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以3个地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分析了实验室SCI论文的学科分布情况和分区情况,可以看出,优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仅成果产出稳定,而且论文的集中性强,影响因子高,反映出优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普通实验室间的主要差别。借助成果分析,也说明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更为合理和有效的人员规模和梯队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研究队伍,没有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研究群体,就谈不上重大的研究突破。我们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作为国内首批建设的开放型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发挥优秀研究群体的力量,瞄准科学前沿,顽强拼搏创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自1994年在州ature)上首次发表论文,实现了原始性创新论文零的突破以后,不断跃登新台阶,近些年实验室每年有180余篇论文被SCI收录。迄今,该实验室已获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奖49项,出版专著48部,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关于人工准晶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林云锋,1977年生,四川德阳人。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讲师、颌面外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牙发育与再生的研究工作,是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固定研究人员。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青年教师项目、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四川大学青年科研基金各一项。作为第一主研,参研科技部973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及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结题成果均取得预期研究结果。共发表中英文论著43篇,其中SCI论著21篇,EI论著4篇,中文论著18篇。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10篇,累计影响因子31,累计被引用频次78次,他引62次。参编专著一部、译著1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其博士学位论文入选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2007年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获成都市第七届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担任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Tissue engineering,Cell Tissue Research,Journal of Biomedical M...  相似文献   

4.
白瑜 《神州学人》2007,(7):20-21
杨肖娥,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植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成为创新团队的领头人。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研究论文近200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70多篇,科研成果曾荣获国际水稻研究所“世界杰出青年妇女水稻科学研究奖(全世界5名获奖者之一)、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进步二等奖等。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2006,(Z1)
1990年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博士毕业,1992-1997年留学日本、美国。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及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兼任实验研究部主任、生物治疗中心主任),并担任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年至今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63"及"973"等国家级和省市科研基金支持。在抗癌药物研究及鼻咽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绩,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5篇,其中在SCI收录刊物上发表57篇,共被SCI收录刊物引用1058次。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6.
<正>实验室简介本实验室于2016年获批集宁师范学院校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成员共有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人,硕士学位8人,学士学位1人。实验室负责人任琴教授,内蒙古自治区级教学名师,长期从事植物-植食性昆虫二级营养关系研究,在科研中成绩突出。本团队依托该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乌兰察布经济作物马铃薯、胡萝卜、玉米等施肥与抗虫机理研究,为充分发挥马铃薯自然抗性、诱导抗性,减少农药的使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提供了科学依据。近三来年,实验室成员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教育厅高校研究项目5项。在SCI和核心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0余篇,发  相似文献   

7.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论文对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布局、队伍建设、研究水平、经费支持、运行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叙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经验为例,对重点实验室如何定位、特色凝练、创新管理及发挥科研成果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等提出了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名牌大学应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全世界 2 /3的 Nature和 Science论文是由大学发表的 ,3 /4的诺贝尔科学奖是由大学获得的。其中 ,前 1 0 0名的大学发表的 Nature和 Science论文占大学发表总数的 3 /4左右 ,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占大学获奖总数的 94%。我国大学发表的 SCI论文占全国发表总数的 3 /4,前 5 0名的大学发表的 SCI论文占大学发表总数的 3 /4。事实雄辩地证明 ,名牌大学是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必须尽快启动“中国名牌大学国家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将我国名牌大学纳入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实施20周年、973计划实施5周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和973计划对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培养和稳定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解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  相似文献   

10.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总体定位是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和科学前沿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基础性工作和竞争性高技术研究,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原始创新成果产出的核心基地。"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新型运行机制。同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整体规划,不断地开展实践和改革来推动实验室的可持续创新发展。以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总结分析了"十二五"以来,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优势学科发展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公用平台公益属性发挥,对外合作交流发展,一流人才队伍培养,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取得的成效,旨在为农业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非金属材料领域,目前共建设了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大约有50名院士是这些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其中5名院士作为固定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平均每个实验室有24名固定研究人员,其中4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为50%.实验室平均每年安排了5项开放课题,支持了近10名室外研究人员来室开展研究工作.对该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四年来的运行情况统计表明,每个实验室年均承担科研项目16项,获得科研经费170万元.这些课题主要来自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际合作等.近四年来,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共获得国家科研成果奖13项,其它科研成果奖105项;共举办了45次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3400余篇,约出版了36部专著;实验室年均  相似文献   

