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农村学校治理现代化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农村学校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内在机理,分析了融合信息化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治理现代化体系,找出融合信息化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治理现代化困境:创新机制不完善,对多元主体的“赋权”不足,深度融合态势还没形成。提出优化路径:利用信息化创新基层乡镇政府的治理工作,完善农村“服务型政府”促进信息化下多元主体“赋权增能”,推动信息技术与农村学校体育深度融合态势。  相似文献   

2.
尹龙  李芳 《体育科研》2019,(6):16-21
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近期的重要论题,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是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一种资源和创新的源动力。因此,高校转型发展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其实质就是实现高校和社会两个渠道中知识的转移和创新。研究利用经济学知识,从知识转移的机会、动机和能力三方面构建与知识转移效果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高校体育院系与合作单位的知识转移情况,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回收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院系与合作单位之间的知识转移动机与知识转移能力都对知识转移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知识转移机会则通过知识转移动机与知识转移能力间接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演绎等方法,对“双减”政策助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学科逻辑、现存问题与优化策略进行探究。研究认为:“双减”政策筑牢学校体育“全面育人”的学科归旨、深化学校体育“具身实践”的学科特质、确定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学科功能;在“双减”政策助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受到应试化教育体制、制式化教学方式、单一化课程内容的影响,同时面临学科归旨偏移、学科特质畸化、学科功能受限的问题。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需借助“双减”政策契机,在加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体育引领诸育融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推进健康教育改革方式,助推学校体育实践回归学科归旨、阐扬学科特质、彰显学科功能,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全面育人价值、具身实践成效、健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竞技体育治理体系主要包括治理组织、人才培养、竞赛运作和基本保障等4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国竞技体育治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治理组织困于“强政府、小社会”的刚性治理格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未形成多元主体、多种模式协同发展的联动机制,国家、社会、学校竞赛体系之间难以畅通衔接,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等。结合我国竞技体育治理实践,借鉴国外竞技体育强国经验,提出新发展阶段下我国竞技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路径:竞技体育治理体系改革应加快确立协同发展治理目标;建构政府与多元主体互动互通的组织网络体系;打通学校、社会、国家“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系统联动、科学专业的竞赛体系;建立复合型一体化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双减”政策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体育治理指明了方向;为均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资源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有效保障。与此同时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治理仍有诸多挑战,包括能否摆脱功利性的教育价值观;能否平衡学校体育和校外体育培训的关系;能否有效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化能力;能否实现“家校社”协同共育;能否实现体育教育资源的均衡供给。为突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治理困境,应强化学校体育主阵地作用;提高“体培”机构进入校园的门槛;提升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建设学校体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建设学校体育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多维化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与路径进行研究。鼓励社会力量支持与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是未来一段时期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发展有赖于培育一大批具有强烈的内部动力、强劲的执行力和强大的公信力的体育社会力量,有赖于良好的制度环境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发展还面临着认识的局限性、制度空间的约束性和实际运作能力不足等诸多障碍,限制了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建议从释放制度空间,加强能力建设,健全长效机制等方面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发展的依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社区体育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师资、体育管理人才等资源比较匮乏,许多因素制约了社区体育建设发展的步伐。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比较丰富,且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学校体育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现阶段大力推进社区体育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还需要依托辖区内学校丰富的体育资源来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对县域学校体育的内部治理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和利益动机进行分析并建模。结果显示:学校领导博弈选择概率、家长和学生参与度、体育教师权益、县级政府监管问责力度均可引起学校体育内部治理演化博弈方向的改变;班主任、文化课教师的价值观念、行为倾向、参与意愿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县域学校体育的内部治理效能产生影响;学校领导是县域学校体育内部治理过程中“上升促进”和“下降抑制”的核心点,家长和学生群体影响学校领导与体育教师的决策,且三方处于闭环制衡模式之中。建议:(1)重视县域“小圈子”中利益关系博弈的影响,以“共商”协调利益平衡;(2)规避县域学校体育内部治理的“密集动员型”行为,以“共建”协调监督关系;(3)强化县域学校内部力量参与体育治理的行为意愿,以规制手段协同“共治”;(4)倡导融合“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治理责任观念,构建“三方”协同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学校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体育必须让“体育尖子生”发展得更好;学校体育必须让“体育素质薄弱生”得到转化;学校体育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面向全体学生”与“体育尖子生”、“体育素质薄弱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法治保障是实现青少年体育现代化治理的关键。运用文献资料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阐释了青少年体育现代化治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中“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章名和内容修订的基本要义。研究认为:当前青少年体育面临健康促进效果不显著、运动技能培养路径不畅、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质量不高等困境,应将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基础工程、青少年健康素质提升工程、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建设精品工程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品牌工程等作为未来青少年体育的重点工程。