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手枪射击姿势是单臂徒手操作,稳定性差。初级射手由于训练时间短,经验不足,专项力量偏弱,对预压板机认识不清等原因,往往把精力高度集中于“瞄准了没有”,一旦瞄好,就猛扣扳机,这种错误认识严重阻碍了初级射手运动水平的提高。本文对20名初级射击运动员压扳机意识与击发稳定性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初级射手的击发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射击技术主要包括:准备动作、射击速度、射击节奏、枪支的稳定性和扣扳机。对高级射手来说,强化正确动作概念,加强信息传递,对提高射击精度是很重要的。为此,按教练员的要求,由法尔费里、拉多夫等从1962年起,开始研制仪器。经多次改进,现在制成包括N—33816型快速自动记录仪(六线的)、四路医用无线电遥测系统(检测射击全过程)、枪支晃动转换器(压电传感器)、电信号放大器、扣扳机测力传感器、张力放大器的综合测试仪器。此仪器可以同时记录射手的心率、枪的高低晃动、水平晃动、食指扣扳机动作、每发子弹的射击时间和总时间。安装在枪口的压电传感器将反映枪支晃动情况的电信号送入放大器,然后到描记器。  相似文献   

3.
在步枪项目射击中,由于姿势结构不同,形成了卧、跪、立由好至差的稳定顺序,实弹效果的好坏也以此排列。一般来讲,枪支的稳定程度决定于握枪的身体同地面接触面的大小,立姿是两脚着地,又无枪皮带的作用,这一特定的姿势造成了立不如卧、跪稳的结果。为了体现良好的射击效果,射手们精心训练,探觅稳定的技巧。一些运动员以晃动规律确定击发时机、用快扣(稍稳即响)来提  相似文献   

4.
谭宗亮气手枪瞄准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优秀射击运动员谭宗亮的气手枪瞄准技术分析,并与芬兰优秀气手枪队员Ampuja进行对比,发现:(1)谭宗亮据枪稳定性好,准确性非常好,扣扳机时机好并且果断,稳、瞄、扣协调;(2)谭宗亮瞄准技术平稳,适时,瞄与扣协调配合、自然击发、动作规范,击发瞬间很少出现多余动作;(3)谭宗亮射击风格属于中间型,Ampuja属于稳定型;(4)谭宗亮在成绩、据枪稳定性、瞄准能力、扣扳机控制能力方面比芬兰优秀射手Ampuja好。  相似文献   

5.
一、射击项目的技术特点射击项目是一项技能性很强的竞技体育项目。稳固的据枪、正确一致的瞄准、均匀正直的扣扳机以及三者有机的结合,是精确射击的基本技术要求。根据射击项目属于技能类表现准确性项群这一理论,射击项目的特点要求运动员在瞄与扣的过程中协调配合自然,稳定的时候能够自然扣响,扣的时候不破坏据枪的稳定状态,达到一种在稳定区域内自然响的境界。项目的特点又要求射手技术动作高度一致,达到一种流畅的规范化状态。不同枪种射击比赛一般每个项目要打40或60发,每枪打10环,就要求射手在重复每一发的动作时扣扳机的动作规范一致…  相似文献   

6.
射击手枪慢射是一项静力性、单臂持枪、射击距离远、精度要求高的项目,所以对于运动员的肌肉和心理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多年来“稳是基础,扣是关键”一直是射击界的共识。击发动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运动员技术的完成和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扣扳机击发动作的过程一般包括:前期准备,瞄区外的动作,食指预压,持续扣,击发瞬间保持(心情和力量)、  相似文献   

7.
对步枪卧射击发动作的特点和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访谈、观察和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步枪卧射击发动作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探讨,得出了卧射项目采用"有意识扣无意识响"的扣扳机方法是符合它的动作特点和规律的,以及卧射项目采用"有意识扣无意识响"的击发动作是提高卧射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之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手枪精度射击时,在击发瞬间,射手普遍出现“挺腕”的错误动作,本文试从力学角度对右手虎口端向前施加推力和右手食指向后斜下猛扣扳机两种错误用力动作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真假弹”对比法和施加心理诱导因素的2种对策,以期为提高手枪精度射击技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析男子手枪慢射的稳与扣山东省射击队石振1选题依据正确、合理的射击姿势,是射击运动员能够获得好成绩的基础,而能否适时恰到好处地掌握好扣扳机一系列配合动作,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射击中的稳定性是良好击发技术动作体现出来的一种“美”的状态,但必须要有正确...  相似文献   

