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范雪梅  夏爱红  沈波 《编辑学报》2011,23(6):508-508
农业科技论文中常常存在“光合光子照度”“[光]照度”和“辐[射]照度”等光学方面的量和单位混淆使用的现象。笔者依据有关文献,结合自己的编辑实践,对这些易混淆的量和单位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2.
张笑玮 《档案天地》2023,(1):19-23+43
<正>一、“可及性”理论回溯“可及性”源于拉丁语“Accessus”,首次出现在美国学者Anderson在1968年关于卫生服务“Using Service”的论述中[1]。Anderson认为,“可及性”即“受众对服务的实际享用量及获得服务的便捷或受阻程度”[2]。1981年,洛伊·潘查斯基(Penchansky)和威廉·托马斯(William Thomas)深化了“可及性”涵义——从最初的服务对象单方考量,拓展为服务供求双方的“匹配(fit)”[3]。1999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委员塔琳娜·托马斯瑟夫斯基(Katerina Tomasevski)提炼出Availability、Accessibility、  相似文献   

3.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12,24(4):379-379
在农林科技期刊中频频可见“日照时数”这个量名称,其定义为:一天内太阳直射光线照射地面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这里,“时数”是按“单位([小]时)+数”的错误套式构成的时间的名称,如同以“摩尔数”错作为物质的量的名称一样,显然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邹妍 《档案天地》2023,(2):25-28
<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2]。新发展理念不断推动我国档案文化事业发展[3-4],给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提供了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5.
张小庆 《编辑学报》2016,28(3):306-306
放射性活度浓度(radioactive concentration),定义为样品的放射性活度除以该样品的体积,其符号国家标准中未作规定,《核工业化学常用计量单位》[1]中给出的为CA,其SI单位为Bq/m3,常用单位Bq/L。质量活度(massic activity)或比活度(specific activity),GB3102.9—1993[2]中的定义为样品的放射性活度除以该样品的总质量,符号为a,SI单位为Bq/kg。 在各种媒体包括科技期刊中,经常有人将这2个物理量混淆,造成错用或误用。 例如:“2006—2009年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铁矿石中238U、232Th、226Ra的平均活度浓度分别为270 Bq/kg、68 Bq/kg、288 Bq/kg,而煤中238U、232Th、226Ra的平均活度浓度分别为383 Bq/kg、51 Bq/kg、212 Bq/kg。”[3]由使用的单位“Bq/kg”来看,该处的“活度浓度”应该指的是“质量活度”或“比活度”,属于量名称错用。 又例如:“调查结果显示……活度浓度平均值为0.1 Bq/m3、0.6 Bq/m3;……平均活度浓度分别为386、793、3.0、36、48、548 Bq/kg。”[4]前半句中的“活度浓度”使用正确,后半句错了,从单位即可看出应是“质量活度”或“比活度”。同一句中,对不同的单位使用了同样的量名称,属于明显误用。 其实,从以上2个量的定义可明显看出其区别:一个除以体积,一个除以质量,因此,通常放射性活度浓度用于液体或气体,而质量活度或比活度用于固体。在使用这2个量时一般都会写出其量值(数值×单位)。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量值,就可简单快捷地对两者进行辨析,避免错用、误用。  相似文献   

6.
张垒 《中国记者》2023,(1):91-95
<正>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发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宣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1]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也曾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2]  相似文献   

