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产生文字出现后,便有了公文的产生务件,公文产生后,需要上传下达,来保证政令的畅通和统治指令的正确传达.于是,邮驿制度便应运而生,自先秦至隋唐时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宋代在对前朝尤其是隋唐时期公文邮驿制度继承的基础上又做了很多创新.本文对我国宋代时期的公文邮驿制度从组织管理、传递方式、传递人员、传递过程厦公文邮驿律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宋代公文邮驿制度发展的新特点,以期促进中国公文吏、档案史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政教合一的体制决定了其公文的宗教性.在此时期的大量公文中,有不少宗教仪式的内容.将宗教仪式写入政治栽体的公文中是公文发展史上都较为独特的现象,这与太平天国拜上帝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3.
刘俊恒 《档案》2022,(11):59-63
薛福成是晚清杰出的外交家、思想家、文学家,是推动晚清公文发展的重要人物。薛福成公文写作分为幕府时期、筹防浙东时期、出使欧洲时期,其所撰公文类型涉及上奏文书、官府行移、外交文书等,具有丰富研究价值。其公文特色聚焦“经世效用”,公文成就体现在尝试外交照会、电报公文等新文种,引领新文体语言和体例的发展。薛福成围绕“经世致用”的公文写作思想,创新性发展公文文种与文体,强调关注社会现实,注重实干和务实,为我国近代公文写作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公文发展的由散入骈为线索 ,具体分析了文体骈化、尤其是魏晋六朝时期的骈文对公文的巨大影响和唐宋时期对公文的成功改造 ,总结了历代公文在骈散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5.
明代是公文理论大发展的时期,明人在聚焦公文功用的同时,也围绕着公文的档案价值展开了集中讨论,其形成的理论共识可与现代档案学理论中的相关概念一一对应.明人针对公文文本所追求的“经济”“实录”“为后世法”等属性,分别对应着公文档案的现实价值、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对这些属性的认识,使明人极为看重公文本身,并从中挖掘出了可供政务参考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针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类国家机关相继发布的公文格式规定、标准,根据它们的发展演变情况来研究近年来我国机关公文格式规范变革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政教合一的体制决定了其公文的宗教性。在此时期的大量公文中,有不少宗教仪式的内容。将宗教仪式写入政治载体的公文中是公文发展史上都较为独特的现象,这与太平天国拜上帝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造纸技术发展的进程中,唐代是较发达的一个时期,纸的种类、质量等都大大超过前代。造纸业的繁荣,为官府公文用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唐代官府公文根据不同用途而采用不同的色纸,主要有黄纸、白纸、青纸、五色纸和金花五色绫纸。  相似文献   

9.
行政效率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对公文工作一直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的视角,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公文工作效率研究和实践探索历程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当前公文工作效率研究需要克服的一些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十七年"时期,是我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期。党和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公文处理工作制度与相关政策,为公文处理工作提供了发展依据与制度保障。这一时期的公文处理工作制度,呈现出逐渐规范化的发展趋势,但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也存在公文质量低、滥发乱发公文严重、公文旅程长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宗教的视野研究太平天国公文是对公文研究的新探索。太平天国时期的公文披上了华丽的宗教外衣,强调天下一家。宗教幻想与公文务实原则的冲突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的不彻底。  相似文献   

12.
陈勇 《档案管理》2008,(2):39-40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我国政府对电子公文标准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就电子政务中的电子公文标准化的意义、现状、内容和公文标准的制定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公文是具有规范体式的应用文体。公文处理规范化是指公文办理过程的规范化和公文形式的规范化。公文处理规范是一种技术规范,具有客观确定性、一元化特性、约束力。公文形式规范内容包括部分形式的规律化和部分形式的模式化两个方面。公文处理规范要遵循美观的原则、方便处理的原则、约定俗成的原则、积极发展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14.
赵彦龙  石月兰 《历史档案》2004,(1):61-69,80
《宋史·夏国传》载 :“西夏设官之制 ,多与宋同 ;朝贺之仪 ,杂用唐宋 ;而乐之器与曲 ,则唐也。”由此可见唐宋时期完善的政治制度深深地渗透到西夏的各项制度之中 ,作为政治制度之一的公文制度也不例外。目前 ,史学界对西夏公文史的探讨仍很薄弱 ,本文拟对西夏公文及制度作一概述 ,以求教于专家学者。一 西夏公文的体裁公文体裁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和演化的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某一历史时期全部公文内在本质和用途分工的外在表现形式。西夏的公文体裁 ,可从《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律令》)以及清人王仁俊编纂的《西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民国江苏省立医政学院筹备档案为例,从公文处理机构与人员、公文文种、公文处理流程三个方面分析了国民政府时期江苏省政府公文处理的基本流程,并分析了其公文稿面、盖印与署名、公文缮写、一文一事、处理期限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公文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各级政府机构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系统将逐步成为机关公文处理的平台,公文的起草、审核、签署、发布以及收文的办理等都将在电子政务系统中运行.在电子政务系统中运行的公文是机关职能活动的历史记录,必须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归档和管理.实现电子公文归档的关键是在开发电子政务系统时将电子公文管理功能嵌入系统中,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联系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实际,从历史的视角探讨了公文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文修辞品格的特殊性是公文语言特殊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文修辞品格的特殊性决定于公文语体、公文主旨、公文语境的特殊性.公文修辞品格的特殊性的特殊性体现在公文词语的锤炼、公文句式的选择、公文修辞格的使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赵颖  罗艳丽 《档案管理》2021,(5):113-116
陕甘宁边区政府公文为重要文书史、党史研究文献,本文通过纵向的历史演变和横向的文书种类变迁进行研究,分析文书改革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公文发展的重要节点;公文文种的由繁趋简和公文功能的交叉重合是边区政府公文的显著特点.简化公文文种、规范公文程式、规范公文用语和改革公文处理制度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公文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公文是用于公务活动的一种应用文书.公文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产生的.是统治阶级用以记载和传递、保存公务信息的重要工具.公文的产生,是伴随社会生产的发展,在文字与国家出现的基础上而逐步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