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吴克岐除辑著有红学三丛书外,还编著有《词女词抄》、《词女五录》、《清代词女征略》、《雪梅居词样》、《犬窝五代词矩》、《犬窝北宋词矩》、《东坡乐府笺》、《词调异名录》等词学著作,均稿本,其中最有利用价值的当是对明至民国时女词人有关资料的较为系统的整理与研究,以资料性强为特色,为今人研究女词人,尤其是明以来女词人提供了方便,其文献价值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藏书     
李清照(1084——1151年)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为宋朝时著名女词人。擅长诗词、散文,尤其词。《一剪梅》、《醉华阴》、《声声慢》、《菩萨蛮》、《蝶恋花》等都是她的传世名作,还著有《词论》等。同时,李清照又是当时的一位藏书家。  相似文献   

3.
闲来览清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受益匪浅,从中悟得诗词要写得俏皮、精美,必要做到“神秀”、“骨秀”、“句秀”。或者其它略显平庸些,而必要占据其一“秀”。正如王国维所论: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温飞卿,即温庭筠;韦端已,即韦庄;李重光即李后主,李煜。这三位唐、五代名词人,在诗词上颇有成就、影响后人,  相似文献   

4.
李珍 《大观周刊》2011,(21):101-101,97
明末清初的才女徐灿天资聪颖,诗词兼擅,尤精倚声。在她传世的《拙政因诗馀》99首词中,咏春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传达的情感意绪上,都占有极重要的分量。对咏春词的探讨,可以从一个侧面探知女词人的心境和情感意蕴。  相似文献   

5.
论秦观的恋情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杰出词人秦观,在中国词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说:“秦少游《淮海集》,首首珠玑,为宋一代词人之冠。”他的词清丽凄婉、“和婉醇正”,渗透着伤心的泪水,充满着深重浓郁的愁恨,被后人称为“古之伤心人”。其名声、才华每与乃师苏东坡、同门黄庭坚比肩,被后世誉为“婉约之宗”。现存《淮海集》80多首词中,描写恋情相思、离愁别恨的占一半以上,但秦观笔下的恋情词与前辈词人乃至同时代的词人相比,很少带有浓重香艳的脂粉气。在传统的题材范围内,秦观把原来的艳情词改造为表现真挚爱情的纯正雅词。他多愁善感,性格柔弱,…  相似文献   

6.
《漱玉词》是我国北宋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集。李清照作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诗文都很有气魄和独创性,但其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词的创作上。她的那些真挚清新,脍炙人口的词作,不仅蜚声当时的词坛,而且对后来的词人也产生了不少的影响。《漱玉词》具有这样永恒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她符合我们民族的欣赏习惯,体现我们共同的审美理想,探讨这一审美理想形成的基础及其基本特  相似文献   

7.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南渡后的词与前期词相比迥然不同。其后期词表达了深沉的哀愁 ,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词人融愁于景 ,溶愁于酒 ,借典抒情 ,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  相似文献   

8.
曹丕《典论·论文》与陆机《文赋》对“文章”概念的阐释,促进了以《文章流别集》为代表的文章总集的编纂活动。文章总集的编纂活动使作品的文学性特征进一步彰显,从而对别集的编纂产生影响。任何人都无法确立一个标准将“文”与“笔”截然分开,其实“文笔之分”问题主要是由文集编纂活动导致的。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代前期,美国学者孙康宜发表了她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两本英文专著:《晚唐迄北宋词体演进与词人风格》和《六朝诗研究》。问世之后曾在北美的汉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关注。最近,《词》书的中译本即将在台湾出版,《六朝诗》已有人着手翻译,可见两书的学术成果也在中国本土开始引起注意。在此,我仅从个人的阅读心得出发,对两书中某些值得借鉴的方面作一评述,希望能引起国内的读者对通行的文学史读本所忽略的个别问题产生再思考的兴趣。 古代文论很早就注意到社会变迁对文学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自从刘勰提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的论断,后世的文学史论著大都沿用这一模式描述历代文学演变的状况。文学的发展确实受到了社会现实的制约,但由于这种重视外部影响的文学史观始终没有同汉儒的  相似文献   