7.
高被引论文与“睡美人”论文引用曲线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通过对潜在“睡美人”论文的引用分布分析,提炼其特征,以期为“睡美人”论文的预判研究提供思路。[方法/过程]采用引用曲线这一更为直观的反映论文引用分布的方法,以“天文学和天体物理”这一领域为例,构建其10的高被引论文、“睡美人”论文的10-20年被引用数据并进行引文分布的对比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两类文献的引用曲线模式及特点——高被引论文的持续增长型、显峰型、双峰型、振荡型,“睡美人”论文的持续增长型、显峰型、双峰型、振荡型、稳定型等被引用曲线模式;针对施引文献、研究主题演化方向探讨了各模式引用曲线形成的相关因素,发现两类文献达到引用高峰的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高妍 《档案天地》2023,(3):61-64
<正>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文化旅游逐渐盛行,“文旅融合”成为旅游业发展新策略。而档案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旅游业提升文化内涵过程中提供科学依据和真实资料的主要来源[1]。如,浙江江山市档案馆通过研究馆藏档案——《清代清漾毛氏族谱》,确定了毛泽东祖居地在江山清漾,促成清漾村成为5A级旅游景区、省历史文化名村[2]。因此,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探索中文学术期刊论文的引文模式及时间窗口的选择对引文模式的影响,建立引文模式的分析框架。[方法/过程]以2006-2008年出版的图书情报领域期刊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两步聚类法对单篇论文在7年内的绝对被引量与相对被引量进行聚类分析,研究论文主要特征因子与引文模式的相关性。[结果/结论]在绝对被引量视角下,期刊论文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经典引文模式;在相对下载量视角下,期刊论文共有6种引文模式,其中3种可以归纳为经典引文模式,另外3种分别为"类睡美人型"、正偏型和马拉松型。相对被引量视角下,首年被引量与总被引量呈现了中等甚至较强的相关性,并且平均被引量越高,相关性越强,绝对被引量视角下的结果正好相反。结果表明,期刊论文的初始被引量与总被引量的相关性高低主要取决于引文曲线的峰度而非总被引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梁兴堃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20):148-161
[目的/意义] 以我国图情领域为例,测量论文的新颖性和传统性并探究其对论文学术影响力的作用进而揭示学术创新的规律。[方法/过程] 采用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的方法,对我国2000年至2019年20年间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收录的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70 207篇研究论文的新颖性、传统性进行测量,并分析论文新颖性和传统性对论文学科影响力的作用。[结果/结论] 结果显示,其他因素不变时,论文新颖性提高1个单位,论文成为高被引论文的优势比增加11%,而论文传统性提高1个单位,论文成为高被引论文的优势比增加33%。边际效应分析显示,同时具有较高的新颖性和传统性的论文较之于其他类型的论文具有更高的成为高被引论文的可能性。此外,随着时间推移,新颖性对论文成为高被引论文概率的影响逐渐削弱,而传统性的影响逐渐增强。同时,作者团队规模对于论文的新颖性存在显著影响,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这些发现凸显我国图情领域守正创新的特点,为理解我国图情领域的学术创新规律提供新的实证基础。同时,也提出一种不同于传统信息计量的基于贝叶斯统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善涛 《编辑之友》2022,(10):106-112
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是民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出版机构,辞书出版是其重要业务内容,两家出版社坚信“一国之文化常与其辞书相比例”,“国无辞书,无文化之可言”,[1]坚持“以改良吾国字典为己任”,[2]在编纂出版新型辞书、学生辞书、国音辞书、白话辞书、辞书删节本和改编本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竞争,由此推动了知识的普及,也为中国近代文化和语言的古今转型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顺应新时代新要求,《沈阳日报》积极探索创新舆论监督新路,联合市纪委监委创办“正风肃纪进行时”栏目,构建了“媒体+纪检”监督带动群众监督的新模式。沈阳在全国首创大数据监督,[1]治理成效显著,让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了公平正义,推动了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以沈阳为代表的辽宁省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作为纠治“四风”长效机制,写入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2]党媒在新形势下加强正风肃纪舆论监督意义重大,《沈阳日报》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保证经济增长同时促进减污降碳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从投入与产出端对产出密度模型改进基础上,利用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了中国275个城市2000—2017年减污降碳、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并基于2035远景目标与2030年碳达峰约束,情景模拟了城市兼顾减污降碳与经济增长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PM2.5污染与CO2排放对经济增长呈现正向影响,人口与制造业集聚在削弱PM2.5污染同时增加了CO2排放,而抑制空间扩张与打破环境成本遵循效应是推进减污降碳的关键。(2)基准情景下,13万元人均生产总值和碳达峰目标基本可以实现,但PM2.5污染只能降至33.050μg/m3;经济增长优先情景下,CO2排放以38.570百万吨高排放达峰,PM2.5污染为36.360μg/m3;减污降碳优先情景下,无论是高或低排放约束下碳达峰与经济...  相似文献   

