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历史回眸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以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等方式加紧对中国经济上的侵略,同时以德国为首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1897年冬,德国以传教士在山东被杀为借口,派舰队强占了胶州湾,第二年又强迫清政府将胶州湾租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把山东变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历史只有过去没有未来,因为未来是靠我们创造的。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日本乘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大战开始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  相似文献   

2.
一、德国侵占胶州湾与甘军东调十九世纪末年,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变成了帝国主义,英、俄、法等帝国主义疯狂地进行竞争,德、美、日等国也相继而起,美国在中国谋芦汉路不得,转而钻营粤汉路,德国图占胶州湾,日本觊觎福建。及胶州湾事变发生,中国沿海形势急转直下,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险恶狂潮。1897年初,驻华德国公使海靖向清政府总理衙门提出交涉,竟然指名索取胶州湾,清政府以胶州湾形势紧要而拒绝;同时,清政府打算待向德、英订购的兵船制成后,即停泊胶州。当清政府还未来得及布防胶州时,德国已向胶州湾  相似文献   

3.
师: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什么样的局面?生(齐):面临被瓜分的局面。师;对!“瓜分”这个词很形象地说明了当时的局势。[映示投影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形势国》]师:(指图)1897年11月,德国首先出兵强占胶州湾,这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信号。接着,俄国要东北、法国要两广,英国要长江流域,日本人来了、美国人也来了.眼看中国就要四分五裂,怎么办?中国的出路在哪里?民族的希望在哪里?有句名言:国家兴亡——(学生呼应:匹夫有责)[评述:教师动情,群情激愤,这为学生认知和思考创造了良好的气氛。]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  相似文献   

4.
胶州湾在德国“世界政策”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末期,德国在经历了资本主义急速发展阶段之后跻身于列强瓜分世界的行列,出兵侵占胶州湾是德国进入帝国主义全盛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俾斯麦大陆政策背景下的殖民政策与威廉二世“世界政策”指导下的社会帝国主义政策进行比较和分析,阐明德国侵占胶州湾与德国实施舰队计划及海军战略的关系,为认识这一时期的德国对华政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俾斯麦大陆政策背景下的殖民政策对俾斯麦在殖民问题上的立场及其变化,史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俾斯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德国获取殖民地采取了怀疑、消极甚至完全拒…  相似文献   

5.
“山东问题”,是指日本于1914年借对德宣战之机强占山东胶州湾及胶济铁路的归还问题。巴黎和会不但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反而作出了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决议,从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中国拒签对德和约,此问题遂成为悬案。  相似文献   

6.
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于中国的侵略逐步升级,从经济到政治,再由政治到领土,最终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作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参与了中德有关胶州湾、中英有关威海卫与香港拓址的交涉。德国舰队占领胶州湾后,赫德首先建议总理衙门要求德国撤军。眼看德国撤军无望,赫德又转而劝说总理衙门尽快满足德国的要求,早日结束中德间的交涉。为了使英国也在抢占中国沿海重要港口方面分得一杯羹,赫德以清政府打算主动将威海卫租借给英国为由,将英国政府的目光引向威海卫,在中英有关威海卫的交涉中充当了双方沟通的桥梁。在中英有关香港拓址的交涉中,赫德向总理衙门建议由港英政府帮助中国在香港周边收税,从而引发了中英间有关九龙海关税卡去留的交涉。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集团为建立战后帝国主义世界新秩序,于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和会。中国的山东问题是会议中激烈斗争的焦点之一。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帝国主义,无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直接归还中国的正当要求,在《凡尔赛和约》里确定:把德国在我国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和胶州湾租界地交给日本。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当然是应该充分肯定的,因此,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强调“五四”伟大爱国运动的作用。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所  相似文献   

8.
俄国在中国"借地筑路"的计划实现后,仍不满足,希望在远东地区获得一个不冻港,以便随时寻找机会侵华,实现其"远东政策"。当德国强占胶州湾后,俄国立即采取行动,采用武装占领、外交讹诈、金钱贿赂的方式,攫取了旅顺和大连。俄国的行动引发了列强瓜分清政府的危机,清政府的"联俄"外交完全失败。  相似文献   

9.
第八章戊戌变法运动思考题一、帝国主义是怎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为其势力范围。1898年,沙俄强租了旅顺和大连湾,划东北为其势力范围。1899年,法国强租了广州湾,将云南、广  相似文献   

10.
这是法国海军部长 Edouard Lockroy 在1901年四月二日寄给巴黎时报的一封信,标题是“德国人在中国”。有没有发表,现在不容易调查。美国退伍海军司令 F.M.Barber 的英译稿是在美国国立档案馆里发现的。现在把它重译成中文,随加附注,供读者参考。这封信指出德国地质学家李托风于1882年来到我国胶州湾,调查地势的险要,交通的路线,资源的所在,雇工的情况。他认为胶州湾可以建立一个最理想的军港。1897年,德国以教士被杀为借口,派兵占据胶州湾。占据的地点,都是李托风选定的。信中指出德国从此更加紧对中国的军事的、经济的侵略:(一)军事侵略。1900年,德国消耗了一亿九千一百万法郎,调动大小兵舰几十艘,载运军队19,601人来到中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一道进行镇压义和团运动。(二)经济侵略。1887年,德国在中国的商船已有70,897吨。1898年,他们又开辟一条通达新嘉坡、香港、上海和横滨的航线。1899年十月到1900年十月,开进胶州湾的德国轮船已达140只。来往于印度、缅甸、中国和日本的德国商船竟有六百只之多。德国和英国在长江一带的商业竞争愈趋剧烈.德华银行也在上海和天津开设起来,并对中国进行投资,掠夺原料,开设工厂。说明这时德国对中国不但输出商品,也已输出大量的资本;同时也说明德国对中国已从资本主义侵略发展到帝国主义侵略的阶段了。这封信最后描写德国经营殖民地——在胶州建立军港、在青岛开辟商埠的情况。德国人已把“卑士麦街”硬加在青岛的图片上面。他们厚颜无耻地把青岛划入德国的版图内。法国的海军部长也认为德国在胶州的势力非常巩固。他说:“没有人再能把它驱逐出去了”,它可以“对中国……顺利地进行‘和平’的征服”了.他说:“这是一个殖民地和商业政策的例子,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必须指出,法国海军部长要法国人“深思”的,不是中国已竟丧失了一块神圣的土地,中国人民应该觉悟起来,共同奋斗,把德帝国主义赶出去。他们所关怀的,是法国不应该落在德国后面,而应该急起直追,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美国退伍海军司令翻译这封信,也是别有用心的。他给美国的反动统治集团介绍德国的侵略行为,无非是要他们走德国的军国主义道路。但是中国人民一直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胶州湾被占领以后不到两年,义和团运动就在山东蓬勃地发动起来,蔓延全国。这个运动,对制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起了很大的作用。它还鼓舞我们继续斗争,直到把所有帝国主义势力全部彻底逐出中国为止。  相似文献   

