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医学期刊要力争缩短报道时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收集近年的有关资料,对医学期刊报道时差过长的现状、产生原因、危害进行了分析.结合卫生部2004年3月推出的《中国医药卫生期刊质量管理规范》(试行)提出了医学期刊缩短报道时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关于科普期刊评价体系和方法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普期刊快速地融入市场使得科普类期刊现行的评估标准与之不相协调。科普期刊工作者最为关注的是如何求得生存与发展而不是期刊的评估标准。改革或完善评估体系势在必行。现行体系存在与科普期刊工作者关心的话题相距较远,未能考虑科普期刊的市场属性,未能区分期刊本身的质量和其延伸方面的质量,部分指标归类不合逻辑等问题。建议构建新的科普期刊的评价体系,可以分成综合性评价和单项指标的评价(如编辑质量的评价),并认为评价可从期刊本身的质量和其延伸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核心期刊时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核心期刊时效性的“核心期刊时差”这一新概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对“核心期刊时差”进行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作物杂志》近年来取得成绩所采取的六项措施,即:保证技术类文章的主体地位;调整报道内容和扩大报道范围;搞专题讨论体现风格和特色;积极约稿,用名人效应扩大期刊的影响;注意报道时差,看重信息价值;增加信息量。  相似文献   

5.
核心期刊在科研成果评价中的局限性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把核心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为了探讨以核心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是否恰当,对核心期刊从其测定方法、筛选统计源、入选范围、鉴定标准、等级划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统计源数据缺乏学术评价含量,核心期刊存在较长的滞后性,自身的论文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稿件录用中也存在某些不合理的现象等多方面作了分析,认为以核心期刊为标准评价科研成果存在局限性,必会出现不公正、不准确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6.
科技论文评价中存在的三大误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科技论文评价中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用核心期刊和期刊影响因子来衡量论文学术水平的认识误区。指出在对科技人员个人学术水平和具体论文学术价值进行评价时,不应单纯以论文发表数量评价个人学术水平,不宜用核心期刊和期刊影响因子作为具体论文内在价值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力学文摘)报道时差进行了初步调查统计,得出的结论是:该检索刊物2001年的报道时差为10.09个月,相对偏大,直接原因之一是该刊为季刊,出版周期过长。认为解决该刊报道时差偏大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缩短其出版周期。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一些科技期刊对待投稿者方式比较与启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多家科技期刊给读者的回执方式与时差,指出国内一些能源类期刊编辑部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以一些国际知名期刊的做法为例,介绍了《石油勘探与开发》的一些学习心得与实践,认为应尽量缩短答复来稿作者的时间,尊重作者与来稿,坚持多住专家审稿等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方法,以尽可能多地争取到优质稿件,提高期刊的质量与知名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载文被引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评价<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的载文质量和学术水平.方法文献计量法和引文分析法.数据来源于维普引文数据库和CBMdisc,数据全部采用自编的计算机引文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指标包括期刊被引量,核心期刊引用量,被引文献年代分布及被引时差以及源文献来源期刊分布等.结果共有1338篇文献被国内的期刊引用2158次,1999~2000年年平均被引777.5±19.09篇次.被引时差平均为74.02月,引用高峰在1995~1998年4年间,共被引用1461次,占全部被引篇次的67.70%,高峰期年平  相似文献   

