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重视政策与立法保障,增强经济激励力度,常化教师交流机制是国外均衡城乡义务教育师资的主要举措。教师人事管理失范、教育财政供给不足、教师文化认同不一是国内义务教育师资流动困境的主要表现。结合师资流动现状,借鉴国外教师流动的成功经验,应着力于强化教师流动立法,提升城乡教师人事管理水平,完善城乡财政投入体制,调适流动教师文化心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当前,由于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和相关制度不健全,教师不合理流动问题突出,教师流动仍存在自主无序行为,而且往往是农村教师城镇化的单向流动。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加剧了县域内城乡师资配置失衡,成为制约县域义务教育整体均衡发展的瓶颈。实现县域内城乡间的师资均衡发展,实行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对城乡义务教育教师配置的均衡,无疑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促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的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当前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师资均衡配置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城市、县镇、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城乡教师队伍数量、质量、结构、稳定性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既有制度性阻碍,又有非制度性制肘。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应从强化理念引导机制、改革教师人事制度、改进教师培训制度、完善教师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和督导评估机制等方面来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4.
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师资均衡配置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城市、县镇、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城乡教师队伍数量、质量、结构、稳定性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既有制度性阻碍,又有非制度性制肘。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建议应从强化理念引导机制、改革教师人事制度、改进教师培训制度、完善教师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和督导评估机制等方面来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驱动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催生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一体化机制。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一体化的多元功能显现为提升教师流动效益、增进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和促进教师流动模式创新。确保这些功能有效释放使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一体化机制的构建成为必然,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一体化机制具有复合性、驱引性、规约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其结构包括构成要素、复合功能和作用机理。一体化机制构建的终极目标指向体现师资配置均衡的城乡教育公平,构建的边界和范围涉及动力生成、制度供给、监督约束、激励补偿和评估反馈。构建一体化机制需要从顶层设计和规划、主体的动能基础、创新性制度变革、教师流动实践平台谋划方略。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城乡、县(域)内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师资水平总体上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这已经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师资不均衡现象突出,导致出现"择校风"、乱收费等现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流动轮岗"。引导教师科学合理流动,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是提高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中小学在教师流动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如辽宁省沈阳市试行了教师定期交流制、上海市  相似文献   

7.
建立城乡教师均衡流动体制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城乡教师流动制度是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学校教师进行地区间、校际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轮换,旨在促进教师成长和师资均衡。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政策研究的视角对有关教师流动政策的文本内容、执行成效进行分析,旨在探究政策实施的理性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视角,分析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非均衡化发展的缘由,并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几条路径: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义务教育教师双向交流制度;建立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制度;制定全面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保障制度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建立城乡教师流动制度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教师流动呈现出无序、不合理的状态,阻碍了师资的合理配置,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行为经济学立足于对人的决策行为研究,成为教师流动研究的新视角。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可以剖析西部地区城乡教师不合理流动的原因,从完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加强政府的行政干预、建立教师流动激励机制、转变教师管理形式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陈亮  赵正 《教育教学论坛》2012,(14):151-152
我国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造成的主要原因有精英主义教育思想、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经费投入失衡以及师资配置不均等。我国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有: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合理布局创特色学校、城乡均衡投入机制、建立完善教师流动制度。  相似文献   

11.
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是教育公平的题中之义。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教师的流动基本处于单向、无序的状态,这阻碍了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为此,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群体座谈以及个别访谈等方式对目前西部地区城乡教师流动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并探讨了制约教师群体在城乡之间双向合理流动的因素,提出从改革制度与进行利益补偿两个方面来推进实现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特别强调了利益补偿机制在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小学师资配置存在城乡、校际不均衡的现象,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是消除不均衡现象的重要举措.日韩两国有着规范的教师流动制度,在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可借鉴日韩两国的经验,通过保障流动教师的待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及相关配套措施,建立教师流动的评价制度.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师的合理流动等措施,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流动制度,推动城乡、校际师资配置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资源配置失衡根源于教师待遇的巨大差距。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必须调整城乡教师劳动力价格,建立教师流动的利益协调机制。国内外教师流动的实践探索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实行教师全员流动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为此,我国须从国情出发对教师流动程序、对象、地区、期限以及身份管理、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考证,进而构建完善的城乡教师定期流动制度。  相似文献   

14.
教师培训的公益性是公益性教育事业理念的延伸与发展,即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形成全免费的教师义务培训制度,使教师培训确实成为一种"公共福利",惠及全体教师。尽管长期以来存在着教师培训的公益性与私益性的争论以及参与教师培训各方的利益博弈,但基于公益性教师培训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的现实,公益性教师培训必然有着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定期轮换制度下流动教师利益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城乡教师定期轮换制度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但必须以完善的流动教师利益补偿机制为前提。工作的轮换必然导致利益的改变。为此,应从影响流动教师利益变化的三个因素:校际收入差距、流动成本和环境差异损失出发,根据教师流出流入的学校类型视城市、农村和艰苦地区等不同情况分别对流动教师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而从经济补偿和精神补偿两个方面建构流动教师的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6.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和长期任务,而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目前我国城乡教师资源在生师比、性别结构、学历及职称结构、学科结构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水平;建立合理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因地制宜,合理定编定员;构建高素质教师的补充机制将成为改善农村教师资源结构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由于工作条件较差,人事制度改革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教师流失呈现单向性流动,从农村流向县城,从薄弱学校流向办学条件和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学校;应采取建立农村牧区教师服务期制度和城乡教师交流共享机制,深化教师队伍补充机制改革,提高教师待遇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村教师大面积培训的成功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社会公益价值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有效结合,北京市启动了“绿色耕耘”京郊义务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与发展行动,由此促生了教师培训的战略调整、战术创新、格局变化与管理跟进。本文通过农村教师大面积培训的实践验证与成果延伸,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新农村、新教师、新培训”营造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和谐生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周巧  冯文全 《成人教育》2013,(12):67-69
城乡教师流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一种城乡之间的人力资本流动,而它特别之处在于,流动的主体是特殊的群体——教师,主体所在的环境是学校。建立起城乡教师合理流动与利益补偿机制能够均衡师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利用人力资本流动论对城乡教师流动的原因及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教师人力资本的使用性、增值性及其生产性与消费性对建立城乡教师合理流动与利益补偿机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