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2017年度童书出版,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儿童文学作家创新表达形式,深化作品内涵,力求突破自我;回望童年经历、挖掘童年价值成为创作新趋势;以特殊儿童为主角的作品增多;展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童话独具魅力;原创科普童书迎来小高潮,文博类、地理类最为热销;原创图画书日益成熟;引进版童书依旧热销,等等。一、儿童文学创作群体推陈出新、挑战自我新世纪以来,原创儿童文学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以丰富的题材、多样的风格满足儿童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社会的支持、出版的繁荣和市场的完善固然是原创儿童文学崛起的外因,但更主要的是儿童文学作家孜孜不倦的艺术探索。2017年,儿童文学作家群体继续探索新的艺术可能,开掘写作素材,拓宽文学创作疆域,彰显出巨大的自我更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中出现了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以拯救大地母亲为主题,秉持新的人与自然观,积极投身于自然生态文学的写作中,由此为我们的小读者们创作了一批高水准的作品。儿童文学理论家、儿童文学作家朱自强先生倡导并主编的《绿色中国》丛书(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  相似文献   

3.
陆三强 《中国出版》2022,(S1):211-215
儿童文学不是对童年生活表象的描摹,是要能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深入社会实际,进入到孩子们的生活,这是时代赋予作家的使命,也是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和表达的要求。未来出版社新出版的长篇小说《蓝格莹莹的彩》,就是一部关注现实儿童生活,抒写时代发展巨变的作品。缘起:积极主动挖掘作品资源如何书写中国式童年,是儿童文学领域广泛讨论的话题,也是我一直追寻的选题。  相似文献   

4.
闫庆博 《出版广角》2016,(14):46-47
梅子涵先生的《麻雀》在我国当下的儿童文学领域中,可以说是独具个性的作品.文章从《麻雀》写作的题材、背景个性化,写作内涵的深刻性、多样性,以及写作语言的鲜明个性来阐述这一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及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儿童文学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时期,文学思潮风起云涌,儿童文学出版物求新求变,促成了儿童文学理论的发展,创作与理论的嬗变。在变革的过程中,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版也出现了几许可喜的现象,这些现象虽不足以说明儿童文学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些现象却足以使我们对儿童文学出版的思潮加以反思与借鉴。第一,走向多层次,多渠道的儿童文学建设,进一步激活了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的生产力,使得儿童文学作品由单一走向了多元。按照少年儿童年龄的差异性与心理接受特点,可将儿童文学区分为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  相似文献   

6.
儿童文学作品演播有别于成年人题材。真实而非现实,夸张但不虚假,细腻而真切。作者通过演播瑞典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女士的代表作《长袜子皮皮》,领悟出九种儿童作品的表达方式——还原、转化、抑扬、吐字、制声、弹性、情感、想象、节奏。  相似文献   

7.
少年与战争     
今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我到京参加了一个长篇小说座谈会,研讨一本战争题材作品《少年的荣耀》(希望出版社2014年版)。作者是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李东华,她自己没有战争生活经历,但把她父亲的生活了解得非常透,对抗战年代山东地区的农村生活也做了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感同身受的地步。她忠实于她所得到的生活素材,不胡编乱造,又加入了她对童年的理解,将自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第三届"海峡儿童阅读论坛"暨"林良作品研讨会"于9月17-19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大型的综合性活动,活动丰富,层次分明,以福建厦门籍作家、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良先生的作品为中心,感性品悟、作品细读与学术研讨相结合,全方位展示、评价林良作品的经典性。活动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台湾)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与北师大基础教育合作办学部儿童阅读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由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承  相似文献   

9.
《全国新书目》2013,(10):83-86
内容简介:“绿色中国”丛书是国内第一部以探讨生态性为主题的大型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作品,共10册,由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先生主编,汇集鲁冰、余雷、阎耀明、蒲灵娟、孙昱等十余位国内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的最新原创力作。  相似文献   

10.
对于许多喜欢图画书的读者,或是关注孩子阅读的家长而言,彭懿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名字。除却阅读推广人的身份,彭懿还是一位幻想小说作家、摄影家、翻译家、儿童文学理论学者……尽管各类著作颇丰,彭懿自己却说,刚刚由接力出版社出版的两本书——《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是他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两部作品。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世纪原创儿童文学的版图上,少年文学的缺失问题,早在几年前就引起一些出版人和写作者的思考和重视.今天,当我们重新回过头来看看当时的基本判断:幼儿文学和童年文学呈现勃兴之势,而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兴盛的少年文学却日渐式微,形成了一种结构性缺失.少年文学正是检验儿童文学写作"深度"的最佳文体之一,如果我们认为儿童文学创作的黄金期已经到来,那么这个黄金期就不应该仅仅是指市场的繁荣,更应该有拿得出手的硬作品证明原创儿童文学真正拥有自己的真金白银.  相似文献   

