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对闽台TFY-LCD产业集聚中持续创新链的培育情况进行了研究,从创新供需链、创新企业链、创新空间链、创新技术链、创新价值链五个维度分析了TFT-LCD产业持续创新链的现状;剖析了闽台TFT-LCD产业各条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升级企业联盟、实践高端价值理念等促进闽台TFT-LCD产业持续创新链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视角构建新兴产业创新基地的发展框架,并提出新兴产业创新基地的构建策略。指出依托政府来提供产业发展平台等公共服务、利用市场来引导创新资源高效流动能够有效划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营造产业链和创新链互相匹配的创新生态系统,实现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视角,构建了新兴产业创新基地的发展框架,并提出了新兴产业创新基地的构建策略。指出依托政府来提供产业发展平台等公共服务,利用市场来引导创新资源高效流动,能够有效划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营造产业链和创新链互相匹配的创新生态系统,实现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超  董坤  许海云  方曙 《现代情报》2017,37(6):16-23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产业竞争情报需求和情报内容也发生变化。首先,根据波特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以及国家时政方针,总结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的产业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新背景下产业竞争情报需求。然后,引入创新链理论,构建基于产业创新链的产业竞争情报服务策略。最后,以国内基因工程疫苗产业为例,对提出的服务策略进行应用,验证可行性和有效性。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产业创新链的产业竞争情报服务策略可以满足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的产业竞争情报需求,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可以系统、全面地掌握基因工程疫苗产业创新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提高,研发能力持续增强,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国家对企业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创新主体也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基于国家创新生态系统视角,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企业创新主体的内涵,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企业创新现状,发现我国企业在创新中发挥的主体作用还不充分,企业尚未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组织实施和价值实现的主体,未来应从加快各类高端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在创新决策体系中的作用、提高企业创新意愿和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组织实施多主体协同创新和完善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着手,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提升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核心专利的识别对于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专利对于基础研究的支撑和产业应用的推动是测度专利价值的必要因素。[方法/过程]立足创新链的相关理论重新界定核心专利,根据专利对于创新链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应用3个创新环节的推动或支撑作用构建相应的测度指标及筛选方法,并以白血病相关药物为实证对象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论]识别出对白血病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应用具备支撑和推动作用的核心专利,相关专利药物在产业领域内具备高度创新性和价值性。结果表明,在创新链视角下基于专利对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的作用可用于产业核心专利的识别。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日益突显,其内涵也从最初的5G、物联网等逐步拓展至包含信息、融合和创新3种类型的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前沿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支撑平台,也是新型基础设施形态得以持续演进、功能得以不断拓展的动力源;将创新基础设施纳入新型基础设施的范畴,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充分信任和殷切期待。厘清3类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与关系,认清当前创新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十四五”时期高效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对于统筹提升新型基础设施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区域创新链的优化与完善,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本文针对区域创新链的协调度,从结构特征和运行机理出发构建区域创新链的研究框架,基于个性优势识别模型,运用熵权法兼顾五年创新水平,测度2015—2019年我国31省区市创新链优势环节和薄弱环节来分析区域创新链的协调机理。通过识别支配区域创新演化过程中的主序参量的方式,对我国区域创新双循环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探索我国区域创新链的演化机制。结果表明:(1)我国31个省区市的区域创新链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区域创新链总体上呈现“中部平稳-东高西低”的水平特征;(2)东部沿海区域创新链呈现良性输入与输出的态势,中部区域创新投入配比失衡限制了区域创新链的发展,西部区域地域限制和创新投入不足问题较为显著。由此,本文从巩固区域间创新联动发展机制、促进优势区域向弱势区域创新输出、合理分配创新资源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对大学城的聚集、互动效应和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面向广州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新趋势,从创新价值链视角厘清环广州大学城创新创业优势资源及其生态圈的内在机理,构建环广州大学城的"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创新孵化育成体系,包括从"创意萌芽—创业项目—初创企业—产业聚集"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进而提出通过改革创新机制体制、构建创新主体协同治理体系和孵化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创新孵化国际化布局,从环广州大学城创新创业生态圈的内核系统提升到外核延伸拓展全程构建创新创业孵化运行机制,系统谋划区域创新发展新路径,将创新链更好地融入产业链,拓展科技创新孵化链条的辐射范围,破解科技创新价值困境,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链视角下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洪民 《情报杂志》2013,(2):196-200
