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认知革命虽然使教学系统设计技术否定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假设,但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范式转变,即,皆主张认知和学习是表征和反映真实的客观现实的过程,都持“客观主义”的态度。社会建构论认为知识产生于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过程之中,强调学习者在理解社会环境和赋予信息以特殊意义方面的积极作用。评析社会建构论学习观内涵,将之引入英语教学,展示出社会建构论学习观指导下的英语教学观和英语教学策略的新转变。  相似文献   

2.
对合理性的社会批判有两个来源,一个是18世纪的浪漫主义,另一个就是马克思。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分析证实了社会组织的合理原则会产生一个带有偏见的结果。由于现代社会的合理性主要是由市场、组织和技术围绕着合理性的原则建立的,因此作者认为,马克思用于分析市场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分析技术,而法兰克福学派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技术的合理批判。技术政治学的出现使我们看到技术发展的模式逐渐类似于日常的政治活动,而社会建构论从社会因素的角度强调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作者从法兰克福学派和科学技术论研究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两级“工具化理论”。指出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技术能够被重新设计,以便服务于人类和自然,而不是统治人类和自然。  相似文献   

3.
宇宙全息论是一种揭示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奥秘的新的思维方式.   在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着各种全息系统.宇宙全息论认为:“宇宙全息统一论认为宇宙中的事物都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反映的.各种物质(包括有机生命和无机生命)都可通过中介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又通过信息相互反映,既是信息宿主,又是信息源.“   ……  相似文献   

4.
社会建构论把技术界定为一种社会行动 ,技术要素包括参与了技术发展的各类因素。然而 ,社会行动并不能包括技术的全部 ,本文尝试提出“技术是部分地社会建构的”这一命题 ,建立了一种技术内容的“可塑因—不可塑因”的二分法。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界定具有丰富的政策含义 ,它包含了一种建构论的政策思想 ,强调政策工具的地方导向和行动导向 ,并涉及政策的有效作用空间问题。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构论是一种被寄予厚望的哲学方式。作为新思潮,它有必要到历史中汲取思想资源。我们认为社会建构论的思想不仅有知识社会学和历史主义等经常被提到的近缘,还可追溯到康德和黑格尔以及皮尔士的哲学。这种追本溯源不但有助于我们从社会建构论的历史去理解它的逻辑,而且也为它提供了辩护。  相似文献   

6.
韩洪波  李婵娟 《科教文汇》2009,(16):279-280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近几年技术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前的学者多从二元分立的角度进行考察,提出了技术决定论、社会建构论和技术社会互动论。本文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将技术与社会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提出了技术一社会整体论的观点。认为技术与社会不是二元分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它们在起源上具有同时性,发展上具有相关性.终极目标上具有同一性。技术与社会不可能各自孤立存在,自主发展,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无缝之网”。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技术系统观点从个人、社会、组织和技术四个层面研究KMS中知识共享理论模型并试图发现影响知识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用社会资本理论、认知理论等多元理论视角从四个层面建立基于KMS知识共享的因素模型,采用PLS结构方程对来自97家企业183个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虽然各层面的变量都对因变量具有显著作用,但社会资本对基于KMS知识共享效应最为显著,其次分别为个人、技术和组织层面。因此,企业应在综合管理措施基础上重点培育组织社会资本,并且利用基于Web 2.0等信息技术的KMS支持员工社会资本的发展促进知识共享,最后总结了知识分享管理中的两种误区。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社会技术系统创新治理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融合带来一种新型的大社会技术系统,例如三网融合、物联网、大飞机工程等,这类系统因其跨产业、规模大、结构复杂等特点使得对其创新的治理尤为艰难。通过将大社会技术系统与相类似的(大)技术系统、社会技术系统、复杂产品系统作比较,提出了大社会技术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并对其创新及创新治理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技术系统观点从个人、社会、组织和技术四个层面建立KMS中知识共享理论模型并试图发现影响知识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采用社会资本理论、认知理论等多元理论视角从四个层面建立基于KMS知识共享的因素模型,通过运用PLS结构方程对来自97家企业183个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虽然各层面的变量都对因变量具有显著作用,但社会资本对基于KMS知识共享效应最为显著,其次分别为个人、技术和组织层面。因此,企业应在综合管理措施基础上重点培育组织社会资本,并且利用基于Web 2.0等信息技术的KMS支持员工社会资本的发展促进知识共享,最后总结了知识分享管理中的两种误区。  相似文献   

10.
作者根据"科学知识社会学"两员健将巴恩斯和布鲁尔的一篇论战性文章,简要讨论了"相对主义社会建构论"的总体思路.斯蒂芬·夏平所著<真理的社会史>,将科学真理的成立归因于以信任为纽带、与社会秩序相平行的"知识秩序",是这一总体思路的出色实施.作者认为,"科学知识社会学"即使消解了朴素的、大众化的"理性主义",也并不能消解理性本身.探索一种理性主义的建构论,也许是有希望的新路.  相似文献   

