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儒家的人才观、重礼治、仁“爱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等思想深深影响了包拯的法律思想,并被付诸他的法治实践。惟透视他的吏治实践和法律思想所表露出的博厚而又富于时代特色的懦学内蕴,我们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和评价包拯其人。笔曾就“中正慎罚”是包拯法律思想的重要特征作了初步探讨,本则进一步从包拯法律思想与懦家学说的渊源和关连融合的层次上,对其深厚的思想内涵试作挖掘。  相似文献   

2.
论包拯的法律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拯的"以法律提衡天下"的法治主张以及执法如山的实践,特别是他身上体现出的清官的特质,都说明他是中国清官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包拯的法律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其实际上是儒家、法家、道家等综合影响作用的产物.审视包拯的法律思想与实践,对于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重新定位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创新,思想文化等多种职能,认为经济职能是国家各项职能之首;政治职能和思想文化职能可以结合起来形成的政治社会化职能,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指引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制度创新职能对实现国家的政治稳定有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他认为只有将多种职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国家的自主性沿着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才能科学地协调好改革,发展,稳定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元典章》、《大元通制》等重要法律文献及其他历史资料,对元朝统治者提出的“祖述变通”、“附会汉法”、“实行文汉”等法律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这些思想在稳定元朝统治和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列宁是社会主义法制实践的开创者,其法制思想丰富而系统。他明确提出了国家政权必须通过法律来掌握、巩固和治理的思想;重视立法,主张党对立法的指导,坚持立法的民主、统一和随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立、改、废原则、;强调严格执法和守法,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独立和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注重法律监督,督促司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办事,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在执行、监督法律中的作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保证法律全面准确的实施,从而更有效地治理国家。列宁的法制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6.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者,他在清末法律变革过程中,对中国古代法学和西方新兴法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整理和总结,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法律思想。沈家本在总结中国古代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接受了近代西方主权理论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的影响,深切认识到法权统一对于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统治的重要性。因而,他在法律规定方面、执法方面和司法主权等方面都提出了必须统一的新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批判封建主义等级特权观念,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为清末的法制改革和促进传统律学向近代法学的最终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对我们今天的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要从教材建设入手,突出一个“新”字,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之,更信之;还要加强“三进”工作力度,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知、信、行”相统一。  相似文献   

8.
元朝统一中国以后。草原民族的文化惯性势必严重冲击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正统文化和思想。赵天麟以一介布衣向皇帝上了六十二篇奏折,要求统治者尽快适应几千年来形成的封建正统思想。恢复社会秩序;重视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的建设,反对法律中的民族不平等现象,重视法律的宣传工作。反对肆意大赦,反对对官僚士大夫滥施刑罚的法令;主张国家要用法令的形式规范农业和桑蚕业,提出颁布法令限制土地兼并。表现出强烈的抑强恤民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9.
包拯主要生活在北宋的真宗和仁宗时期,以清正廉洁、敢于言事的形象为后人敬仰。在他实际出仕的26年间,曾多次出任地方官和转运使、三司使等与国家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的要职,形成了其独特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0.
出于维护礼制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孔子提出“郑声淫”的命题。郑声之“淫”,在于形式上违反五声规定;在内容上情无节制,对僵化的礼乐制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孔子把人生的意义定位于现世,将有限的个体生命转换为族类生命的无限延伸,他最为关注的是如何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维持现存,稳定社会秩序,保护族类的生存。他由此构造了以中和思想为核心的音乐美学理论,中和即过犹不及,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谐和,中是前提,和是结果,中是核心,有和必有中;和是中的必然,和必得中。温柔敦厚即中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的产生时间存在分歧,可以分为两类观点:一类观点认为产生于古代社会;另一类观点认为产生于资本主义阶段。笔者认为经济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产生于古代社会。因为经济法产生的含义就是指经济法律部门的产生,但经济法律文件、经济法律规范与经济法律部门是同时产生的。经济法产生不以生产社会化或垄断的出现为前提,国家社会经济职能是国家固有的,从国家产生就具有,并不是以后才具备的。经济法体系中所包括的一些法律子部门在古代社会就已经产生了。  相似文献   

12.
文章戒繁冗,尚精炼,自古以来如此。具有现代公文性质的古代奏议尤当如此,而包拯正是这方面无可争议的代表。无论从其奏议的篇幅、修辞还是内容来看,其朴实严谨精炼的文风和求真务实的论事,都不失其作为具有现代公文性质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培育行政法治文化,是实现行政法治的根本,行政法治文化的形成,与政府的行政执法实践密切相关。而政府的行政执法实践,又是由每一个公务员具体实施的,政府公务员是行政法得以运转的运作者、操纵者,是行政法律职能实现的承担者。政府公务员的素质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行政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政府公信力的树立和行政法治文化的形成。笔者以为,崇法是公务员应有的精神信念,知法是公务员应有的岗位要求,守法是公务员应具备的道德品行,依法行权是公务员应尽的职责义务。  相似文献   

14.
无讼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导的价值取向。无讼价值观有其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和经济社会政治基础。无讼的法律文化意识使我国传统法律体系不健全,阻碍法律自身的发展,影响了法律的权威和地位,成为法律文化现代化的阻碍因素,因此必须通过培育公民的权利意识,树立公民法律信仰等方式和途径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转换。  相似文献   

15.
法律价值“功能论”是对法律外在价值的一种描述,法律的超验价值不是一种具体的价值,是内在于法律的一种价值信念,它假借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信仰而生成,寓于自然法、神性理性和人类理性之中。法律的超验价值对于法律基本价值的确立和法律信仰的维系与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够直接影响立法、执法和司法主体的观念和行为,对于法律正义的实现起着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拥有相当,发达和完备的刑事执行法律制度,包括监禁刑的执行制度、非监禁刑的执行制度(社区矫正制度)、死刑执行制度、财产刑执行制度以及资格刑的执行制度。尽管中美在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以及法治程度上有较大差异,但研究及借鉴美国刑事执行制度仍是中国发展和完善刑事执行法律制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法律价值是法的重要内容,一部没有价值的法律不仅对人类没有意义,而且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在诉讼法律中法律的价值体现尤为明显,本文试图就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规定中所体现的法律价值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方苞的"义法"是其文论的核心范畴,也是桐城派文论及文章创作的基石。前人对"义法"论述很多,争议也很大。基于审美的角度来剖析"义法"说的理论精髓,将其置于历史语境中来探索其渊源和理论依据,从而揭示其在倡导"纯文学形式"中所富含的审美意蕴和接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包拯的反贪理论与实践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官包拯 ,是中国古代在反贪理论与实践中的一面旗帜。其反贪理论包括 :主张有法必依 ,违法必纠 ,严惩贪污 ,以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其反贪实践 ,主要表现在上书反贪、定制治贪、履责劾贪、依法惩贪等多个方面。包拯的反贪理论与实践 ,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儒学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忠君爱国思想 ,以及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铁面无私、公正执法 ,自奉清正、崇尚廉洁的思想特色 ;并为我们今天的反腐倡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法律的伦理和伦理的法律是法律伦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法律的伦理研究法律蕴涵的伦理精神及对法律的伦理评判;伦理的法律探讨内涵伦理精神的法律的伦理功能、伦理关怀、作用方式,并以此来整合社会大众的德性。伦理精神向法律实体化的转化应是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