产业共性技术是介于基础性研究与市场化产品开发之间的技术,在技术创新链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和保障。尚未明确的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主体,缺乏有效的机制支持和政策保障,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和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等使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为我国技术创新链上最薄弱的环节。加强政府顶层设计,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条,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管理创新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产业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在融合路径上具有个性特征,而影响不同产业实现两链融合背后机制又具有共性特征。为此,本文从两链融合路径及机制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框架。融合路径主要包括3种,即创新链向产业链端延伸、产业链端向创新链端延伸、搭建两链融合桥梁;融合机制则主要包括创新资源分配机制、创新项目管理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和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基于这个理论框架,以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两链融合发展情况为例,提出促进两链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玥  邓倩玉  王卓 《科研管理》2023,(11):64-73
推进产业创新链与服务链深度融合,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化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扎根理论识别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与服务链融合因素,基于“融合因素-融合效应-创新绩效”SCP范式,构建创新链与服务链融合因素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链需求、创新生态环境、服务链功能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与服务链融合的三类关键因素,且均正向作用于双链融合效应,作用效果依次增强,同时均能通过双链融合效应进一步正向作用于产业创新绩效。本研究丰富了产业创新链与服务链融合研究,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与服务链融合发展的战略规划及政策组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企业为主体组建的创新联合体作为载体之一,旨在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解决科研活动和产业需求脱节问题。文章在回顾总结美国、日本存储行业研究联合体演进的基础上,从演进过程、运行机制、发展战略、项目管理、组织协同、创新生态等方面,对该研究联合体进行剖析并获得重要启示,以期为助力我国创新联合体发展和加快科技强国进程提供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4.
贺冬 《科技广场》2021,(3):21-28
宜春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将科技开放合作摆在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生态,强化人才、科技、平台三项支撑,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四链深度融合,有力地支撑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走出一条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道路.本土高校在宜春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宜春市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分布现状,提出了宜春市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关键。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以创新带动产业的进一步优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基于江苏省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以创新链提升产业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构建创新有效机制 促进企业创新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创新链环一回路模型和创新过程阶段综合模型的深入分析,揭示出企业创新的机制、企业创新机制体系的构成及其有效构建的条件,并阐明构建企业创新有效机制对实现企业创新和增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要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强化产业创新能力是京津冀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协同发展、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打造全国创新驱动新引擎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DSR模型构建产业创新的指标体系,对京津冀产业创新能力进行测算发现,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在动力、状态、响应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2018年后呈加速提升之势。但三地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仍处于初期水平,存在创新能力发展极化效应显著、创新分工合作机制不完备、创新链和产业链难以有效衔接等问题。对此提出优化产业创新格局、完善人才保障制度、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应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近日,威远县出台《威远县"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2016-2020)》。"十三五"期间,全县将围绕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目标,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培育创新主体,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建设工业强县、提升基础设施、打造生态威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并制定了六大科技创新举措:一是着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引领产业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产业创新链和政策工具两个维度构建了新兴产业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选取五个典型的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比研究了相关政策。研究发现:从产业创新链的角度,政策的制定与出台必须结合产业的发展规律;从政策工具的角度,政策的侧重与完善必须瞄准产业发展的瓶颈;十个国家的政策样本表明,政策的完善程度与产业的发展实际基本一致。进一步,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加大供给端政策的出台力度、环境支撑端特别重视充/换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端采取"短期以公共交通为主,长期发展私人交通"的策略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欧光军  杨青  雷霖 《科研管理》2018,39(8):63-71
集群无论是要素还是结构上都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目前基于资源观的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难以解析集群不同主体间通过协同走向创新生态的本质问题。本文运用生态学理论,依据集群创新生态链属性要求,构建出由以产业链和知识链融合协同为内核的集群创新主体系统、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所组成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生态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选取的56个国家高新区代表进行实证评价,找出影响高新区创新生态能力生成的集群产业创新种群结构效能度、集群知识创新群落协同度、集群开放持续创新度和集群创新链群合作度四个关键生态因子,发现高新区普遍创新生态能力不强,且在创新生态因子上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据此制定出打造创新生态型高新区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