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抽油杆是有杆泵抽油系统中最长的部分,既起连接抽油机与抽油泵的作用,又把抽油机的动力向下传递给抽油泵。传统的钢制抽油杆质量大,在采油作业中需要用接箍将其连接入井,造成起下作业不连续,作业周期长,且生产中容易导致管杆偏磨、活塞效应、表面易腐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研究和应用了玻璃钢抽油杆、连续抽油杆及钢丝绳抽油杆。为了开采成功稠油或方便油管清蜡,研究和现场应用了空心抽油杆。  相似文献   

2.
刘军 《内江科技》2010,31(6):97-98
抽油泵是机械采油中的关键设备,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管式抽油泵,只能实现由环套进入油管的单向连通,不能满足环保及一些技术措施的特殊要求,为此研制了固定阀可捞倒置式悬挂泵,实现利用抽油杆打捞和安装固定阀,以建立油管和环套的正反向连通,为相关技术措施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前抽油泵存在密封不能补偿导致泵效低、短周期和易砂卡等弊端,为此试验应用了环式密封泵筒与长柱塞配合组成了长塞环封短筒管式抽油泵。长塞环封短筒管式抽油泵是自动补偿环封系统与长柱塞相结合的单层泵筒抽油泵,运行方式与普通泵相同,但与普通抽油泵相比,其明显优势是密封好,无漏失,机件持久耐磨,是高泵效、检泵周期长、砂卡率低的采油工具,实现了密封的动态补偿、泵的长周期和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曙一区杜84、杜229块超稠油油藏,具有油层埋藏浅、油层厚度大、原油粘度高、边底水活跃等特点,在水平井采油的过程中,常规抽油泵当下泵位置(造斜段)井斜角大于50°时,泵启闭滞后,漏失量大,平均泵效一般只能达到30%。因此开发研制了满足水平井大井斜下泵需要的新型强启强闭式大排量抽油泵(φ95mm),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泵加大了水平井的下泵深度(大井斜下泵),增加抽油泵的沉没深度,延长了油井周期生产时间,提高了抽油泵的泵效,进一步改善了水平井的采油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峰 《内江科技》2013,34(4):101-102
针对低渗、稠油区块开发中应用常规抽油泵举升存在泵效低、光杆缓下、转抽周期长的问题,采油院研制了实心柱塞抽油泵,偏置阀式抽稠泵,压裂抽汲联作抽油泵特种泵技术,三种泵具有不同技术特点,满足了不同油藏的需求。通过现场900多井次应用表明,特种泵技术满足了稠油、低渗油藏举升需要,解决了常规抽油泵的不适应性问题,提高了泵效,延长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关。  相似文献   

6.
大斜度井机采方式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斜度井(井斜角大于30°)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在这些井中应用最广泛的有杆泵采油系统,存在着杆管偏磨严重、抽油泵泵效低等问题,因此,针对大斜度井机采配套技术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分析大斜度井采用的机采技术存在的缺陷,特别是针对有杆泵采油的偏磨和普通泵的泵效低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管理》2006,26(4):F0004-F0004
公司以研制、生产、销售石油机械产品为主,现已形成钻井机械(钻机,钻杆、套管、螺杆钻具、顶驱),采油机械(皮带式抽油机,地面驱动螺杆泵,电源螺杆泵,抽油泵,抽油杆,连续杆,高抗扭矩杆),油气输送(地面混输泵,玻璃钢复合管)、人工(聚丙烯酰胺),油田服务等多个门类的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先进技术及机械被应用,采油机是油田采油作业中重要的设备。抽油泵采油是目前油田中最为普遍的采油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为油田事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抽油泵采油作业在油田中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是由于抽油泵采油过程受到砂、蜡、气油等物质的损害,使泵的外部及内部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采油机的运作。文章探讨了油田中采油机的使用情况,并研究了采油机目前受到的影响的原因,对于采油机存在的主要故障进行研究,并利用实践总结出一些解决采油机故障的对策,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峰 《内江科技》2013,(12):79-80
针对低产油井应用实心柱塞抽油泵技术存在泵内流动阻力大,杆柱失稳弯曲造成杆管偏磨等问题。采油院开展了实心柱塞抽油泵的优化及配套技术的研究,通过对实心柱塞泵结构优化,以及防偏磨、防砂技术的完善配套,形成了适用于不同井况的低产油井高效举升技术。现场推广应用42口井,平均泵效提高8.6%,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的开发研究,电动潜油单螺杆泵采油工艺应用实施,根据现场使用情况与地面机械驱动单螺杆泵采油工艺进行了对比,着重对单螺杆式减速器及以齿轮传动为特征的减速器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单螺杆泵最佳实际排量与油井产能的匹配,明确了工艺配套技术的完善方向,指出电动潜油单螺杆泵采油工艺可作为克服抽油杆、油管偏磨的一项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11.
文留油田已进入了开发中后期,有杆泵抽油已作为油田主要的采油方式.文章针对文留油田抽油杆断脱频繁这种现象,对油田开展了抽油杆断脱机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好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排营等 《内江科技》2014,(4):65+95-65,95
<正>本文针对红河油田的抽油泵停抽,因井筒赃物卡泵,导致不能正常开抽的现象,设计了抽油泵防卡装置,并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工艺原理和应用效果。1前言[1]现阶段,国内各油田的生产井中80%以上是常规油杆泵采油,产液量占总产液量的60%,产油量占总产量的75%,在我国石油采油中有重要的地位,尤其红河油田这样的低压低渗透油  相似文献   

