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一方面体现在收入贫困,另一方面则是教育及培训的贫困。调查结果再次证实了贫困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陷阱”:即低社会资源——低教育水平——较差职位——低收入——低社会资源”恶性循环。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尤其是其家庭劳动力的非农职业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进而加强其就业能力,以促使其实现“自救”乃至致富。  相似文献   

2.
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一方面体现在收入贫困,另一方面则是教育及培训的贫困。调查结果再次证实了贫困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陷阱”:即低社会资源——低教育水平——较差职位——低收入——低社会资源”恶性循环。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尤其是其家庭劳动力的非农职业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进而加强其就业能力,以促使其实现“自救”乃至致富。  相似文献   

3.
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一方面体现在收入贫困,另一方面则是教育及培训的贫困。调查结果再次证实了贫困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陷阱”:“即低社会资源—低教育水平—较差职位—低收入—低社会资源”恶性循环。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尤其是其家庭劳动力的非农职业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进而加强其就业能力,以促使其实现“自救”乃至致富。  相似文献   

4.
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一方面体现在收入贫困,另一方面则是教育及培训的贫困。调查结果再次证实了贫困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陷阱":即低社会资源——低教育水平——较差职位——低收入——低社会资源"的恶性循环。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尤其是其家庭劳动力的非农职业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进而加强其就业能力,以促使其实现"自救"乃至致富。  相似文献   

5.
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一方面体现在收入贫困,另一方面则是教育及培训的贫困.调查结果再次证实了贫困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陷阱":即低社会资源--低教育水平--较差职位--低收入--低社会资源"恶性循环.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尤其是其家庭劳动力的非农职业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进而加强其就业能力,以促使其实现"自救"乃至致富.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是“资源配置匮乏说”。认为整个社会资源的总体配置的不均衡不仅是社会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也是其产生的结果;并且“弱势群体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不仅体现为经济利益的贫困性,也包括权力、信息、能力等诸方面的劣势和匮缺”。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和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在继续加大扶贫投入力度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调整扶贫政策,创新扶贫模式,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全面提高弱势群体及其后代的综合素质和“自救”能力,使其能自谋职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弱势群体贫困代代相传状况,进而促进农村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校“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需要特殊关爱的一个“弱势群体”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存在不良的心理特点,这决不是仅仅依靠经济手段就可以解决的。贫困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应加强“弱势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现状与脱贫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和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应改革现行的扶贫政策体制,变“他救”为“自救”。通过改变投入方式,加强农村弱势群体教育,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增强其社会竞争力,使他们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能很好地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致富,将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学视角看弱势群体"差生群"生成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后雄 《教育科学》2005,21(5):9-13
弱势群体“差生群”问题是中国教育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通过社会政策、学校体制、教师、学生和课程等要素的考察与分析,得出贫困、教育公正失衡、社会排斥等是“差生群”生成的重要的社会因素。就我国基本国情而言,解决弱势群体教育及“差生群”问题应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价值最大化的突破口,遏制“差生群”的生成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一、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的现实状况何为“弱势群体”?简而言之,就是在社会各个群体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在当前,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弱势群体已经由生理性弱势群体或由于自身因素导致社会生存能力低弱的人群(残疾人、孤寡老人、失去父母的未成年人)扩展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生贫困群体(城镇失业无业者、企业下岗者、农民工等)。从群体的基本特征来看,当今社会弱势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1]这些都成为影响弱势群体家庭培养和教育子女的直接或间接因素。受家庭因素的制…  相似文献   

12.
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背景下,农村女性贫困群体及其能力贫困问题备受关注。自我认知能力不足、增加收入能力欠缺、文化知识水平低下、资源获取及运用能力匮乏等,是中国农村女性可行能力贫困的外在表征。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教育中的女性性别盲视以及传统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我国农村女性能力贫困。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思想、扶助社会弱势群体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服务宗旨及其扶贫济困的历史传统、人文关怀的职业伦理、专业的工作方法等,使其在提升贫困群体脱贫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认知理论下,唤醒农村女性脱贫主体意识;增权取向下,为农村女性赋权增能;生态系统理论下,整合社会资源,增强农村女性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是新时代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的任务指向。  相似文献   

13.
李琪 《教书育人》2005,(8):20-22
一、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的现实状况 何为“弱势群体”?简而言之,就是在社会各个群体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在当前,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弱势群体已经由生理性弱势群体或由于自身因素导致社会生存能力低弱的人群(残疾人、孤寡老人、失去父母的未成年人)扩展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生贫困群体(城镇失业无业者、企业下岗者、农民工等)。从群体的基本特征来看,当今社会弱势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  相似文献   

14.
转型期欠发达区域农村弱势群体的经济学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型时期欠发达区域农村弱势群体存在着:生活十分贫困;社会地位低下;社会稳定性差等特征。其形成的表层原因为: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减少。深层原因为: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财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现行的农业生产组织制度和“非均衡发展”战略。只有深化改革,才能缩小、消除欠发达区域农村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5.
我国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农民、进城民工、下岗失业者等构成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主体部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在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等方面严重失衡。这主要是由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贫困、文化素质低以及社会政策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在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6.
在推进中国社会整体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其中较难攻克的一个堡垒。受历史的封建传统的思想、制度的影响,再加上现当代重工轻农的政策影响,农村成为中国社会最贫困的地区,农民成为中国社会最广大的弱势群体。农民的权利贫困,如政治参与权利、公共事务决策权利、受教育权利、享受社会保障权利等等的弱势和缺失,既是广泛的社会现象,也是农村、农民难以走出贫困得以快速发展的本质因素。因此,根除农民这一政治主体的权利贫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推进中国社会整体现代化所急迫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江西农村初中较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辍学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江西农村初中教育的经济贫困和教育质量和内容的低贫。农村初中辍学率偏高将严重影响江西教育事业的发展,制约江西“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并影响着社会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发展。解决江西农村辍学问题,需要建立合理的分担公共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并加强义务教育宣传和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8.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农民、进城民工、下岗失业者等构成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主体部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在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等方面严重失衡。这主要由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穷困、文化素质低以及社会政策制度等原因造成的。在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农村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量重要资源。农村弱势群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数很大,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环境较差,并由此造成了普遍的“贫困化”心理。对我国的农村弱势群体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须贯彻权责一致性、超前性、分层性、重复渐进性原则,并从人力资源环境、医疗卫生、教育、流动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村弱势群体指的是在农村社会生活中权利较弱、获取和分配财富较困难或由于能力不足、生活困难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群体代表。例如以留守儿童为代表的困境儿童、低生活保障的“三无老人”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的脱贫攻坚任务时谈到了中国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但是,边远地区依然存在贫困问题。深究原因,“思想贫困”在农村脱贫攻坚中也逐渐成了一块绊脚石,表现在某些村干部官僚主义问题突出、部分贫困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小农意识明显、困境儿童习得性无助感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