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林丹 《教育发展研究》2007,29(12):46-50
"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内部根源.事实上,教师职业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职业幸福感来源于他所经历的职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成为教师职业观还需要一个基本前提--教学欲望.教学欲望与教师自身教育经历、教师专业化以及教师的个性密切相关.然而,"生活方式"成为教师职业观目前还只能是一种追求和理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达成只能是一种有限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认识还处于初始阶段,对“教师职业专业化”概念的还模糊不清,给当前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困难。“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选择教师职业的人具备教师素质,包括以教师职业道德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明确认识“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涵,以利教师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们关于教师职业属性及其素质内涵的认识分歧,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进程,以及教师教育体制、模式和路径的选择。适应教师专业化成长需要,必须进一步明确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注重、强化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及教师职业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师范院校要注意继承传统、凸显优势,发挥教师教育的"本体"功能;完善"混合制"教育模式,增强教师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加强"教学的学术"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化"认识上的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工作具有不确定性、非线型性、复杂性及创造性等特点,教师个体自身所需具备的学科知识并不是专业性的知识,作为教师职业专业知识的教育学知识还不足以支撑起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教师职业本身又缺乏较强的自主性,这些都决定了教师专业化只能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专业化.同时教师专业化并不能等同于教师的职业发展.教师专业化的着眼点是教师这门职业,教师职业发展的着眼点是教师个体,并且单纯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范式来促进教师专业化也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性: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念与约束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正确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日本教师"专业化"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世界范围内,日本是提出教师"专业化"较早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日本公明党在有关教师职业属性问题的争论中,先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明确提出教师肩负有"教育下一代的专业性使命"。到了70-80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对于日本来说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立刻得到日本各方积极响应。时至今日,日本教师专业化已走在了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前列。  相似文献   

7.
浅析智慧型教师的内涵与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型教师"是集教育理念、教育意识、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为一体的典范,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一种新境界.本文通过对"智慧型教师"的概念、特征等方面的讨论,分析了"智慧型教师"生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是崇高的社会职业,在科教兴国的当今时代,教师职业倍受关注.教师职业由经验化、随意化走向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性潮流,教师职业向专业化发展,已成为教师教育关注的焦点.教师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师资来源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职业专业化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是21世纪师范院校面临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9.
蔡宗模 《教育探索》2007,(12):82-84
以"教师发展"取代"教师专业化"的提法,是基于对专业化运动历史的考察和我国教育的客观现实分析.专业化运动的实质应该是教师发展,唯有教师发展了,教师的专业身份才名副其实,教师职业才会赢得尊重,其社会地位才会得以提高.不能不顾自身的历史现实,盲目地效仿西方;也不能在教师整体素质还亟待提高的情况下,通过外在的方式强行加快专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已引起各国家的关注。教师专业化运动包括对“专业”、“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特征等基本理论的探讨。“教师是一种专业”的观念已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并且正在成为一门重要的专业。教师职业所具有专业的特征,决定了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1.
专业化:教师教育的理念与策略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明确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进行以"专业化"为核心理念和策略的改革,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本文拟从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演进过程及教师专业化的核心与内涵,反思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宏观应然走向。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媒介,教师专业化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以提高语言能力为抓手,可以带动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教师专业化.师范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化的第一阶段,应为师范生从教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师范生语言能力与教师专业化要求有很大距离,师范院校应根据师范生语言能力存在的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培养师范生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3.
《师资教育杂志》2012,38(2):209-210
This article brings together two studie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examination of the nature of professionalism in education by focusing on the perspectives of two under-researched groups namely ‘teaching assistants’ and teacher educators working ‘either side’ of the school teacher. The projects were conducted in, and framed by, the UK policy context of public sector modernization and cuts, and raise issues of relevance to international debates on notions of professionalism in education in a context of neo-liberal policy and austerity. The studies drew upon different approaches including autoethnography, life history and discourse analysis.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form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education through the discourses of ‘professionalism’ of teaching assistants and teacher educators. Professionalism is articulated through three themes in the accounts; ‘non-standard’ professional transformations, role ambiguity, and the role of classroom experience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Through these themes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ing assistants and teacher educators locate the notion of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within a broader concept of professionalism in education providing alternatives to the discourse of imposed policy, and the authors reflect upon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voices contribute to the wider international debate on professionalism in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它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立足于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反思实施自我监控、自我调适,不断优化和改善教学行为,才能提高教学水平。由此,我们认为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如果没有反思,那么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将永远建立在冲动、直觉或常规之上。因此,为满足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校必须加强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论陶行知的“艺友制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先生的艺友制教育思想,产生于中国教育现代化初期师资极度匮乏之时,是对传统师范教育观念的一种根本性推翻,是一种本土化的中国师范教育改革探索,它有自身的理论基础.艺友制教育强调"以朋友之道教人艺术或手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培养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对当今教师教育教育改革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化与我国高师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性的教育发展趋势,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我国现行的高师教育应从课程结构、培养模式、训练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17.
课程研究范式的转变使得研究视角从课程研究转向教师研究。外语教师的几个主要概念在后现代教育思潮的影响下不断被重构,对这些概念的再认识有助于广大外语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专业的本真,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际新教师专业特性论介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面临信息化时代,各种新教师专业特性论相继形成。弹性教师专业特性论、实践性/反思性教师专业特性论、扩展性教师专业特性论、复杂性教师专业特性论和后现代的教师专业特性论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透过这些新教师专业特性论,我们可以把握国际社会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并且可以就教师教育的应有方向作出一定的思考,即教师教育应该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加强其社会-道德-情感维度和重视终身学习维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外语教师教育研究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外语教师在推动和理解外语教学中的核心作用。为了更全面地理解外语教学过程,笔认为:应该将教师置于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中心。因为外语教学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学会教学是很难以外在旁观的角度来体认的。故而,用叙事学方法探索外语教师对教学的所知,对于探索教师如何理解她们在课堂中的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