13.
钢质连续抽油杆应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油杆是把抽油机动力传递给井下抽油泵的重要部件,承受交变载荷的作用和受腐蚀介质的侵蚀,工作环境恶劣。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地层能量不断下降,泵挂深度逐年加深,综合含水上升,油水润滑介质的改变——由油包水改为水包油,出砂、结蜡、油稠等因素使抽油杆、油管偏磨日益严重,已成为油田生产中的一大公害,虽然在治理  相似文献   

14.
抽油泵抽油是当前国内外石油开采中应用最广泛的机械采油技术,我国85%以上的油井都是采用抽油泵抽油开采的。抽油泵作为机械采油的主要设备,在油田开发生产中占重要地位,而由于抽油泵结构及特定工作环境,使得抽油泵出现各类故障。本文主要针对抽油泵上部与油杆连接部分存在的问题,设计改进了抽油泵滑杆;在现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抽油泵滑杆的故障率大为降低,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空心杆抽油相对于传统采油方式冲程损失小,不需油管,因而泵效高,成本低。它主要靠卡瓦把泵悬挂在套管节箍上,油从空心杆内流出,适用于高液量、低含蜡、泵挂浅的油井,通过3口抽油井的应用试验,平均泵效提高25%以上,均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有杆泵采油系统中抽油杆与套管偏磨严重,难以保证油田的稳产高效运行等问题,本文借鉴风电叶片涂料、军工设备等的防腐经验,采用涂层法研究抽油杆、管的防腐耐磨问题,分别对环氧富锌涂料、聚氨酯涂料、氟碳涂料进行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氟碳涂料具有较好的附着力,较大的硬度,较强的耐酸、耐碱性和耐冲击性,可以作为解决抽油杆与油管偏磨问题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江苏油田目前平均泵效为51%、低于30%占总井数的20.4%这一现状展开了分析研究,找出了影响抽油泵泵效的主要因素,开展了提高抽油泵研究,通过对常规泵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对其结构材质进行改进,设计了高效泵。现场应用了20台高效抽油泵。  相似文献   

18.
对有杆泵井抽油杆和油管偏磨的造成的躺井进行分析,通过对偏磨机理的研究,针对不同的偏磨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处理预防措施,特别是应用无油管采油技术可有效的减少偏磨现象,延长油井免修期,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杨井采油作业区因抽油杆断脱造成的维护性作业在已达到15%以上,有效解决抽油杆断脱问题刻不容缓。本文从分析杨井作业区抽油杆断脱原因入手,通过对抽油杆断脱的分析,提出了杨井作业区抽油杆断脱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20.
金海峰 《内江科技》2009,30(2):124-124
本文针对常规空心杆采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液力反馈空心杆采油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构成和工作过程,分析论述了其性能特点。该技术有效解决了常规空心杆采油的问题,为小井眼采油、油井防偏磨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