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产学研合作模式存在着科技创新中“二次技术开发”的界面障碍问题。这个界面障碍严重制约了企校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分析产学研科技创新界面障碍的成因,定位企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位置,从企校的科技创新机制、方式上阐述对界面障碍问题进行破题。指出科技风险创新资金是破解界面障碍的有效方式之一,要根本解决这个障碍,企业技术进步的需求方向是破解产学研科技创新界面障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探索产学研结合新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来临,高校必将更直接地介入经济,面临经济建设主战场,必须坚持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文章力图通过对推动产学研结合的高校和企业内部动因、高校与企业合作存在障碍的研究,探索一条产学研结合新道路。  相似文献   

3.
两会特别关注 “产学研结合”是自主创新的战略引擎,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有种种障碍阻挡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产学研难以有效结合。两会期间,这些现象引发了部分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代表的议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超循环理论的产学研系统中知识转移障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德明  何银芳  彭盾 《软科学》2009,23(7):1-5,11
基于复杂系统中的超循环理论探讨了产学研中知识转移的超循环系统,并从产学研中转移的超循环因子、超循环主体、超循环系统三个层面出发,进一步深入分析知识转移的障碍。研究发现,产学研系统中转移的知识、系统主体以及系统的其他因素都有可能是产学研系统中知识转移的障碍,应从这些方面一一化解障碍,以促进产学研系统中的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主管机构以及中介机构等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的界面冲突及其表现,提出解决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间界面障碍的优势互补、动态性、兼容性、主体竞争性等原则,进而通过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界面管理平台,构建基于协同创新主体间(内)的关系联结、互动行为以及制度保障等内容的联结机制,建立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共识性,促进协同创新组织平台的开放性,达成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约束性,构建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约定性,从而有效地解决界面管理问题,进而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  相似文献   

6.
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承担科研课题有利于实现产学研各方优势互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主动联合以及资助者积极引导它们之间的合作,是实现产学研合作承担科研课题的两种主要形式。结合现状,文章探讨了产学研合作承担课题过程要加强沟通与交流、重视分工与协作、发挥课题资助者的组织协调职能、合理约定成果分享协议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对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是跨组织边界的创新活动,知识转移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产学研合作实际,研究了产学研合作组织中社会资本的构成及其内涵,分析了社会资本各维度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针对产学研合作跨组织边界的特点,引入界面管理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产学研合作中社会资本、界面协调与知识转移绩效的结构方程概念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均对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明显正向影响,界面协调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针对浙江省建筑业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障碍,基于“市场失灵”理论阐释了构建产学研联盟的意义;结合浙江省各地市建筑业产业集群特征,提出两种建筑业产学研联盟创新模式;分别从建筑企业、高校、研究院所、政府以及建筑行业协会等角度,提出了构建浙江省建筑业产学研联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益机制--高校产学研结合赖以形成的基本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伟 《科技与管理》2005,7(2):156-158
阐述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在产学研结合中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着重对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搞好产学研结合利益分配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校产学研合作开发的管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开发是产学研结合工作的一种模式。从高校的角度初步探讨了产学研合作开发过程中高校应采取的一些管理机制,以促进产学研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