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加强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 ,不仅有利于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且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学生对预习方法掌握得好 ,就可以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 ,学会学习 ,终生受益 ,这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学会预习呢 ?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按预习提纲进行预习教师在课前应该为学生制订出预习提纲 ,也就是把每一节课教材中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 ,要求学生按照预习提纲进行预习 .预习提纲可帮助学生在预习中抓住重点、难点进行自学 .…  相似文献   

2.
大脑和记忆是有神秘关系的。记忆是一个过程,并且当你记忆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你把保存在大脑中零零碎碎的信息进行重建。但让人不解的是,究竟是什么东西引发大脑开始这个重建过程?这其中已有20个事实被科学家证实了的。  相似文献   

3.
褪了色的花香陪我们一同盛放了这个季节,彼此用寂寞的姿态观望,在黑了的夜里挣扎,如同渴望阳光的孩子。站在岁月的罅隙间回头看那一段段转过弯的日子,有许多缺憾似的遗忘和妥协。我们一起挥手做了最后一次告别,然后在相见时看到彼此已陌生的面孔,那一刻,是否真的是无语凝噎?回忆得久了,总是会让人变得越来越难过而无一丝的悔改。有时候在想是不是就该这样做个了断,是不是这样我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那些故事真的可以那梓遗忘掉吗?那些过往真的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吗?走了这么远,难过了这么久,就是为了把那些曾经以为会一直念念不忘的东西遗忘掉?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学生通过预习可以知道难点、重点、疑难点是什么,心中有数,这样上课听讲能更主动,更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很多学生到高年级都不懂得如何预习,预习完了,文章上却没有留下任何预习的痕迹,说形象一点:人走过去了,没有留下足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基于上述情况,笔者摸索出一种简易有效的预习方法.这种预习方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本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完成预习要求,在自主活动中使良好的预习习惯得以养成.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如何使预习效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姚胜洋 《考试周刊》2013,(82):25-26
预习是指在教师上课之前,学生提前学习教师上课要讲的内容,这是学习的最初环节、起始阶段。根据预习的时间和内容.预习可以分为学期预习、单元预习和课前预习。学期预习,就是在开学之初,阅读教材目录和前言,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通读教材.用浏览的方法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单元预习,就是以略读本单元各篇课文,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如何才能有效地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呢?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初浅尝试作个介绍,与同行们共勉。 (一)规律记忆法 数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内容是应当记忆的,但又不能靠死记硬背。因为这样记忆的东西,时间一长,很容易被遗忘。这就要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后,全国出现了多种版本的思想品德教材,课程的开放性进一步增强。在新课程条件下,同学们怎样才能使用好课本,学会读书,提高学习效率呢?同学们不妨从以下从几个方面去尝试:一、学会预习,把书“读懂”预习的目的是大致了解本课或本单元知识体系的框架,基本了解知识的重难点。预习时同学们可采用通读和快读的方法,在通读和快读的过程中可以做标记和采用“蛙跳战术”。例如对重点可用“﹏”标出,对难点可以用“★”标记,对一些存在多层次逻辑关系的知识点则可以用序号标注,对疑惑点则用“?”标出。遇到疑惑点时可采用“蛙跳战术”,即…  相似文献   

8.
书费恩仇录     
不早 《中学生百科》2015,(12):56-57
问1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的课本是学校统一发还是可以自己买?如果自己买的话,又到哪里去买呢?虽说还没考上大学就问这些有点想太多,但是真的很好奇啊!问2学姐好,听说大学里的教材可以买旧的是吗?如果真这样的话,那像我这种懒人是不是就可以高价收购学霸学姐或者学长的书,然后上课也不用做笔记了,是吗?问3据我了解,大学里上课,基本不按教材走。那么学姐,我就想问一下,大学里可以不要教材吗?我可以只带一个脑袋、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去上课吗?会被赶出来吗?  相似文献   

9.
"偷" 书     
"报告校长,我们盛开文学社的东西被偷了." "哦,少了什么,电脑还在吗?" "电脑还在,就是少了几本采访记录本和一些书,其他东西没有丢失." "哦,你们认为这件事怎么处理好呢?我建议你们开动自己的小脑筋,把这件事情处理好,我相信你们."  相似文献   