12.
胡丽娜 《中国出版》2016,(11):19-22
安徒生奖是全球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奖项,安徒生奖获奖作家作品的中国传播是考量中外儿童文学关系和交流水平的重要维度。随着"获国际安徒生奖图画故事丛书"、"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等丛书的出版,安徒生奖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从零散化到系统化、丛书化的过程,对本土儿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意义。但从整体上看,安徒生奖获奖作家作品作为优质出版资源,在持续开发的广度与深度、品牌建设、理论研究深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尚待加强和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与青年作家郝周相识于8年前,当时他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我也是刚入行的新手编辑,他热诚地向我发来一部长篇书稿,那是一部弥漫着乡土气息的长篇儿童小说,写得流畅、清丽,行文中,感觉其颇受曹文轩的影响,再酝酿摸索几年,难说不成大器.鉴于当年的出版现状,我社还处于争夺儿童文学名家资源的初期阶段,对新手作家的扶持既缺资源,又缺经验,本着为作家负责的态度,我建议郝周先从短篇写作开始,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知名度,再出版长篇也不迟.这位真诚、沉稳的湖北青年,真的听了我的建议,潜心短篇写作,短短几年,便硕果累累,近百篇小说、童话作品散见于《儿童文学》《东方少年》等报刊.当他再次经其同乡前辈儿童文学作家萧袤推荐,投稿给我社的时候,已经是儿童文学界的实力青年作家了,他思路清晰,写作游刃有余,不乏闪光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卢有泉 《编辑之友》2011,(12):116-117
近几年,由于工作关系,断断续续读了些儿童文学作品,总的印象是如今的儿童文学创作有点"滥"。有的作家并不是真心为孩子们写作,更不是为孩子们提供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他们的出发点完全是为自己谋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于是,商业化制作高产量产品,儿童文学创作这一关乎下一代成长的具有严肃而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5.
王蕾 《出版广角》2016,(22):55-56
《城南旧事》作为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国内童书市场持续热销.除作品独有的美学特色外,从语言到文学本身的阅读教育指向也是其长销的重要原因.儿童文学已经成为阅读教育的重要资源,教育指向应成为评估当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要维度.儿童文学出版不仅要从美学上进行考量,还要从语言教育性和文学教育性上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儿童文学在1949年以后,确实涌现出一些好作品,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但是,我们更应该想一想,我们的儿童教育以及儿童文学领域是否存在问题。在文化大革命中,那些充满仇恨的红卫兵之所  相似文献   

17.
原创作品一直是衡量一家出版社综合竞争实力的最为重要的指标,也是中国出版业走向世界的主要依托。长期以来,接力出版社一直把原创作品特别是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由著名出版人、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最新创作的长篇童话系列"无尾小鼠历险记"日前由接力出版社推出,在带给小读者鲜活的精神食粮的同时,也为接力出版社原创儿童文学品牌添加了新的亮点。从出版人到作家身份的回归"无尾小鼠历险记"是刘海栖在出版界挥师鏖战多年之后回归作家身份创作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儿童文学学科重要奠基人、国际儿童文学格林奖的首位华人获得者蒋风先生在《儿童文学原理》引言中说:"虽然西方儿童文学创作的起步要比东方早,儿童文学创作的实绩也比东方丰厚,但把儿童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东方的起步却并不比西方晚……中国把儿童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起步既不晚于西欧也不晚于日本,这一历史功绩是不可抹煞的。"  相似文献   

19.
孙丽雪 《中国出版》2023,(S1):57-61
明天出版社在儿童文学领域集中了一大批受中国小读者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像杨红樱、伍美珍、郁雨君、沈石溪、庞婕蕾等,都有最新的作品在明天出版社出版。其中,格日勒其木格·黑鹤是明天出版社颇具特色的一位蒙古族“招牌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是一位身上带着浓厚草原气息的蒙古族作家,曾经与两头乳白色狼犬相伴.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国内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存在与市场脱节的现象,长期下去容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与儿童品牌融合,创造出能够影响到孩子们的优秀作品,是整个儿童文学界应该承担的责任。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要有好看的故事,第二要有记得住的人物形象,第三作品要让孩子看了能感动,文学作品要有思想。这就是一流文学作品的三要素,也是世界一流儿童文学需要的。对未来儿童文学发展趋向的认识,我认为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到了今天,在一个市场经济与世界密切结合的大环境下,儿童文学已经到了转折点,体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