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的压力     
有些青年人很羡慕记者这个工作,觉得当记者自由自在,没有压力,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在新闻队伍里,确实有这么一种少数人,自由自在,业务上也无所追求。你说他不忙吧,他整天出来进去坐不住;你说他没写稿子吧,他住上几天还有稿件见报,稿子后面好几个名字,有说他是署了些关系名,有说是他在别人稿子上挂的名。这种记者,写了多年稿子,没写出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有个在加拿大学习的研究生到《多伦多时报》实习时,跟该报一老记者到一家新开张的饭店去采访,回来后写了一条消息交给总编辑。总编看后,首先问他们在这家饭店吃饭了没有?他们说吃了。总编没吭声,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钱,然后写了一个条子:某某饭店经理,我们的记者今天吃了你的饭,实在对不起,现把饭钱退给你。然后,总编把那篇稿子也退给记者,说:“吃了饭的消息不能登,得重写?”  相似文献   

3.
与士兵同行     
能获范长江新闻奖,我非常荣幸和激动.刚当记者时,的确没有这么"远大"的想法,只是想写点有意思的稿子.顺着这个思路,我采写了不少亲历报道.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记者长期在下头跑,时间长了,人们给他一个评价,说他这个记者没有架子。没有什么架子呢?没有官架子。在我们国家里,不少人是把记者也划在“官”这个框框里的,在一个县,有人就直接了当地对我说过:“你们记者就是官。”在西北一个省,我也遇到一位记者,他对我说:“有时就得有点架子,不拿点架子,人家会小看你。”他说的架子,也是指官架  相似文献   

5.
许多在第一线专司采写的记者,几乎从未上过夜班,也不知夜班编辑是如何工作的,更没有具体设计编排过版面。在他写的稿子与报上登出的稿子之间有什么差别没有,也很少去留心比较分析。这样的结果,是记者除了对稿件位置、面积有个大概的认识外,几乎没有版面意识,也就难以在业务  相似文献   

6.
近日,笔者到一个县采访,恰巧遇到一位在县报工作的朋友。在谈到向上级媒体投稿这个话题时,我的朋友直言不讳地说:“同样一篇稿子,我们自己投给某大报如泥牛入海;该报记者将此稿换上自己的名字却立马照登,有时想来真是气死人。”其实,笔者也常遇到这样的烦恼:1999年11月,笔者采写的一篇消息在自家报纸的头版头条刊发后,省内一家媒体次月也拿去刊登了,不仅剥夺了笔者的署名权,而且将导语中的时间“11月1日”随意改为“11月底”。被采访对象看到这张报纸便给笔者打来电话说:“这个记者的胆子真大,时间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本人是不领情的。”让笔…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这个二十来人的编辑部里,论年龄,许法新同志大概是最老的一个。可巧的是,他也是我的一位最老的同事。我初次和他见面,是在一九三九年。屈指算来,四十六年,那已是非常遥远的往事了。抗日战争初期,我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后来到了贵阳,当了《贵州日报》的记者。这个报社到底有几位记者,我一直没有弄清楚。那时候的记者这个行当,叫做自由职业。白天在外面跑跑,到了晚上七八点钟,才到报社的编辑部去,随便找一个办公桌坐下,写几条消息交给编辑,便又走了。在那里,我经常碰到一位青年记者,瘦脸宽额,长衫革履,颇有一点神气的味道。每次见面,我总是淡淡地和他打  相似文献   

8.
同一位通讯员聊天,谈到稿子写完要不要修改的话题,他说:稿子写完就结束了,还修改什么,那多费事啊!据了解,有的通讯员或是记者,稿子写完就马上发往编辑部,根本不做修改;也有的人是不懂得怎样去修改。  相似文献   

9.
卢剑利 《新闻知识》2001,(12):44-45
我采写的消息《西部开发让在外老陕返乡挣大钱》继荣获1999年度陕西新闻奖一等奖和陕西日报社社级好新闻一等奖后,又荣获了年度中国晚报新闻奖三等奖。不少同行问我,这一区区小稿何以有如此"能量"?我觉得,这篇稿子之所以能多次获奖,不仅得益于记者敏锐的 新闻洞察力,更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个大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就新闻报道角度而言,西部大开发好比一片汪洋大海,需要报道的方方面面的东西很多,但如何能从这片汪洋大海里,捕捉到一些鲜活东西来,并非易事。但通过对这篇稿件的采写,使我更加意识到,做为一名记者,特别是…  相似文献   

10.
《人民法院报》载,一位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在《多伦多时报》实习时,到一家新开张的饭店去采访,回来后写了一条消息交总编。当总编得知他在那家饭店吃了饭时,就把那篇稿子退给他说:“吃了饭的消息不能用”。 “吃了饭的消息”为何不能用?原因很简单,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既然吃了人家的饭,已入人家彀中,即使是黑的,难免也会说成白的,即  相似文献   

11.
记者在采写广播消息时,要重视某一新闻事件中具体的人的采写,要重视搞好人与事的组合。如新发现一个星系,从表面看,这个星系离地球很远,可以说是另一个世界,但是,不能忘记,是人发现了它,仍有人的活动在其中。问题是,现在,一些记者在采写消息时,往往忽视对  相似文献   