12.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相对独立的科研机构,强调区域优势、特色同国家战略的结合,以加强地方与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合作。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的管理运行现状进行概述,明确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论述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运行特点,结合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特点,得出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运行的若干启示,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开放课题平台是高校重点实验室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方针的重要手段,对重点实验室开展学科基础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定位的变化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的投入,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管理模式也发生着新的改变。本文主要阐述我校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设立开放基金课题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一些成效,特别是在高校协同创新方面表现出来的重要作用,提升了开放课题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特点与立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大学办学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131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快速大发展,实验室布局呈现学科领域齐全,内部分布不均;地域分布不均,区域聚集明显:大学分布不均,呈现聚类相关;主管部门集中,教育部为主体的特点.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乃是所依托大学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文化积淀、社会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实验室建设从过去强调研究基础的单一学科发展向多学科、交叉学科以及新兴学科发展转变.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增立项的时间间隔较短,新增立项数在年份上的两极分化;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内容重复,最新科学领域和基础数理领域的布点缺乏;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校际层级形成,区域和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不和谐,等等.这些问题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立项,出台新的立项管理办法,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立项工作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SCI论文功能被异化、作用被盲目扩大的现象,国家近期出台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和一系列政策文件.分析"SCI至上"的影响和破除"SCI至上"给高职学报带来的机遇,提出高职学报应为建立我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体系、积极发表生产一线的科技成果做出自己的贡献;结合高职学报发展现状,阐述在破除"SCI至上"背景下,高职学报创新发展的路径;强调高职学报应不忘办刊初心,牢记办刊宗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练好内功,不断提升办刊水平和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对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科研水平进行了评估,并且与国内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比较分析。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科研论文数量和国际影响力很高,他们不仅有国家庞大的资金支持,也吸收了众多其他国家的大量资金,承担了很多国际重大项目的研究,国际间科研合作的增加,相应也提高了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国内重点实验室需要增加国际合作,吸引国际基金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定位的变化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的投入,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管理模式也发生着新的改变。本文在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特点的基础上,以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对新形势下开放基金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于好奇心驱动的探索研究以及重在选人的投入模式等方面进行重点讨论,同时在课题管理的文化建设以及规范化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思维模式存在着分析型与综合型、模糊性与具体化和螺旋与直线型等差异,因此对医学SCI论文写作产生巨大影响。该文从医学SCI论文摘要的语态、微观词汇和格式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探究中西方思维差异对医学SCI论文摘要写作的影响,归纳出主要的类型,找到减少差异的办法。希望能帮助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研究人员提高英文摘要写作质量,提高论文被SCI收录的概率、吸引读者、扩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SCI在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与局限性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鸿翔 《培训与研究》2006,23(12):130-133
SCI是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科技刊物和论文进行评价的一种工具。它收录期刊学科广、地域覆盖面宽、时间跨度大、选刊比较科学、充分考虑期刊的学术价值,因而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是世界公认的文献统计源和受到广泛承认的一种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但是,SCI还存在一些缺陷,如:理论依据是出于信息检索的需要而非科研评价的需要、学科分布不均、地域以欧美为主,语种偏重英语,片面注重论文的引用率等。因此,在利用SCI的引文数据评价科研成果时,必须做到全面理解,正确运用。暨要充分利用SCI标准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定量化的评审效果,也不能过分夸大SCI标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日,英国皇家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在国际杂志上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飙升至全球第二名,并有可能在2013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多产的科研大国。其实,在这份报告公布之前,就很多类似统计的报道,比如2010年,我国SCI论文近13万篇,居世界第二。而由此引发的论文造假、论文泡沫等话题更是被炒得火热。过去,许多单位以SCI论文数量考核科研人员,对SCI论文作者予以重奖,发表SCI论文的数量成为招聘、提升、考核、评奖的重要指标。更有甚者,CNS论文似乎已经成为衡量顶尖人才和顶尖实验室的唯一标准。一些还算好但并非真正突出的发现,因为其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因此被国内领导和部门作为突出贡献而庆祝并给予极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