基于“理念-体系-能力”分析框架,在治理理念现代化方面,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作为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的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体现了以青少年健康、教育、体育治理推动青少年体育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在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体育法》提出一系列青少年身体素养培育策略,以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治理目标,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在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体育法》围绕强化多部门、多领域和多层级协同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作能力,充分保障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权利,并通过不断推进法治建设等举措夯实青少年体育治理现代化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体育助力“三大球”振兴的战略意义、现实审视与策略遵循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促进我国“三大球”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助力“三大球”振兴能够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把握竞技体育新要求,发挥独特性价值优势。同时针对学校体育助力“三大球”振兴发展面临的设施服务供给不到位、基层政策落实慢作为、人才资源配置不达标等现实短板弱项,提出补齐设施短板、厚植人才基础和建设师资队伍等策略。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中小学体育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场域—资本—惯习分析框架,对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小学体育中孕育“强体、立德、增智、育美、尚劳”功能,具有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体现在:学校分层体育位置边缘化,学校体育开展的资本保障供给不足,“唯分数论”传统惯习固化,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基于此,提出“双减”政策下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纾解路径:以提升学校体育场域位置为关键,不断提高青少年运动技能;以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资本供给为保障,提高中小学生课后体育服务质量;以破除“唯分数论”传统惯习为导向,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科研论文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周红萍 《体育学刊》2005,12(2):140-143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CNKI)为工具,对1994年以来我国学校体育主要研究领域的体育教学、体育课、体育师资、体育教材、体育评价、学校课外体育和中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等7个方面进行检索,对典型资料进行剖析。结果表明:体育教学论文数量最多,涉及面广,观点百花齐放;体育课研究的类型、结构、组织、评价与教学目标相对应;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论文向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要求发展;体育评价论文向人性化、综合化转变;体育教材研究呈滞后状态;课外体育研究与社会体育接轨不够;中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显得薄弱。  相似文献   

14.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体育对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具有重要价值。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立德”与“树人”的科学内涵。认为学校体育能够传承红色基因,造就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等多种“立德树人”价值。提出价值的实现需要加强政策引导,以结果促进过程发展、提升校园体育文化,优化体育师资团队建设、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等多重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近年来飞行员体育研究情况、热点以及变化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为检索平台,收集并整理文献,运用Cite Space V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共现网络分析的方法,对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内容构建知识图谱,梳理分析我国飞行员体育研究现状与前沿。结果:筛选获得飞行员体育研究相关文献102篇,目前我国飞行员体育研究呈现明显波动态势,文献多刊载在医学、体育学等期刊;空军杭州疗养院娄振山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是国内飞行员体育研究的中坚力量,高产作者形成4个研究团队,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相对分散。通过绘制高频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和时区图谱得出:心理健康、心理应激、民航飞行员、航空体育课程、体能训练、体育锻炼为目前研究热点。结论:近年来,我国飞行员体育研究的热点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体能训练、运动损伤、评价模型、课程构建等逐渐演变为新的研究热点;心理健康、心理应激、心理疲劳、心理韧性等方向的研究呈现持续性和连续性特征;以飞行员心理研究方向的成果在核心期刊上刊载最多,体育训练方向则较少。建议军民航飞行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加强合作交流,互相借鉴研究范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飞行员体育领域的各项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建设和培养体育骨干教师队伍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以带动全体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为重点,以使全体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核心,以使青年体育教师培养质量得到提高为最终目标,计划建造一支以满足本专业发展需要,质量过硬、技能精湛、“双师”素质高、结构合理、梯队充足的教学团队,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水平向纵深发展,打造一支“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7.
利用CNKI系统功能及VOSviewer可视化工具,对我国体育小镇研究的学科分布情况、高发文量期刊与机构情况、资助基金来源、发文作者情况等进行分析,归纳研究热点,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体育小镇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政策方针和课题基金的大力支持反映出国家对体育小镇研究的重视,研究的发文量经历了从逐年增长到逐年下降的过程;(2)体育小镇的研究仍集中在“体育范畴”,体育学在体育小镇研究的学科分布中占据主体地位,高发文量期刊仍以体育学类期刊为主,专业体育院校在体育小镇研究上表现突出;(3)体育小镇领域的活跃研究者较少,各研究群体之间没有交流合作,未形成权威的机构群体与核心作者群;(4)我国体育小镇研究紧紧围绕体育小镇的发展路径、跨界融合与体育小镇、体育旅游与体育小镇、体育产业与体育小镇、国内外体育小镇建设的启示等5个热点主题展开,研究的重心大致经历了从“跨界融合”到“体育产业”到“体育旅游”到“发展路径”的变化。此外,研究还概述了体育小镇融合类研究、启示类研究、发展路径类研究的基本情况;从提升研究水平、丰富研究角度、加强学术交流、立足实际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对体育小镇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实证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由此确立的社会组织合法性教育治理地位构成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合法性出场逻辑,中小学体育发展的现实需求构成其出场的合理性逻辑。随着体教融合与“双减”政策的逐步推进实施,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领域正逐步拓宽、范围逐步加大、程度不断加深,但仍面临制度空间约束、自身能力欠缺、社会认同缺失等现实困境。要通过不断优化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政策制度环境、健全参与机制、拓展治理空间、加强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增强社会认同等策略化解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促进社会组织有效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构建全新的中小学体育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学校体育综合育人效果,助推“双减”政策贯彻落实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探讨当前我国学校体育中存在的学校教学环境缺失、教师兴趣教学认知错位以及学生“知”“行”合一断层等问题。建议:利用环境熏陶、培养价值观念,教师引导、促进价值创造,实践体验、促进价值实现等方式优化学校体育改革,以此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北京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等理念对中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认为在残奥会理念的积极影响下中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在体育理论研究工作、体育课程体系、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体育物质条件等方面将都会得到加强和完善。北京残奥会也将推动特殊体育教育的观念,使其以每一位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为宗旨,不断促进生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