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情景再现:第一次质疑:针对课题的质疑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块儿学习17课——生(全体学生齐读):地震中的父与子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1:地震是怎么回事?课文写的是哪里的地震?生2:课文写了父与子的什么事?生3:这对父与子最后怎么样了?这是一对怎样的父  相似文献   

2.
师: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猜想,“我“可能是一样东西.   生:我想知道课文是怎样写的,然后猜出“我“是什么.   师: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读课文,读懂“我“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师: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猜想,“我“可能是一样东西.   生:我想知道课文是怎样写的,然后猜出“我“是什么.   师: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读课文,读懂“我“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以"写"促"读",激兴趣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生:学会看病。师:如果让同学们自己写这篇命题作文,可以写什么?生:我会写怎样去看病。生:我会写看病过程中发生的事情。生:还可以写看病过程中碰到了哪些人。师:这是你们笔下的"学会看病"。作者笔下的"学会看病"又是怎样的呢?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重点写了什么。(生快速默读课文)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说说课文重点写了什么。生:文章写了儿子出去看病后,母亲心里很着急。师:文中多处写到母亲的心理活动——这是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5.
一聚焦关键词句,整体把握,领悟表达 师:我们在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中,已经领略了"架子十足"和"海军上将派头"的两只鹅,这节课我们去瞧瞧老舍先生家的猫.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猫的哪两个不同生长时期. 生:写了大猫和小猫. 师:课文哪些段落写小猫?哪些段落写大猫? 生:第1~3自然段写大猫,第4自然段写小猫. 师:(打开课件)你再读这句话,看哪个字给我们带来了大猫的一些信息. (大屏幕呈现)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生:"更"字说明大猫也可爱,因为课文中说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师:一个"更"字透露了作者心里想说的话,看来读书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字.在作者眼里大猫小猫都可爱,但它们又各有特点,小猫的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课堂实录】师:自然界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听,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课件播放各种声音)生1:我听到了鸟叫,想到了鸟在树上叫喳喳。生2:我听到风在呼呼地吹。生3:我还听到了小溪在哗哗地流淌。师:这么多美妙的声音,我们如同进入了一个广阔的音乐厅。就让我们一起在这广阔的音乐厅里听一听秋的声音吧。(板书课题:听听,秋的声音)(齐读课题)师:打开课文,听老师读课文,感受一下秋天有哪些美妙的声音?(范读课文)师:你们想读这篇课文吗?生(齐):想。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和同桌讨论…  相似文献   

7.
一、导入新课:(课件,观看图像资料)师:这是农民以前种地的情景。现在用拖拉机耕地,联合收割机直接就把粮食运回家。你们看,现在农业发生了多大变化呀!今天,咱们一起学习第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谁来读一读课题?(生读完后,全体读)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师:看到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我想知道农业有哪些变化?生:我想知道农业的变化到底有多大?师:要想弄懂这些问题,咱们得好好读课文。师:我很喜欢这篇课文,老师想读一读,可以吗?师:老师读完了,你们现在想做点什么?生:老师我给您提个意见,我觉得您读得太快了。师:谢谢你,我一定接受你的…  相似文献   

8.
师:大家看一看写下雪这一段是最先从哪个角度来写的?生:先从"雪下得很大"这个角度来写的……师:我们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部分。读的时候要把雪下得很大的那个气势读出来。(一生读课文有关部分)师:这场雪大吗?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5课《丑菊》。教学目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丑菊“美丽”的特点;在文本中感受语文所赋予的人生道理。道理。教学流程:一、赏菊激趣,揭示课题师: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菊花的录像片。(师播放录像。)师:菊花很美,可偏偏有一种菊花叫“丑菊”,你们想认识它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丑菊》。读课题后你想说点什么?生:难道丑菊真那么难看吗?师:先别急着下结论,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生自由读课文。)二、画菊演菊,读中感悟生:我发现丑菊并不丑,它娇小、美丽。师:从哪…  相似文献   