10.
一、主要问题的提出气步枪是所有射击项目中精确度要求最高的运动项目。对男女气步枪选手而言,它要求射手分别在105′和75′的规定时间内,通过射手各自的合理操枪技术动作,将60发子弹和40发子弹最大限度地射击在直径为0.5mm的10环靶内。若想达到如此高的射击精度,射手在整个射击过程中,击发前瞬间及击发后瞬间的力量均衡保持,将直接关系到射手命中十环的准确程度,导致影响整体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70年代以来,各国加强了对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近年来以动作规格化、思维规范化、先调控好心理后举枪为重要内容的心理技能训练普遍受到重视,如日本80年代初将坐禅作为帮助射击运动员调控心理的手段.所以尽管比赛难度一再加大,但射击运动员的成绩仍然提高很快.一、心理调控训练的作用在气候及枪、弹精度等一定的条件下,一发弹着在靶标上落点的位置主要取决于击发瞬间枪身在空间的指向,枪支是由射手的若干肌肉协同操纵的,肌肉是受射手的神经系统支配的,神经系统又是受射手当时的心理状况制约的.由此可见,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射手必须做到在心理状况适宜,并且规范.  相似文献   

12.
助力训练法是借助外力和外部条件的变换来提高训练质量,对训练进程起催化作用的方法。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一、有助于加速掌握姿势动作要领的方法: 1、初学射手在学习卧姿无依托射击姿势和动作时,常因枪支晃动大而产生肌肉紧张和动作发僵等毛病,导致击发时“甩”远弹和使套在支撑枪支的左臂上的枪皮带起不到保持左臂姿势的作用。采用助力训练法,把沙袋垫在托枪的左手背下面,可以帮助射手体会枪皮带对保持左上臂和前臂的角度不变,以及帮助保持枪支稳定性的作用,同时  相似文献   

13.
我们都知道,射击是一项精确度要求极高的项目。要达到精确射击,击发动作完成的好坏至关重要。运动员必须以正确的方法去控制所有的各个动作程序,以求获得最好的成绩并立足于国际水平。然而,如何将各动作过程相结合,射手才有可能实现自  相似文献   

14.
常听许多射手和教练员,讨论这么两个问题:武器稳定性和击发时机。因为武器稳定性和击发时机是射击技术训练中,特别是三种姿势中的立姿和手枪慢射训练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如果说,把击发时机看作是提高射击成绩的“难点”或关键的话,那么,增强武器稳定性就是提高射击成绩的基础,因为,没有良好的武器稳定性就会使得击发时机  相似文献   

15.
射手的呼吸     
由于射手动作的稳定性是与屏息密切相关的,所以射手对自己发展呼吸系统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实践证明,不仅每一发子弹和整个练习的成绩与呼吸方式有关系,而且呼吸方式对进一步提高射击技术的进程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射手在进行射击时是要屏息一段时间的,这是因为呼吸时射手胸廓的起伏会引起“射手——枪支”整体的晃动和姿势结构的变化。研究射击的呼吸过程可以看出,射击过程中的屏  相似文献   

16.
舒杨 《新体育》2009,(4):56-57
步枪射击是射击运动中开展最普遍、比赛项目最多的一种。步枪的枪管长,装有木托,瞄准射击时双手握枪,枪托抵肩,射手腮部贴于木托上,因而枪支晃动小,射击精度高。  相似文献   

17.
1 选题的依据长期的射击训练实践表明,射手的身体和枪支的稳定性与射击成绩密切相关.因此,我国的教练员和射手多年来一直把稳定性训练列为基本功训练之首.我国是亚洲的射击强国,但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  相似文献   

18.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自己从事射击运动十几年来,通过平时训练和参加多次比赛的实践,使我对手枪速射项目有了一些认识。下面谈谈自己对手枪速射击发动作的体会: “击发”是射击运动项目决定命中效果的关键,至于射击姿势、瞄准以及枪支的稳定等都是为击发创造条件的。如何把击发动作有机地与其他条件合理的配合,  相似文献   

19.
有的射击运动员从事射击运动的时间并不长,他们在举枪时,枪支的稳定性就很好;而有的射击运动员参加训练多年,且苦练精神很好,枪支的稳定性却不好。这一事实表明,控制和保持动作稳定性的能力,特别是控制精细动作稳定性的能力是与先天素质密切联系的,这种能力对射手姿势动作稳定性的保持起很大作用,特别是对手枪慢射手意义更大。理论研究表明,上述能力与基底神经结(注)和小脑后叶的机能状况有关:基底神经节对运机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与随意  相似文献   

20.
射击运动员平衡稳定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射击运动是一项静力性运动。射手在射击时,必须使身体和枪支保持相对平衡稳定,才能实现射击的准确性,从而取得优异成绩。因此,要求运动员不仅具备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具备很强的平衡稳定能力,平衡稳定的能力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控制下,由多种感受器参加,经骨骼肌发生效应的反馈调节过程。那么优秀射手与一般射手之间,这种反馈调节过程是否有显著的差异?保持身体和枪支的平衡稳定与射击的准确性有何关系?对此我们进行了探讨。二、研究对象天津市、河北省、黑龙江省不同水平的男女射击选手共31人,其中国家健将级选手10人。训练年限平均为四年,包括步枪和手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