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如何控制馆藏书目数据质量、提高用户检索效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控制馆藏书目数据质量、提高用户检索效率,是编目人员在网络环境下义不容辞的责任,工作中要采用统一的著录标准,做好编目查重工作,在标引中应尽量保持分类体系的一致性,编目描述的数据要完整、准确,严把校对关,编目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编目数据质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昌华  李强 《当代图书馆》2006,(3):56-58,48
结合我馆中文图书编目实际,论述编目数据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分析高校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现状及成因,提出制定编目细则、提高编目人员业务素质、利用外来的标准数据、认真做好校对工作、关注反馈信息、及时维护书目数据的措施。以确保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编目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3.
校对人员注意力深层机制的研究和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字数浩繁、专业领域各异的书稿,在一定的编校质量要求下,校对人员除了要有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校对专业知识、语言文字知识、编辑学知识、文学知识、逻辑知识等构成的完善的知识结构,又要有健全的身心素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注意品质,是搞好校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注意品质越好,校对人员对清样差漏处越敏感,越有利于消灭错误,确保校对质量,从而有效解决精品出版物塑造过程的瓶颈问题.为此,校对人员注意品质的改善,是校对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以往关于校对理论的研究,多局限于校对步骤、方法、组织及校对者的态度等方面,对于注意品质等心理因素涉及较少,为此拟就本文.即将发稿时,忽然收到<编辑之友>杂志,当看到刘晓平、张平<注意和记忆在校对中的作用机制>一文时兴奋不已,诸君与我心有戚戚焉.然而,通读此文数遍,总觉得谈得不过瘾,故仍坚持投寄拙作,以应和前文,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联机环境下编目工作的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联机编目的现状出发,论述了联机编目对编目工作组织管理在工作流程、质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影响,并对编目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馆藏书目数据库质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馆藏回溯性书目数据库质量的提高包括系统的设计和数据采集、录入、校对修改两个方面。对采集、录入和校对修改,笔者主张采用原有编目卡片按数据库字直要求补充、更新数据的采集;套录国家发行或集中合作编目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由资深编目人员对数据进行全面校对修改,条形码号是数据库在个建设过程需要重点处理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校对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海原 《编辑学报》1993,5(4):203-205
一般情况下,科技期刊编辑部没有专职校对人员,校对工作大都由编辑人员承担。列宁说过:“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校对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多年的编校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校对技巧,介绍如下。1 出刊的全过程都要重视校对工作,防止差错  相似文献   

7.
编目工作全面质量管理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全面质量管理内涵的分析,提出在图书编目工作管理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即树立编目人员的质量观念、规定明确的质量要求、建立质量检查制度、建立编目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提高编目人员素质和引进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编目数据质量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浅议了影响编目数据质量的因素,提出了编目质量需要控制的主要内容以及提高编目数据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江华秀 《新闻窗》2006,(5):83-83
有了新闻报纸,就有了新闻校对。勿庸置疑,新闻校对是报纸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校对工作特别强调的是博与专。校对工作中的“博”,是指校对人员应具有对汉语语法和修辞等规范用法的知识,以及对古今中外、文言白话、人文自然、天文地理等专业术语的熟练运用,虽不必精通,但须广博。  相似文献   

10.
谈图书在版编目的工作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图书在版编目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率高的问题分析原因,认为目前在版编目的工作程序是进一步探讨。由不熟悉编目、分类、主题标引的出版社人员承担在版编目数据的著录,是难以保证数据质量的。文章提出了相应对策与设想,并就其可行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校对工作看似简单、平凡、 枯燥、乏味,实质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的目的在于消灭出版物中一切可能发生的错误与缺点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校对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与较高的文化水平,在语言与印刷工作方面必须具有相当修养,才能适应校对工  相似文献   

12.
一、提高校对质量,必须转变观念、端正认识。传统校对观念认为校对工作是对原稿、读校样,照猫画虎,是一种简单劳动,没有什么学问而言,充其量是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作,其实不然。校对实在是一门大学问,绝对不是“字对字”、“认得字就能干”的工作,而且,编辑代替不了校对。现代校对不仅仅要完成传统意义上的“校异同”,还要本着对原稿、对图书、对作者、对读者负责的精神来“校是非”。把好校对质量关是达到高质量、高目标出版的关键。通过校对,不仅可以消灭排版差错,确保全书体例、内容完整,而且还能校正原稿中的疏漏,确保图书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写作、编辑、排版的工具越来越频繁地应用于出版部门。计算机自动文字校对软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工校对工作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状况,也为改变传统的人工校对模式,实现文稿的自动校对,提高校对质量,把校对人员从大量枯燥、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由于中文与西文有很大的差异,汉语词与词之间无明显分隔,词的切分具有很大困难,目前所使用的软件均无法达到独立完成书稿校对工作的能力。因而应将汉语校对系统的功能定位于人工校对之外的辅助工具,计算机校对以词语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从人员配备、硬件配置、校对程序的组织和管理、质量监督几方面来谈一谈如何抓好校对工作。   一、合理配备校对人才是做好校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要做好校对工作,就要有一定数量和达到一定水平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选拔一个懂管理、认真负责、工作细致、业务能力较强、协调能力强的校对负责人。校对负责人负责着全社书稿校对工作的组织管理,与社内出版部、编辑室等部门协调,对社外校对、工厂的校对质量进行管理。校对负责人日常工作琐碎、具体,除完成自己的校对任务外,还要负责收稿登记、退稿登记、整理稿件、分配校对任…  相似文献   

15.
孙雷 《编辑之友》1997,(1):32-33
在图书出版中,校对是编辑加工与付印出书之间的重要环节,它对图书出版后质量的高低作用很大,要搞好校对工作,除了校对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外,还必须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提高素质可用多种方式,而“校学相长”应该是最切实可行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雅琢 《青年记者》2006,(14):55-56
鲁迅说过:“校对和创作的责任是一样重大的。”校对是一种再创造性劳动,是出版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出成品、出精品的保证。除了提高校对人员各方面的素质以外,结合笔的体会,从改进校对方法和更新管理方法方面对如何提高校对质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CALIS西文图书联合目录数据库为我国西文图书编目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书目数据源。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文章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该数据库目前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提高书目数据质量的措施,如改变分编人员的观念,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健全校对制度和动态完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谈中文期刊编目数据质量的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从工作实际出发,分析期刊编目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提出通过加强编目数据标准化、规范化,改善某些字段的著录及编后校对、数据维护等,以提高期刊编目的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9.
校,订正也,校对,即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订正偏差消除差错之义。古人称校对为“校雠”。雠者,仇也。视书籍中的错讹为寇仇,可见纠正错讹决心之—斑。报纸校对工作是报纸出版工作的—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工作的延伸和补充,是保证报纸质量的重要—环。  相似文献   

20.
雷莉 《新闻导刊》2001,(2):25-26
有人认为校对工作是纺加工作的继续和补充,我认为校对工作还应是编辑工作的一部分,因为它不仅仅只是忠实于原稿校改发现和纠正录入排版中的字差错,而且还是一项综合性要求较高、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包含关思维能力、识别能力、字操作能力等综合要求,可以说,校对是保证报刊优质高效出版的最后把关口,校对的每一环,都应承担起编辑的部分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