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间舞蹈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体现,包含了各民族人民的思想精髓和生活体验。有效传承民间舞蹈,是保存民族特性、发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给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使民间舞蹈传承有了新的文化解读,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全面、不到位的尴尬境地也给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不利因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探求民间舞蹈传承的利弊,总结经验与方法,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拉祜族传统文化艺术中,民间舞蹈艺术是拉祜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祜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其主要特点是直接再现生产劳动,反映对生活的回顾,对未来的祈盼与探求。拉祜族民间舞蹈主要有:“芦笙舞”、“摆舞”和“跳歌”三类。千百年来,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许多优秀的舞蹈受惠于独特地理环境的保护,传承至今,成为边地民族独具魅力的艺术珍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较高的审美与研究价值。拉祜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百花园中一簇芳香独具的山花。  相似文献   

3.
用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民族旅游中的文化变迁及文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文化旅游的兴起将中国的旅游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这其中,民族旅游地的文化旅游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旅游地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吸引旅游者的核心力量。民族旅游地文化旅游的兴起,使得少数民族地旅游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带动了民族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而旅游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必然加强了各地各民族的文化交往,传统文化必然产生变化。由旅游带来的文化变迁也成为社会学者所普遍关注和争论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也成为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针对少数民族旅游地旅游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的各种影响,运用人类学中“文化自觉”理论,从少数民族旅游地当地居民提高自身意识出发来解决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及民族文化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间舞蹈是我国的文化传承,也是文化精神、民族审美的心理传承。舞蹈来源于人类的劳动和生活,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舞蹈可说是与众不同的一种文化象征。在特殊的文化象征下,它主要是以人体作为表演的中介动态艺术,它有着语言文字的功能,传承着民族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当下正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一环境下,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有利于更好的发展及传承我国传统民间舞蹈文化。民间舞蹈作为传统文化表现的重要审美方面,对我国各民族人民精神追求及生活体验的最好概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解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基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从而更好地发展传承我国各民族传统舞蹈文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间舞蹈的形式多种多样,题材丰富多彩,在我国的历史进程中,民间舞蹈反映了不同民族人们具有特色性的社会生活,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成分,传承着各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在国内民间舞蹈专业化的辅导教育中,课堂成为最为关键的环节,受到各个院校的广泛关注,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下文就着力探讨分析加强我国国内民间舞蹈教学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优化我国民间舞蹈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和艺术表现的外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和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在发展民间舞蹈艺术的同时更要保护民间舞蹈的原生态性。而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具有创新的特点,如果从更为宏观的角度透视的话,当代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是原生态民间舞蹈有可能失传的最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就民间舞蹈文化保护与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的协同发展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侗族主要居住在湘、黔、桂三省毗连地带。侗族是一个有丰厚文化积淀的民族,作为世界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侗族的文化主要是稻作文化。其民间文化事象都蕴含稻作文化内涵。从侗族民间舞蹈中体现的稻作生产、民间宗教信仰、稻作审美精神和民间舞蹈的时空意识,可以破解侗族稻作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9.
汉字的构形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哲学意义:它体现了汉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中“务实”“致用”的理念,隐含着传统哲学中“变与不变”的认识论原理,也凸显出民族美学观念中“匀称”“稳健”的审美原则。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种类多种多样,表演风格和技巧具有典型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在我国瑰丽的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广西是少数民族之乡,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历史悠久。在外来文化冲击、时代审美变迁的大环境下,广西民族民间舞蹈在传承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发展,对于传播发展舞蹈艺术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贵州在“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将日益凸显.以黔东南州南花村为例,研究民族村寨在旅游发展与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民族村寨应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为旅游开发的核心,实行“政府扶持,社区主导,村民参与”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保持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建立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协调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传统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瑰宝,具有鲜明的传承性、象征性、地域性特征。民族服饰、图案装饰、技巧工艺等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小学美术是“五育并举”教育中的重要学科,通过分析传统文化深刻内涵,论述民族文化在小学美术学科国画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作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一项普遍性的经济活动,旅游已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它也对民族地区的文化形态产生了巨大影响,使民族传统文化正向或逆向变迁。在正确认识旅游对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双刃效应”的基础上,尽量抑制其负面效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正面效应,将有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婕 《语文天地》2013,(10):72-73
随着中外文化的不断融合,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流失,这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面对这一局面,教育界呼吁“传统回归”,注重民族经典,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而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课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注重文化渗透,发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引导学生领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树立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5.
民间舞蹈是各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耕种后、收获时、喜庆日子里、传统佳节时,都以自己民族特有的歌舞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握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对于提升民间舞蹈的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民族舞蹈不仅仅是一项人体肢体动作的艺术,也是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代表。它所展现的文化形态既包括传统民间舞蹈,也包括创编舞蹈,这两部分内容与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对民族的精神文化的发展、传统历史的变化以及人们舞蹈审美观的转变起着重要的作用。1978年以来,大批优秀的民族舞蹈作品涌现出来,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17.
民族旅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过程,游客与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差异带来文化的传播与互动,对民族文化造成不小的冲击,游客求异的旅游需求与地方性知识保留之间的矛盾也日渐明显。为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对于民族旅游中的民族文化作出一定的调适,通过传统文化的再造来达到一种象征性的真实,将民族旅游中的矛盾与冲突转化为互赢互利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8.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标识,民族文化的“活的史书”,是民族文化“可视化”的缩影,是流动的“活文本”。在民族旅游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服饰在民族旅游中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消费,民族服饰由原来的文化行为参与到经济行为中来,一方面提升了民族旅游的文化消费品质,另一方面通过民族服饰展示了自己的文化,并获得经济回报。通过对民族旅游与服饰文化资源的关系研究,分析腾冲傈僳族服饰的特点和开发现状,提出民族服饰参与民族旅游的保护性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需要立足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乡土生产方式孕育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乡村是古代文人“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田园牧歌诗意呈现,田园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支撑。本文从传统田园审美文化的价值功能出发,提出其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的内在逻辑、方向及时代价值,对进一步发展文旅融合产业、推进乡村振兴,丰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系列决策理论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间舞蹈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每一时期的民间舞蹈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始终符合各个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 ,展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