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最新相关数据,结合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数据,分析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全国文盲人口已下降至较低水平,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总体提高,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不断提升.同时,文盲人口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布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随着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各民族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都有所提高,各民族内部教育更加平等了;而在各民族之间,教育不平等程度则有所扩大,虽然扩大的幅度不大,但应该引起有关决策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其提高有一定规律。本文探讨了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两个指标的关系,讨论了教育通过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对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升作用,也讨论了人口普查按文化程度的实际折算。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育》2007,(7):4-10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国务院近日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十五”时期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国民受教育水平显著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左右。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研究》2006,(3):120-120
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04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3年,总人口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7000万左右,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由“小学毕业”提高到“初中毕业”。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的计算方法预测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少数民族未来受教育程度,验证国家近年来民族教育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效果。用数据结果分析当前各民族教育状况,对各民族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顺利地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本文利用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揭示了西部各民族的人口受教育的基本状况,他们和全国的差距,并对各民族在受教育上的差异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民族教育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8.
《世界教育信息》2006,(4):20-20
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介绍中国教育“十五”发展和“十一五”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到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地区覆盖率超过95%.比2000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15%.比2000年提高了0.05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95%,比2000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以上。“十五”期间全国共扫除文盲971.73万人,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2004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8.3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由小学毕业提高到初中毕业。  相似文献   

9.
关于入学率与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入学率的关系。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完全取决于教育发展程度,可以由衡量教育普及程度的入学率测算。我国的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不到11年,提高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有一定的空间。探讨提高我国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的几种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老年人口的生存生活质量不仅影响经济增长、产业演变、社会发展,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本文基于“五普”“六普”“七普”数据,通过分析呼伦贝尔市老龄人口在年龄、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结构差异,得出呼伦贝尔市老龄人口呈现女性化特征,民族构成具有区域性,整体文化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大部分依靠退休金养老金或家庭其他成员供养。通过分析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得出各旗市区虽起始所处阶段类型不同,但老龄化发展速度不一,差距不断加大。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社会、自然、经济等因素对老龄化均有影响,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和长寿水平等自然因素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政府决定,为扩大城乡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覆盖面,加快延长城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争取全省每年有10万名左右的城乡成年居民通过“双证制”教育培训,提高学历层次。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农村教育系统效益的现状 1.总量上反映的农村教育系统的效益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15~64岁)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比城市低2.87年;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占47.62%,文盲人口占8.74%;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只有8.46%,比城市低了35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比例不足1个百分点,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具体数据见表1。  相似文献   

13.
<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一个比较经常使用的指标,但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容易被误解的地方,此外它还容易与另外一个指标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相混淆,本文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结合我国的情况对平均受教育年限进行详细介绍,并对我国未来4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可能达到的情况进行展望。一、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定义及我国目前的情况平均受教育年限,也称人均受教育年限,是指某一人口群体人均接受学历教育(包括成人学历教育,不  相似文献   

14.
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表明 ,人均受教育年限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 ,并且两者的协调性略有提高 ;相关分析还表明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率远远低于经济增长率 ,且两者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各级教育的人口比例与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GDP)的相关分析发现 ,经济发展水平与各级教育人口数量显著相关 ,并且经济增长与各级受教育人口增长密切相关 ,但是各级受教育人口的增长率远远低于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国务院近日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十五"时期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国民受教育水平显著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左右。《纲要》显示,到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深入研究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发展状况 ,不仅是人口普查资料开发利用的一项主要内容 ,也为分析与评价人口、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互动关系提供了条件。一、人口文化素质综合评价指标的界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 ,是这个国家或地区长期以来发展教育和教育产出积累的结果 ,通常用全体国民平均受教育的基本水准来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国际惯例 ,分析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准的综合指标可以分为预测型指标和历史型指标两类 ① 。预测型指标即“预期学龄”(预期教育年 ) ,指“某一儿童预计将来可以接受教育的总年数”。这…  相似文献   

17.
在测算中国30个省份1996-2009年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教育基尼系数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以及DOLS等方法分析了教育扩展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中国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稳步提高,教育基尼系数则呈现下降趋势.另外,无论在全国范围还是在东、中、西部地区,教育扩展和教育不平等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负相关关系,教育扩展显著地改善了教育不平等状况.因此,提高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区域信息化水平与人均受教育年限两者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存在着一种复杂、相互作用、相互传递的关系。那么,从探讨区域信息化与人均受教育年限尚不多见的角度入手,用计量经济学的有关原理,通过确定区域信息化水平指数和人均受教育年限,建立一个数量模型,采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区域信息化水平与人均受教育年限进行回归分析,揭示区域信息化水平对人均受教育年限提升的促进作用。根据计量模型的检验结果,可以得到区域信息化对区域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昌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推动民族教育,包括少数民族教育和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的适龄受教育人口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20.
人口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重要体现,文化素质是国际上常用来度量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人口文化素质是人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用科学的方法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常用人口受教育程度来表征,主要指标有:人口的教育程度构成、在校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中小学入学率、文盲半文盲率、平均受教育年限、科技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