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流式细胞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广泛应用在细胞生物学相关教学及科研中,流式细胞术实验课通过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讲解、仪器演示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消化课堂的教学内容,以便了解、掌握这门新技术。笔者根据农业院校教学特点,开设了流式细胞术实验课,并设计了流式细胞仪的操作演示、EGFP和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类的检测3个教学内容。流式细胞术实验课教学结果表明,学生加深了对流式细胞仪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细胞标本制备、上机检测和结果分析等,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科研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流式细胞仪的利用率,使学生掌握了流式细胞术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学生在未来的科研实验中利用该项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根据目前的科研需要,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面向研究生开设了流式细胞术的实验技术课程。教学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了解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而是真正能够掌握流式细胞术这门技术,利用流式细胞仪独立完成基本的检测工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重视学生上机实习。不仅更好地帮助学生拓展科研思路,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从整体上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使流式细胞术这一技术能够更广泛深入的应用于科研领域。  相似文献   

3.
流式细胞仪作为一种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检测仪器,广泛应用于航海医学专业教育与科研研究领域,并起到了关键作用。流式细胞仪实验课程通过流式细胞术原理讲解、仪器演示以及实验操作环节,帮助学员渐进学习和掌握相应内容。根据航海医学专业的教学需求,开设流式细胞仪实验课程,按照流式细胞仪的构造及原理讲解、细胞样本制备、细胞DNA含量和凋亡检测、操作演示等四方面进行教学。通过流式细胞仪实验课程教学的实施,学员整体加深了对流式细胞仪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了动手操作能力、科研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员在日后的科研实验中利用该项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先进生物检测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等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高校都购置了流式细胞仪,但在本科教学中应用却很少,仅专业技术人员或者研究生能够操作。为了让本科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流式细胞术,在生物科学综合实验课程中增加流式细胞术的理论知识、实验与仪器操作、结果分析等内容,用流式细胞仪来检测细胞的转染效率,并与传统的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将流式细胞术引入本科实验教学,不仅普及了流式细胞术知识,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使本科生了解前沿研究方法与技术,而且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也提高流式细胞仪等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0):199-203
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中药制剂分析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为目的,让学生有机会对先进的大型仪器进行体验式上机操作。具体实施是以甘肃道地药材"黄芪"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多种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让研究生和本科生独立完成实验,以此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充分结合,达到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提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独立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食品物性学实验是食品科学相关专业研究生获得专业技能、培养科研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目前,此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缺乏创新性、综合性的实验内容等问题,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和创新精神.本文作者通过调整教学思路,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实践表明,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科研创新能力是通过科学研究提出新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课程学习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居于重要地位。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应通过立足学术前沿开展教学,训练学生发现问题;通过知识"反刍",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还原式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学以致用;通过案例教学,树立学生必备的怀疑意识等方法加以系统训练。  相似文献   

8.
实验技能训练对提升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至关重要。为了提升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使其尽快掌握现代科研技术和方法,服务于中医药的研究工作,结合中医药类研究生的专业特色和知识背景,建立了现代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大型实验仪器使用和现代生物信息技术等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使其成为与现代科技发展同步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实践表明,通过综合实践课程的系统学习,研究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多种现代中医药的研究技能,并初步形成系统的科研思维,为后期开展相关医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有效地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中山医学院整合优质资源建设仪器共享平台,促进了科技资源的全面共享,为研究生独立操作大型科研仪器提供了机会,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中山医学院科研仪器管理中心运行一套创新管理模式,如仪器分级管理,树形仪器使用培训结构,合理计费收费,加强技术培训等,在保障平台安全高效运转的同时,充分发挥科研仪器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实践证明,熟练操作大型贵重仪器促使研究生更全面地掌握相关实验技术;而实验技术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继而促进学生探索性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科研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探索了由生物无机化学中较为成熟的科研实验"羧酸氧钒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设计转化成研究型综合化学实验。采用芳香羧酸配体与简单的钒原料化合物反应,通过探索与优化实验过程中各步骤的最佳反应条件、处理方法以及适当的实验时间,以达到现象稳定、重复性好的教学实验要求。同时对制备的目标产物羧酸氧钒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手段进行表征工作。该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配合物制备基本原理,掌握旋转蒸发仪、微波炉、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操作、仪器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以及相关的科学素质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