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和《雷雨》为切入点,采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孕育女性悲剧意识的土壤,对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女性悲剧意识在两位剧作家创作中的不同诠释等几方面对两部作品中的女性悲剧意识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讨他们在创作中所体现的"女性悲剧意识",从而拓宽奥尼尔与曹禺作品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巴金在他的代表作《家》中为我们讲述了高家这个正处于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史。作者在作品中刻画了许多性格各异、命运不同的鲜活女性形象,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对柔弱善良史女子的束缚和毒害。本文从梅,瑞珏,琴,鸣凤等几个典型人物形象入手,试分析《家》中女性形象的悲剧及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3.
陈白露是曹禺戏剧中的经典女性形象之一,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她聪明、美丽、有才华,然而却在腐朽的环境中堕落了,沦落为上流社会的交际花,最终难逃孤独死去的悲惨结局。陈白露的悲惨命运是有其必然性的,从她生活的时代,复杂的性格,还有与周围人物的关系来看,都注定了她的人生要以悲剧落幕。  相似文献   

14.
曹禺的话剧《日出》和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痴》都对金钱社会进行了深切的揭露和批判,并且都对“日出”所包含的希望表达了期许,有展开比较研究的价值。最能体现两部作品的可比性的是作品的女主人公陈白露和纳斯塔霞,这两个艺术形象体现了各自时代女性解放的艰难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15.
巴金的代表作《家》描写了鸣凤、婉儿、梅芬、瑞珏四位典型女性人物形象。她们不仅有美丽的外表,而且更有美好的心灵和性格。作品通过她们悲惨命运的剖析,深刻地揭露、控诉了封建专制制度、封建礼教毁灭人性、毁灭美的罪恶。这正是《家》的悲剧价值及其恒久艺术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周妮 《文教资料》2013,(3):11-12
鸣凤是巴金小说《家》中的一个婢女形象。本文从封建等级、门第观念和鸣凤在男权中心观下形成的奴性人格,对其悲剧命运进行阐释。封建等级、门第观念是造成其悲剧的外部原因,而男权中心观下形成的奴性人格则是其悲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7.
曹禺作为剧作家,始终对人的生存境遇充满深切关怀.他从人性化的角度,通过对繁漪、陈白露和愫芳的生存困境的形成及挣脱羁绊的描述,揭示了人物尤其是女性的悲剧命运.表明曹禺对人的生存处境和情感痛苦有着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和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两个悲剧人物,她们都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但由于两位作家所处的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他们笔下所描绘的这两位女性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面貌。从时代背景、悲剧根源和人物性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两个任务悲剧命运之异同,从而更好地理解两部作品的内涵和主题。  相似文献   

19.
巴金的小说《家》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与腐朽,以及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鸣凤是小说中一个极富悲剧色彩的形象,她代表了那些被封建制度压迫的女性。在福柯规训理论的参照下,可以看到鸣凤受到了封建制度以及男权文化的规训,最后她只能以投湖自尽的方式进行反抗。鸣凤虽然是封建社会中被压迫的女性,但是对于当今社会女性的生存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文学“本文存在”的丰富性,使其解读结果往往屡次出现新的认识与评价。读曹禺戏剧,你就会深深感受到由这种丰富性带来的悲剧内容,其中又以女性悲剧尤为引人注目。在曹禺的四大名戏《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颇有意味的共性,那就是剧中四位女主人公没有一个完美合理的爱情存在,相反却绵延着一种畸形的爱情模式: 繁漪—周萍:乱伦的爱; 陈白露—潘月亭:商品的爱; 花金子—仇虎:通奸的爱; 愫方—曾文清:柏拉图之爱。 男女情爱,作为一种异常复杂的精神现象和社会活动必然显示着时代的色彩,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