14.
徐强 《四川档案》2023,(3):28-29
<正>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降本增效成为所有市场主体在当前环境下都必须做出的抉择。具体到档案管理领域,轨道交通总体总包项目各单项设计单位会产生大量的设计文件及图纸,这些设计文件及图纸反映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轨道交通系统安全运维的重要凭证、进行行业知识科普的信息宝库和构建数字生态圈的基础资源”[1],但如何让这些设计文件及图纸在保障企业利益、发挥其凭证参考价值的同时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是值得总体总包单位档案管理部门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同任 《编辑学报》2001,13(2):122-122
在目前出版的许多科技书刊的图表中,用特定的单位(包括单位1)表示量的数值时,还未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量/单位”(量除以单位)的标准化表示法,而仍采用传统的不科学因而是错误的表示法,如 “p(kPa)”或“p,kPa”等。 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中规定: “为了区别量本身和用特定单位表示的量的数值,尤其是在图表中用特定单位表示的量的数值,可用下列两种方式之一表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开展作者学术经验与论文被引频次的关系研究,有助于挖掘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丰富论文学术影响力理论研究。[方法/过程]以“高被引科学家数据库”中的194439名科学家为研究对象,选择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方法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独著作者、第一作者和末位作者的论文被引频次是否存在差异。以aa、h指数、hm指数为自变量,以总被引频次为因变量,并选择发文量、第一作者发文量、研究多样性等11个控制变量,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作者学术经验与论文被引频次的关系。[局限]研究对象较单一,仅选择高被引科学家进行研究。[结果/结论]当作者担任不同角色时,论文被引频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使用负二项回归分析作者学术经验与被引频次关系时发现,无论自变量采用aa、h指数还是hm指数,其回归系数均是一个较大的正数,说明作者学术经验确实对论文被引频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夏 《中国记者》2023,(10):27-2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的国际传播,不仅是讲好中国绿色故事,还是中国积极引领一种基于更加和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全球生态环境安全共同体的必然选择[1]。  相似文献   

18.
林子婕  梁飞 《情报工程》2023,(6):117-130
[目的/意义]通过运用传统计量与补充计量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不同学科门类下各类型科研机构的学术影响力,分析当前我国科研机构在不同学科中的影响力现状,为后续科研机构提升学术影响力提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集了2018-2020年的SCI论文数据,并追踪其在Plum X平台上的关注数据,将22个ESI学科划分为七大门类,聚焦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大类型的科研机构,从机构论文的被引频次以及关注量两个角度衡量机构的学术影响力,分析每一学科门类下不同类型的机构影响力表现。[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是所有学科类型下“高被引-高关注”机构的主体;对于医学类学科,少数医院进入了“高被引-高关注”队列;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占据了低被引低关注机构的主体;对于各学科类型下的机构,其论文总被引频次与总关注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以看出,高等院校的学术影响力独占鳌头,不同学科的“高被引-高关注”机构类型略有不同,各类型机构的跨学科论文产出较低。  相似文献   

19.
【导读】首先以“事件性”为中介,搭建电影与爱之同构;再以Cinema的语义辨析,分析电影院作为驱力主体转型的空间场域价值;最后从知觉后勤学,阐释电影院赋予观众机器感知系统,实现主体的触兴式体验。引言1975年,特吕弗热情洋溢地写下“明天的电影会是一种爱的行动”[1]18。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1]近期,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