10.
期刊质量评价软件系统担负着期刊质量评价过程的数据处理、期刊质量的定量评价与排序等繁重任务,是期刊质量评价工作走向科学、简便,快速、准确的重要工具。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开发的期刊质量评价软件的实际应用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数据库技术及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建立一种结构化的期刊质量评价软件系统,实现评价数据、评价模型、评价方法三者的分离与独立,使数据模式的变更、评价指标的增删,评价模型的修补、评价方法的扩充更为灵活方便,以提高软件系统的适用性和应变能力,延长软件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使科技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方法:开动脑筋,拓宽办刊思路。做到了解科学动态,挖掘信息资源;缩短报道时差,加快出版周期,做好市场预测,搞好期刊发行工作,结果:增强了期刊活力。结论:拓宽办刊思路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采用双盲评审模式和开放评审模式的OA期刊质量进行实证研究,验证"学术"与"开放"评价指标对OA期刊的评价效力以及"开放"指标的重要性.[方法]将OA期刊的质量评价分为两个维度,即以引文分析为基础的传统"学术质量评价维度"和以开放程度为标准的"开放质量评价维度";采用交叉列联分析和ROC(Receiver Op...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动态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已有多项静态指标用于评价科技期刊,运用动态指标评价科技期刊的研究却较少报道。本文就提出的评价期刊质量的动态指标-趋势指数和稳定指标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就其在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以期使这二个指标能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以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外科学类影响因子排名前10名的期刊为样本,对2010年发表的2129篇论文的出版时滞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10种期刊2010年的出版时滞为(148.1±87.4)d,比刘雪立2003年报道的2002年我国58种中文医学期刊的出版时滞(8.605±4.597)个月明显缩短。出版时滞最短的期刊是《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为(95.7±34.0)d,最长的期刊是《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为(267.7±145.7)d,二者相差172 d;出版时滞最短的论文仅为4 d,最长的论文为646 d,二者相差642 d。按2007年朱晓东等学术类期刊年平均报道时差标准,<90 d为5分,90~<120 d为4分,120~<180 d为3分,180~<210 d为2分,≥210 d为0分,10种外科学类期刊年平均报道时差评分平均3.1分,其中《临床骨科杂志》、《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腹腔镜外科杂志》评分为4分,《中国微创外科杂志》评分为0分,其余5种杂志评分为3分;2129篇论文中,504篇(23.7%)评分为5分,474篇(22.3%)评分为4分,622篇(29.2%)评分为3分,191篇(9.0%)评分为2分,338篇(15.9%)评分为0分。由此得出结论,2010年外科学类影响因子排名前10名期刊的平均出版时滞比2002年58种中文医学期刊明显缩短,但10种期刊的出版时滞差别较大,4种期刊年平均报道时差评分较高。  相似文献   

15.
SCI源期刊中的历史与科学哲学期刊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海娟  万跃华 《现代情报》2005,25(2):174-176
文章论述了SCI期刊评价指标含义。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及其与期刊质量和与论文质量的关系.介绍了32种被SCI收录的历史与科学哲学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年载文量、国家、刊期等,指出在具体的评价工作中,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论文的引文频次指标是评价论文质量的一种更直接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6.
徐小敏 《学会》2016,(11):59-64
当前,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方式趋向多元,主要是从综合性评定、文献计量标准、效用影响等方面进行。学术期刊评价应当综合多种因素,正视学术期刊的差异性,关注期刊个性化评价,不断完善期刊评价方法与手段,力求把握关键内核,进一步推动学术期刊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制约科技期刊发展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国家科技实力和科技政策导向,期刊与论文的科学评价,期刊显示度、出版定位,期刊出版载体多样化等方面对影响科技期刊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科技实力及综合国力的提高是促进科技期刊跨越式发展的首要因素,期刊刊载论文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是期刊质量的关键因素。科技期刊的发展离不开其自身的质量,质量是期刊发展的动力。期刊的发展与其出版定位及对期刊与论文的科学评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国气象期刊的总体情况及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几年气象专业期刊的总体变化情况,并对公开出版期刊的期刊评价指标值进行了简单的统计比较,结果表明:气象类期刊内刊的数量不少,占25%;多数期刊版权页信息不全面,编校质量需要提高;学术类期刊多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由16开改为A4开本;有些省气象局主办的期刊更改刊名和办刊宗旨后,走含有特色报道的学术期刊发展道路;除了核心期刊外,多数公开出版的期刊评价指标值处于较低水平,改刊名后的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值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9.
纯网络电子期刊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概述网络电子期刊评价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纯网络电子期刊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期刊影响因子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和应用原则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讨论了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文献统计指标)、衍生意义(期刊影响力、期刊质量和论文质量),分析了影响期刊影响因子的四大因素(引用问题、计算方法、专业学科差异、范式转变与创新性),并提出了影响因子用于期刊评价和论文评价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