11.
第八章 戊戌变法运动 思考题 一、帝国主义是怎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 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为其势力范围。 1898年,沙俄强租了旅顺和大连湾,划东北为其势力范围。 1899年,法国强租了广州湾,将云南、广西和广东大部分地区作为其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12.
德国强租胶州湾,直接引起帝国主义强盗瓜分中国的狂潮,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但作为德国夺取中国军港的阴谋,则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已出笼了。德皇威廉二世于1894年11月17日致首相何伦洛熙公爵的电文中曾说:“我们在亚洲亦需要一个据点,因为我们的营业每年值四亿马克。在这方面,我提议台湾,该地区在60年代已为艾林波伯爵率领之使节被认为适宜并建议于当时的普鲁士政府。”这个艾林波伯爵使节指得是1859年普鲁士政府派往远东的外交团。它访问了锡兰、日本、台湾、菲律  相似文献   

13.
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了胶州湾地区.根据国际法,德国从出兵胶州湾到以条约的形式确认它在山东特权的每一个步骤均违背了国际惯例,构成了对中国的武装侵略.在这一过程中,清政府各级官员曾依据有限的国际法知识进行过一些外交斗争,但由于他们对国际法从认识到运用都存在一些误区,加之中德双方强弱对比的悬殊和德帝国主义的骄横,以及晚清最高统治集团的软弱,最终导致了胶州湾的沦丧.这也说明在国力过于弱小,独立主权大量丧失的情况下,国际公法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占领中国的胶澳地区,制造了胶州湾事件。从国际法角度看,德国这次军事行动的每一个步骤均速背了国际惯例,构成了对中国的武装侵略。在处理这一事件过程中,清政府各级官员也曾依据其有限的国际法知识进行过一些外交斗争,但由于他们对国际法从认识上到运用上都还存在一些误区,加之中德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和德帝国主义的骄横,以及晚清最高统治集团的软弱,最终导致了胶州湾的沦丧。  相似文献   

15.
香港“新界”是英国于1898年强行从清政府手中租借去的,租期为99年。从1898年算起至1997年,正好是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那么租期为何为99年呢?这是有历史原因的。1897年11月,德国借口两个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派舰队强占胶州湾。1898年强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订立关于租借胶州湾的条约。当时清政府总理衙门忙去找德国驻华公使海靖协商,海靖提出六条要约。大致是:将胶州湾四周百里租借给德国100  相似文献   

16.
1898年,德国借口曹州教案强租胶州湾和青岛,同时还取得山东省的路矿等权利。山东问题伴随着山东主权的丧失而产生。1915年5月,日本又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二十一条》,抢夺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外交家项维钧出于工作性质等原因,从1915年起就对山东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积极主动地为政府出谋献策,并在国际政治,外交舞台上艰难地奔走呼号,最终克服种种困难使山东问题诉诸巴黎和会,为其国际化和最后解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1928年4月,日本政府违反国际公法,悍然出兵我国山东。5月初,在济南连续制造残杀中国同胞事件,受害民众达5000多人,史称“济南事变”或“济南惨案”。“济南事变”的缘起山东地处华北战略要冲,物产丰饶,又挟水陆交通之利,很早就成为日本军国主义者觊觎的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攫占了我国山东的青岛要塞和胶州湾。不久,又提出旨在灭华的“二十一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国人民强烈要求收回山东主权,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功,震动了日本朝野。这时,美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了19世纪德国占领胶州湾和青岛问题的由来,以及一战爆发后日本又趁机占领青岛的事实;论述了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青岛问题的处理和华盛顿会议关于青岛问题的最后解决等问题。分析了青岛问题与五四运动的关系,揭露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野心及侵略罪行,以警示后人奋发自强,使历史耻辱不再重现。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他们把落后的中国和朝鲜作为侵略和争夺的主要对象,英、法、日、俄、美、德、意等列强为了他们各自的利益,背着清政府句心斗角,明争暗夺,终于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们又明火执杖,趁火打劫。之后,又以“友人“、“恩人“的面目,诱逼清政府签署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列强终于达到了彻底瓜分中国的目的,中华民族从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相似文献   

20.
元素发现史上的两则趣闻天津大学王琛都匀市二中徐宝灵一、一张“氯化碘”的试剂标签德国著名化学家尤斯图斯·封·李比希(1803—1873)是19世纪最杰出的化学家之一。在有机化学分析和结构理论上做出过卓越贡献;他是农业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在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