11.
技术在何种意义上自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自主论有三种不同说明:逻辑型说明、事实型说明、后果型说明.只有事实型说明意义上的技术自主论才是真正的技术自主论,即只有揭示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则并强调社会技术化和人的技术化生存的技术自主论才是真正的技术自主论.埃吕尔和温纳的技术自主论都是这种意义上的技术自主论.只有在社会技术化和人的技术化生存的意义上,技术自主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娜娜  梅亮  谢伟 《科学学研究》2023,(10):1844-1853
随着后发企业进入后追赶阶段,可持续追赶逐渐成为后发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技术系统观下,后发企业的成长取决于其技术子系统与行政子系统的发展状况。因此,如何改善企业子系统发展水平以及实现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是后发企业实现整体能力持续积累以及可持续追赶的关键。鉴于此,本研究聚焦于技术与管理两个维度,通过采用案例研究法追踪三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追赶过程来解析后发企业改善其子系统以及实现可持续追赶的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后发企业的追赶行动受制于其子系统发展情况,其内部技术系统与行政系统发展缓慢引致技术与管理滞后,进而制约企业实施可持续追赶。具体体现为生产设备与生产线、研发软件与工具等技术系统方面发展缓慢,并直接制约了技术能力的持续积累;人员管理、组织结构等行政系统滞后,并直接制约了管理能力的持续积累。第二,后发企业可以通过开展技术学习与管理学习改善子系统滞后性进而实现能力的可持续积累,主要体现为企业通过开展技术学习从生产、产品开发、技术研发等环节改善其技术系统的滞后性并实现技术能力积累,以及通过开展管理学习从组织结构、人才培养、管理手段等方面改善其行政系统的滞后性并实现管理能力积累。第三,技术系...  相似文献   

13.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技术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但技术决定论、社会建构论、技术与社会互动论都存在技术与社会的二元论解读,难以避免技术与社会的二元论困境。通过对自贡井盐社区的研究得出,井盐技术与自贡井盐社区存在相互影响、共同演进的互构共生关系,且这种关系蕴涵于整体的地方性井盐实践之中。这是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实践逻辑,无疑为消解技术与社会的二元对立提供了一种启发性思路。  相似文献   

14.
实体论技术观和建构主义技术观对于技术演化路径的描述都是不完备的,技术社会相互建构的理论进路则开辟了一条理解技术与社会协同演化复杂图景的新途径。文章从技术演化的内在逻辑和社会语境解释两个层面分析了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替代传统网络的动力机制,进而基于技术社会相互建构的视角,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探析了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塑造社会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对语义形成的机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即构成论和语境论。文章认为:语义是构造的产物,语义构造的过程,包括了在特定语境中的意向含义和含义充实两个方面。意向含义是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含义充实是使这种表达具有真实内容。从意向含义到含义的充实,是在新的语境下将已有的语词通过语境推理进行重新组合,以构造出新的语词和语义。  相似文献   

16.
技术概念的复杂性是导致自主论和建构论纷争不断的根本原因,对技术本质的理解必须区分哲学语境和社会学语境.反思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既要立足于历史的维度,同时要顺应技术哲学当下发生的“经验转向”.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苑》2008,(10):285
英国足总技术培训部主任查理?休斯先生认为足球技巧有三大方面因素,即技术、意识、身体素质。意识,是指运动员懂得能做什么和需要做什么。南斯拉夫藉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先生认为,足球有四大要素:技术、战术、身体和意识。他认为,作为职业球员意识是第一位的,因为意识不是靠苦练就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知识社会学向技术的转向形成了社会建构技术的崭新研究方法和研究观点。它一方面突破了技术发展的线性模式,转而强调技术形成的多向性、非线性特征;另一方面,它主张技术成功不单纯是技术本身创新的成功,更是依赖于技术系统的成功。文章表明,社会建构论能够运用于技术研究领域,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对称性原则能够有效地向技术研究扩展。  相似文献   

19.
技术是否对组织变迁产生影响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学术界对于此问题的看法经历了技术建构论和社会建构论的争论之后,有了较为中肯的认识。但是学术界尚缺乏对于技术对组织变迁产生影响的机制的全面研究。本文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组织及其变迁,分析了技术的双重性以及作为组织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组织要素的机制以及技术导致组织变迁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混沌是企业非线性系统的一种本质行为,对以决定论为指导的传统企业管理哲学重新思考是必要的。基于混沌理论提出了关于企业管理观的几点看法,认为企业系统演化是驱动力与耗散力互相竞争的过程,在管理中应树立非决定论系统观,以混沌的可驾驭性为基础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探讨了企业系统的非线性描述方法、企业预测决策的非决定论方法、企业管理的系统论和分形论等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