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绪智力探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情绪智力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探讨了情绪智力的含义,分析了情绪智力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并就情绪智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戈尔曼认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我校虽然地处农村,但地方经济发展迅猛,  相似文献   

3.
李涛 《考试周刊》2008,(2):236-237
情绪智力概念提出后,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近10年来的研究热点问题.本文对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结构的发展、情绪智力与学业成绩、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并指出最近情绪智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美国心理学家Salovey和Mayer把情绪智力看做是个体准确、有效地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集合,认为“情绪智力是觉知和表达情绪,情绪促进思维,理解和分析情绪,以及调控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情绪智力影响着情感的建构与调节,在社会动机行为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从而使它成为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情绪智力的视角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情绪智力理论及其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引言自从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A.Binet和医学家T.Simon编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以来,人们对智力的研究倍感兴趣。然而,早期的智力概念是由理性决定的,情绪因素被排斥在外。在历史上,许多人认为理性优于情绪。情绪被当作是一种内部的、经常扰乱人类天性的因素。近百年来,人们不断探索,对智力的理解日益深入,智力的概念也在不断更新。1960年,巴布娜·柳纳(BarburaLeuner)在发表的论文《情绪智力与解放》中首先提出"情绪智力"一词。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Salovey和Mayer描述  相似文献   

7.
美国心理学家Satovey和Mayer把情绪智力看做是个体准确、有效地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集合,认为。情绪智力是觉知和表达情绪,情绪促进思维,理解和分析情绪,以及调控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情绪智力影响着情感的建构与调节,在社会动机行为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从而使它成为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情绪智力的视角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提出情商是情绪智力商数的简称,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教授和约翰·梅耶教授于1990年首次提出。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出版《情绪智力》一书,在书中。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情商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所谓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自1990年心理学家梅耶和萨拉维首次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后,情绪智力在我国教育界、心理学界以及组织管理界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情绪智力实证研究的状况,并对以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沈红 《青海教育》2008,(12):62-63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IQ)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人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超过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向苏龙 《广西教育》2008,(16):12-12
情商是成就教师职业的重要因素。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或情感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合作等方面的品质。它反映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在非智力活动中表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范云 《地理教育》2013,(Z2):19-20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与智商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普遍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越高,就有高成就。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统计,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有一定的智力,还需要有较高的情商。在当前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过多的强调了智力的培养,对情商的培养有所忽视甚至忽略。  相似文献   

15.
自1990年心理学家梅耶和萨拉维首次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后,情绪智力在我国教育界、心理学界以及组织管理界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情绪智力实证研究的状况,并对以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情绪智力”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Salevey 和 Mayer 在1990年提出,并在《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中对情绪智力做了详尽的论述。此后,情绪智力的内容一直在丰富之中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并被定义为:“一种能准确地觉察自己及他人情绪、评价和表达、理解和感悟并有效地调控、利用情绪以助人智力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多的研  相似文献   

17.
情商就是情绪商数,也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不像智商那样代表一个具体的算术商数,它只是相对应地指情绪能力,简称EQ,它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性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和思维  相似文献   

18.
自从美国心理学家Salovey和Mayer提出了情绪智力理论以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而使情绪智力理论迅速地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热门话题.情绪智力理论之所以流行,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讲,情绪智力理论切中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吻合了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具有挑战理性的统治地位、对智力本质解释的多元化、承认差异和倡导平等、开放、创造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有心理学家称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是决定个体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因而情绪智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研究成果逐渐辐射到包括高校人才培养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情绪智力理论打破了认知智力一统教育天下的局面,迫使高校教育作出适当的调整,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本文通过对情绪智力研究的相关成果的分析,探讨了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的启示,并试图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和彼得·萨洛维于1990年首先提出,它是一个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是指人在情绪认知、情绪管理、挫折耐受、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品质。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