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自主学习”教改实验,要淡化形式主义的模式,使语文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学习。要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设计教学。如多实践、多积累的母语学习规律;遵循“感知→感悟、理解→感想、感情”的阅读过程。正确处理“感悟”与“理解”的关系等;要从着眼于“教”到着眼于“学”,既放手让学生“自主”,又随机点拨,关注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班级心理辅导不是靠教育灌输和说教,而是学生自我探索的过程,是“助人自助”的过程,实现“助人自助”的有效载体是设计和实施学生活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应了解学生实际,使活动方案得到认同。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调整认识,进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促进成长的目标,即“参与活动→情感体验→调整认识→行为外显”。  相似文献   

3.
概念的形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之问共同的本质属性和规律的认识,人们认识事物有→个过程,即“兴趣→感知→抽象→概括→鉴赏→练习→实践→深化”,此外,中学生学习知识有其心理过程,即“基础→内因→理解→运用→改错→结合→精学→智能→……”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真正理  相似文献   

4.
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的今天,数学教师应更新观念,改革教法,指导学法,以适应数学教学改革的大潮。创新教育应体现在“教”与“学”的创新上。一、教法创新——目中有人1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走向“自主式课堂教学结构”。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是按“复习→导入→新课→巩固练习→小结→作业”这几个步骤进行的。它注重新旧知识联系,但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自主式课堂教学结构”则按“自学→说学→评学→导学”这几步骤进行,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能够诱发学生参与学习的…  相似文献   

5.
概念的形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规律的认识.人们认识事物有一个过程,即“兴趣→感知→抽象→概括→鉴赏→练习→实践→深化”.此外,中学生学习知识有其心理过程,即“基础→内因→理解→运用→改错→结合→精学→智能→……”.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接受启发→查阅思考→疑难求解”的学习认识规律,设计出“精讲→课外自学→讨论分析”的教学模式,称为“现金段学法”。论述了“两段教学法”具本的实践过程及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和语言描述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联系,最终转化成为学生的认知结构。长方体的认识是学生的认识水平由平面向立体的发展,是认识上的一次习跃。为了落实“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实物→特征→图形→特征”的课堂结构进行教学,以实践活动力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能力,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发展空…  相似文献   

8.
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症结是知识授受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奴化”思想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惟科学主义给阅读教学带来严重影响,“大一统”的思维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其实,阅读是一种以理解和创造为旨归的对话活动,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对话教学。要解决阅读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是树立教学的对话观念,变“讲授式教学”为“对话式教学”。话题阅读教学是实现对话式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话题阅读教学的一般流程是:创设情境,确立话题→阅读理解,自主探究→对话交流,相互切磋→形成认识,拓展运用。  相似文献   

9.
王小英 《新教师》2023,(4):41-42
“图形的认识”内容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整合长方体相关教学内容,力图刻画小学生在“长方体的认识”单元学习中空间观念的学习发展层级,构建进阶假设,设计课时学习任务及评价量规,使有关“长方体”的学习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促进学生空间观念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关键点是引领学生在“形象”与“抽象”之间反复跳转,让其在螺旋式跳转中逐步建构起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认识。根据这一认知规律,教学中要把握好三个阶段:“经验储备”阶段、“理性分析”阶段、“检验应用”阶段,并沿着“形象→表象→抽象→形象”的轨迹,不断地循环下去,从而促使空间观念获得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认识水平,以及思想品德课教材的特点,我在教学实际中采用了“感知→明理→激情→导行”四个环节的教学结构,简称“四环节”教学法。基本内容如下: 1.初步感知,引人入胜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学伊始必须引人入胜。常用方法有:①联系实际,从谈话入手。如《真正的朋友》,开头可这样设计:“我  相似文献   

12.
概念图应用、自主学习及其教学设计均是当前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一种“教师导学→小组自主探究→学生自主绘制→小组汇总概念图→教师总结评价”的自主学习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发现:用概念图作为教学设计工具,能够较好地发挥自主学习的特征,有效实现自主学习目的,促使学生产生有意义学习。概念图工具与自主学习方法可以在教学中得到完满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梁爽 《现代教育》2023,(5):39-45
在“教—学—评”一致性视野下,基于学习目标设计课前、课中、课后评价任务并进行实践,通过评价任务及时监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实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认识高的内涵、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特性的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空间观念,实现学生真正的“在学习”“真学习”。  相似文献   

14.
在大力推广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数学教师应更新观念,改革教法,以适应数学教学改革的大潮。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创新教育应体现在教与学的创新上。   一、教学创新──目中有人   1.从“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走向“自主式课堂教学结构”。“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按“复习→导入→新课→巩固练习→小结→作业”这几个步骤进行的。它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但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自主式课堂教学结构”则按“自学→说学→评学→导学”这几个步骤进行。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六因素”教学法是湖北大学黎世法副教授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六因素”,指的是“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这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客观认识过程,也是个比较完整的学习方法体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教学中,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学生很难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自主地去学习呢?如何实现“学生主体自主合作教学模式”为了发挥《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这门学科的特点,我做了新的尝试,将整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即情景导入、学生欲学→主动探究、学生会学→协作学习、解决任务→小组竞赛、自我测试→学生评价、学生乐学.  相似文献   

17.
化学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对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项目式学习是实现教学内容结构化的重要途径。以“人工固碳”为例,基于“固碳装置设计”“固碳装置优化”等核心任务对项目学习中涉及的学科知识、认识思路、学科观念等进行结构化整合,在真实情境中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在学习主动性、学科思维及其迁移方面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本世纪50年代以来,支配着小学作文教学的观念是“教师中心论”,其表现形式为:“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评改”。这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种“费时低效”的教学形式至今仍然是许多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法宝”。为什么作文教学改革改来改去总又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呢?我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旧的教学观念束缚着教师的手脚。要使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走出“费时低效”的困境,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要有明确的、科学的观念。一、素质观──作文教学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开设作文课?有些老师认为,教材中设计了作文的内…  相似文献   

19.
将企业界的“企业教练”理论引介到外语教学就形成了外语教学的“教练”理念,该理念突出了对学生主体和学习实践的关注,把传统的“教师→外语→学生”型教学观念提升到“教师→学生→外语”型的以人为本、重在实践的教学理念,从而升华了师生关系、优化了课堂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强化了课外训练、提高了学习效率,是一种符合当代教育价值观念与发展趋势的新型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0.
熊建祥 《湖南教育》2002,(22):25-25
所谓“三步五法”是指课堂结构由三大模块组成,即创设情境→自主学习→激发创新;激发创新可用五种方法,即设疑激活→讨论求异→想象创新→质疑挑战→创新评价。“三步五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创设情境。这是整堂课取得预定教学效果的前提。创设情境首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直至引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使学生自然产生接受学习的心理准备。其次是使学生对前后知识有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创设情境的方式有:语言描绘,如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内容,老师小结后引入本堂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