12.
让典型走下"神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市市长夏耕日前见到我说,媒体宣传真厉害,许振超作为青岛港的一名普通工人,短短几天就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讲到了新华社的稿子,认为这个典型的宣传很成功.这天晚上,我又接到了《陕西日报》一位老记者打来的电话,说《陕西日报》连续3天用了近乎整版的篇幅刊用了新华社播发的介绍许振超事迹的稿子,说明了这个典型受欢迎,也说明新华社在典型人物宣传上有了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我到天津,听人说中央报纸有位老记者,专程来这里采写新闻。这样一位老同志,专门出来抓新闻,在今天的新闻界也算是一则“新闻”了。事实上,人们确乎是作为一则新闻来传布的。传布中颇怀敬意,但也不免感慨系之:现在究竟有多少老的、著名的记者还在写新闻?又有多少个写“本报讯”的记者出了名?相当长的时期以来,办报的人不把抓  相似文献   

14.
我曾问一位省报驻地区记者站的记者,为何省报和地区报发表他同一篇消息,在写法上省报发的那篇反倒不如地区报上的新颖。他叹口气说,有些编辑对消息的老写法习以为常,如收到一篇写法上稍有变化的稿子便会皱眉头,于是乎大笔一挥,结果记者自以为最精彩之处都被编辑老兄砍杀殆尽。而地区报也许是尊重省报记者,也许办报上比大报多一点灵活,记者的新颖工作也就得以顺利通过。这位省报记者近年来潜心研究新闻写作的新路子,曾几次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奖,  相似文献   

15.
著名记者、作家萧乾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最起码的基本功是要善于处理人的关系。他说,采访是与人打交道,而且是各种各样的人,无法与采访对象相处,就达不到采访的目的。有时,采访对象是很坏的人,你也要沉住气,当时可以不表明立场,写的时候可以表明爱憎。我采写《林炎发入狱》那篇稿子,耐心走访了各方面的人,听人家把话讲完,有理有据,稿子发出后,迫使当局释放了他。假如没听几句话就露出反感,那就进行不下去了。  相似文献   

16.
有位记者写了篇反映某地领导为群众办了多少件实事的稿子,引起当地群众的不满。有的群众找到报社,对记者说他写进稿子里的“实事”都是没影的事。记者听后面露不悦地问:“记者听谁的?是听你们当地党委和政府的还是听你的?”不知该记者的这番有力的反诘把那些打上门来的揭疮者镇住没有,但他的提问确实是很有“力度”的——记者到底该听谁的?这还是一个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不小的问题。 记者听谁的?这里说的是记者在采访时听谁的,这里的“听”也不仅是视觉器官的事,还包括记者的判断和认识。这位记者所问明显有两层意思。一是听谁说,二是信谁的。  相似文献   

17.
某报一则会议消息中引用了当地一位书记的讲话,不料,那位书记看了之后,大为恼火:“这些话根本不是我说的!”可是,转而去问记者,记者却也振振有词:“我是照他的讲话稿摘录的,白纸黑字,他怎么能不认帐呢!”两个人说的都是真话,毛病出在这位记者拿到书记的讲稿之后,就回了报社,根本没有听书记的讲话。而那位书记却又偏偏没有照本宣科,记者从讲稿中摘来的那几句话,他的确没有说。矛盾就这样发生了。  相似文献   

18.
当记者,没有不希望自己采写的新闻被人重视的。但我们新闻界,一直存在一种怪现象:看到自己的稿子成了小小豆腐干,登在一个角角上,往往就脸红心跳;黑压压登上一大块,就自我安慰终于写了篇“大”文章。这样,尽管一些报纸编辑部时不时号召记者写短稿,可短风吹进编辑部总是一阵子。究其根源,根子在记者本身——未真正尝到写“短”消息的甜头。 若是有谁写出了象《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那样的传世短消息,我不相信他会不愿为之。当然,这是比较困难的。但对消息写  相似文献   

19.
记得初学写新闻稿时,只知把所获得的素材都写进稿子里,总想着有编辑把关,编辑修改,会从稿中提炼思想和主题的。结果,稿子没少写,大半年时间也过去了,还是没有一个铅字见于报端。我曾气馁、仿惶,觉得不是块搞新闻的料。正当我准备搁笔时,军报一位记者住进了我们连采写新闻。我鼓足勇气去求教,记者给我讲得十分耐心,十分透彻:你要把上面精神吃透,把下面情况摸清。摸到“活鱼”后,要把鱼腮。内脏去掉,鱼翅。鱼尾不要,最好还能把鱼头、鱼刺剔除,让读者“吃”起来省事,一下子“吃”到鲜美肥嫩的“鱼肉”。他给我讲了一个晚上,…  相似文献   

20.
通讯员园地     
一日,我将一篇新闻稿投寄给本地报纸的一位编辑,数日过去了,如石沉大海.于是,我又将新采写的两篇稿子亲自送到报社(我距报社很近),正好那位编辑也在,我顺便问起寄去那篇稿时,他吞吞吐吐地打着哈哈.无意中我发现他桌腿下有一个皱巴巴的纸团,拾起一看,正是我那篇稿,看得出是用来擦桌子后甩下的.那位编辑有些尴尬地收回了稿子.几天后,那篇稿子便见报了. 由此,我想起了老作家、老编辑孙犁,他从事编辑工作大半辈子,对待投稿者的稿件从来都是认认真真的,凡是到他手下的稿件,拆封时都注意不伤及稿件,保持稿件的清洁,从不给人家污染,即使不用的稿件,有什么意见总是写在小纸条上,不在稿件上乱画,他也从没丢失过一篇稿件,即使很短的稿子,(见孙犁《编辑笔记》关于编辑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