10.
正直观教学法认为,把抽象的东西变为具体可感的东西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以下课文插图的几种应用就体现了这一点。一、用课文插图导入新课SEFC教材的插图有的是为了提示教材难点,有的是为了印证教材观点,有的是为了教材重点、难点服务,有的是为了补充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1.
预习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必要一环。预习好了,教师上课上得省力,学生听课听得轻松,师生双边活动就会丰富、生动、融洽,从而更有利于教师分析课文,把握住重点、难点,也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增强能力。 为搞好预习,同时便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我根据初中语文义务教材的特点,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这一基本要求出发,提出了“三步三读法”。  相似文献   

12.
课前游戏。上课。师:美国的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你们熟悉吗?生:熟悉。师:他,你们也熟悉?真了不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题目你们都知道吧?师:(板书课题)课文读过了吗?能把文中的字音读准吗?生:很好。师:来试试吧,把这些词语读一下。(课件出示词语:兴奋、誊写、皱眉头、谨慎、歧途、出版、腼腆)“兴”字,还有一个读音,读什么?通过预习课文,你还了解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顾一下你的预习情况,等会我们来交流,好吗?生浏览课文,回顾预习情况。生: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写巴迪妈妈和爸爸给他的诗的评价分别是“精…  相似文献   

13.
把握教材主要是把握教材的知识点、生长点、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试问,当一个教师走进课堂之前,如果连教材的知识点、生长点、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都不清楚,他能上好这节课吗?回答是:不可能,只能是误人子弟,即使他的课堂教学理念再新、方法再活、手段再好也没有用。这应该是广大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中国城市地毯式的改造中,一个词汇愈来愈执着地冒出来,就是——记忆。这个并不特别的词汇放在城市的变革中便让人们感到异样、另类、不和谐、不解,还让那些恨不得把城市"推倒重来"的人颇为反感。城市难道不是愈新、愈方便、愈现代愈好吗?为什么需要记忆?记忆什么?有什么用?为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记忆而把它破破烂烂地堆在那里吗?  相似文献   

15.
生日礼物     
海伦:妈妈,你知道你过生日我会送你什么礼物吗?妈妈:亲爱的,我猜不出,是什么东西?海伦:一个很漂亮的茶壶。妈妈:可我已经有一个很好的茶壶了。海伦:不,你没有。我刚把它掉地上摔碎了。生日礼物  相似文献   

16.
白纸显字     
清脆的上课铃刚停,教语文的王老师就抱着毛笔、电吹风等一大堆东西,快步走进教室。同学们都睁大眼睛看着王老师,不知她这节课又要变什么戏法。只见她不动声色地把东西放在讲台上,微笑着对同学们说:“今天给你们做一个‘白纸显字’的实验,好吗?”“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相似文献   

17.
疾病与不适 我刚怀孕1个多月,被蚊虫咬了一个小包,但过几天后发现像是变成了癣一样的东西。请问能用什么方法把它消除掉吗? 你可以用PVP碘搽。  相似文献   

18.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想考试取得良好的成绩,在方法上应做到三个结合.一、点与面相结合所谓点即重点与难点.什么是重点呢?复习考试的重点有二:一是基本理论,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二是实际问题,也就是说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复习时抓住各科重点,也就有利于分清主次.什么是难点?所谓“难点”是相对而言的,常言说:会者不难,就是这个道理.“难点”,一般而言是各课程中那些比较容易搞混、搞错的问题.这些问题教师在平时讲课中都会涉及到并加以详细解释,复习时一定要留心把它们搞通搞懂.各门课重点、难点问题把握了,次重点和一般了解的内容就好解决了.但好解决并不等于解决,我们要想考出好成绩,还要结合教学大纲进行全面复习.  相似文献   

19.
《小读者》2013,(4):21-22
1.“预习一听讲一复习”三环学习法 有经验的学生总是在上每节课之前提前把老师要讲的内容认真看一遍,并做好预习记录.标明哪些地方不懂或一知半解以及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在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讲课就不会太费力了.同时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预习的不足.哪些地方重点、难点抓得不够.在下次预习的时候更能抓住脉络.形成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特级教师吉春亚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时,把检查"预习"效果、渗透"预习"要领演绎得灵活巧妙,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课前如何预习。上课伊始,吉老师说:我们来认识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出自我国古典名著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板书:严监生)师指"监"这个字读jiàn,接着要求学生齐读。师问,知道什么是"监生"吗?学生回答说,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