10.
陈子龙是明末云间派最重要的词人。他的词师法南唐北宋,尤得秦观《淮海词》之神髓,可称有明词坛之殿军,并开启有清一代词风。  相似文献   

11.
欧阳炯是五代的一位词人,他的词主要收在《花间集》与《尊前集》中。在花间派诸词人当中,欧阳炯的词,不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成就都是比较高的;他的那篇《花间集序》更是在词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九月,朝廷以新乐修成,赐名《大晟》,特置府建官。"朝廷旧以礼乐掌于太常,至是专置大晟府。……礼乐始分为二。"这是宋代音乐繁荣的黄金时期,同时促进宋词创作的蓬勃繁兴。因此,后代词人、词论家津津乐道。清蒋志凝称赞友人沈传桂、戈载等人的词作说:"识者以为大晟雅乐振响于今焉。"(《清梦盦二白词序》)王昶推尊词体,也从"大晟乐"着眼,《姚姬汀词雅序》说:"盛唐后,词调兴焉,北宋遂隶  相似文献   

13.
我喜欢读一点旧体诗词。只是我的古汉语根底比较差,没有注释,不查辞书,就不能完全读得懂。我有时候买一两本古书,也总是尽可能地找有注释的本子。古人写的诗词,也并不是都难懂。诗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词如韦庄的两首《女冠子》(“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和“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都是比较容易读的。不加注释,也不会令读者在文字上发生什么疑义。当然,更多的古人作品,对于一般读者说来,还是非有注释不可的。现代人写的旧体诗词,不少也需要加注。有的作品,若单对其中的字和词分别详加注释,还可能引起读者的一些疑问,而无助于对原文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4.
吴则礼,字子副,富川(今湖北阳新)人,是北宋后期湖北籍诗人、词人,为宰相曾布之婿.少习贤良科,以父荫入仕.《全宋词》小传谓其“晚居江西,号北湖居士”,不确.平生交游甚广.与曾纡、韩驹、唐庚等唱和.有《北湖集》五卷.  相似文献   

15.
顾太清是我国清朝时期第一位女词人,也是清朝文坛史上举足轻重的女作家。本文将从顾太清生平经历、诗词小说的创作思想和风格以及《红楼梦影》三个方面对顾太清早年的经历和创作进行具体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朱彝尊、汪森编《词综》朱彝尊、汪森都是清初有名的学者、文人,他们共同编辑了《词综》。朱彝尊(1629~1709),浙江秀水(嘉兴)人,他从小博览群书,对经史极有研究,更擅长于诗词,对词的研究更深。据(《清史稿·文苑传》记载,他家里贫穷,但他很喜欢游览,青少年时期游览了许多地方,南到岭南,北到河北、山西,东到浙江、福建一带。在游览中,对沿途所见的“丛祠荒冢、破炉残碣”上的文字,都要“搜剔考证”,与历史上的记载加以对照比较。后来回到家乡与一些名人专门研究诗词,闻名江南。他的词以姜夔、  相似文献   

17.
元旦·春节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旦”的意思是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谓之“元正”;晋代瘐阐《扬  相似文献   

18.
词牌的来历     
词牌出处与取义很多——有摘自诗词里字句的,如《西江月》,即李白《苏台览古》“只今惟有西江月”诗句。用人名、地名的:像《念奴娇》,唐明皇时有个女歌手名“念奴”;《渔歌子》,写渔民生活。由大曲、字数、故事得名的,如《水调歌头》,乃唐大曲《水调歌》首段;《十六字令》,一首词十六字;  相似文献   

19.
释意与联想     
谭献在《谭评词辨》里指出对诗词的理解,有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谢章铤在《赌棋山庄词话续编》里指出“断章取义则是,刻舟求剑则大非矣。”就是读者从诗词的形象里引起种  相似文献   

20.
张艳艳 《兰台世界》2014,(3):119-120
曹丕的《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文学主张,他是我国文学评论史上首位把“气”的概念引入文学领域的,对后世人评价各种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首次提出作家的个性、气质和其本人的文学作品风格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