10.
正一、解题引领,以疑导究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请一位同学来读课题。师:我知道每一个同学都能正确地读出题目,这还不叫真正的会读。怎样才叫会读呢?你能从课题中读出这篇课文会写哪些内容?会具体写哪些内容吗?生:我读出这篇课文会写青海高原和一株柳两部分的内容,我认为会重点写一株柳,写青海高原是为了衬托一株柳。师:看来题目没有白读嘛!要想解决所有的问题,就要走进课文。【点评】"学贵有疑。"课前,把学生的疑问搜集并进行整理,以学生的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品读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案例案例一为加深学生对小珊迪“诚实善良”美好品质的感悟 ,一教师这样引导 :师 :课文已经读过几遍了 ,此时 ,你有哪些问题呢?生 :如果小珊迪受伤后没有让弟弟送还零钱 ,那位先生会责怪他吗?生 :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 ,事情会怎么发展呢?生 :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 ,他会怎样花那十一个便士呢?(其他学生发言略)师 :下面请大家各自选择一个问题 ,通过想像写一个片断。(学生写好片断后指名朗读)生 :小珊迪换回零钱 ,随即往回走。可就在这时 ,一辆马车迎面驶过来 ,只听“啪”的一声 ,他重重地摔在地上。他只觉得全身麻木 ,站起来低头一看 ,…  相似文献   

12.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先读一下.(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先读一下.(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一篇新课《桂花雨》,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生读)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生: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开花时也得仔细地在绿叶中找细小的花. 生:摇桂花时"我"可开心了,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相似文献   

15.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看月食》一文 (师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   生:我想知道什么是月食 !   生:我想知道月食时月亮的样子 !   生:我想知道月亮里有什么东西 !   生:我想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月食 !   生:我想知道有关月食的知识 !   师:小朋友们真会开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读完课文后再谈谈你知道了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生:我知道了月食不是天狗吃月亮,是地球转到了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挡住了太阳光。   生:我知道月食是怎样形成的了。   生:我知道…  相似文献   

16.
师: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 生: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生: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越来越美好. 师:这节课,咱们学习一篇表现科技发展、生活变化的文章.(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17.
教学片断:师:初读课文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那么,你发现课文写了什么时候的景吗?(生再读课文交流)生1:课文写了松坊溪的雪景。生2:课文写了松坊溪雪后的景色。我是从“雪止了”看出的。师:你讲得更明确,而且有理有据,不错。生3:我发现课文还写了雪中的景色。我是从“下雪了”看出的。师:你能举一反三,有新发现。所以我们说雪景包括——生:(齐)雪中景色和雪后景色。师:还写了别的时候的景色吗?生4:课文还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色。师:(不作评价,追问)课文中哪些段落是写深秋景色的?生4:第6~8自然段。师:为什么你说是深秋的景色呢?生4:因…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活动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少年雏鹰争章”活动有哪些章吗?你得过什么章?生:活动有礼貌章、安全章……我得过文明章、阅读章……师: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大家看,这是什么章?(出示课件:“信用章”图片)怎样才能得到“信用章”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讲信用》。(板书课题)2.看课题质疑,探究学习方法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什么是讲信用?生2:为什么要讲信用?生3:怎样做到讲信用?生4:讲信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生1:读课…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章第二小节105至107页“解简易方程”。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直奔主题师:请同学们读课题。看了这个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想学习哪些知识?生1:我想知道什么是方程?生2:怎样解简易方程?[评析:先让学生读黑板上的课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概念,明确学习目标。]二、课件演示,直观理解方程的意义1.方程的意义课件演示:先在天平左边盘内放置20克和30克的木块,又在天平右边盘内放入50克砝码。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天平指针在标尺中间,天平左右两边平衡。师:你想到了哪些问题?用数学方法怎样表示?生1:…  相似文献   

20.
[教例]《要下雨了》 (看燕子低飞的相关动画片,截取于“三辰影库轻松愉快进课堂”中《要下雨了》) 师:燕子为什么要低飞? 生:因为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所以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燕子正忙着捉虫子。 师:回答得很清楚。那这段话中你有什么词不理解? 生:“潮湿”的意思我不明白。 师:看看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氵”,你能说说这个词的意思与什么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