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朓在谢灵运的基础上发展了山水诗,使山水诗创作彻底地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并对唐代山水诗歌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从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分析其创作的不同从而阐释谢朓在谢灵运创作的基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著名诗人,其山水诗中蕴含着大量自然美因素。文章将从山水之色、山水之声、山水之形三个方面对其山水诗的自然生态景观进行探索研究,并力图作一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3.
谢灵运作为时代美学思想变迁的敏锐感受者,是第一个在诗里用全力刻划山水的人,完美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他的山水诗创作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为成功的美学实践之一。谢灵运在山水诗领域所展现的审美特质与运思模式对中国的山水诗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谢灵运和谢朓山水诗歌的创作,无论是从诗歌的写作内容、思想情感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这既是二谢不同个性特征在诗歌中的外现,也是二谢所处时代、生活经历不同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同时谢朓一方面学习谢灵运山水诗歌的创作,另一方面也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变,如在诗歌中多抒发个人情感,而非谈玄悟理;以清新笔调抒情写景取代谢灵运的用典,显得自然而又清新。  相似文献   

5.
谢灵运和谢朓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山水诗名家,二者对山水诗的发展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相比较而言,二人在山水诗的创作上又有着明显的区别。谢朓在继承谢灵运山水诗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对其进行变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在摆脱玄言影响,注重抒写性情;做官与隐居,庙堂与山水相互结合;篇幅更为短小,题材更为丰富;对仗更为工整,音韵更为讲究等方面,为后人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例如对盛唐诗歌的勃兴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6.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位真正独立意义上的山水诗人。山水诗自谢灵运之后成为华夏诗歌的第一表现主题,开创了借山水表达内心主观色彩的思想主题的先例。谢灵运是一位杰出而又成功的山水诗人,但却又是一位十足的政治失败者。他一方面执着于仕途而紧抓不放,但一生仕途蹉跎。另一方面又对隐居生活表现极强的愿望,但一生时官时隐。他把那种仕途失意的愁绪和悲伤,传递给山水让其洋溢着浓郁的主观情感。  相似文献   

7.
山水田园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谢灵运和陶渊明分别开创了山水诗和田园诗,到唐代,王维、孟浩然继承发展了陶谢诗歌的题材和创作风格,在描写田园风光的同时渗入山水景物的描绘,使山水诗与田园诗得以合流,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谢灵运和孟浩然同为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二人的山水诗创作中,孟浩然继承了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将浓厚的故乡情结寄寓山水诗中,表达了相同的政治理想。但是二者的山水诗在创作风格方面和表达归隐时的思想情感方面有差异。从丹纳《艺术哲学》三要素的角度而言,二者山水诗的异同受时代、种族、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历代文学评论家对谢灵运的思想和世界观褒贬不一,但就他对山水诗创作的贡献而言却是公认的。本文就谢灵运山水诗的创作风格、艺术手法进行比较全面的阐述,并与陶渊明诗歌特点作以比较,从而更加突出表现谢灵运对我国山水诗创作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商洛学院学报》2018,(1):48-51
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诗人。其创作生涯中一直存在着"仕"与"隐"的矛盾纠结,具体体现在诗歌思想内容和言行两个方面。这与其所处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的时代和家族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而谢灵运本身的人生经历与个性性格则是造成其"仕""隐"矛盾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古代山水田园诗歌史上,陶、王二人的贡献是令人瞩目的:陶诗以独特的审美价值映照后世;王诗因其数量之本,艺术成就之高把中国山水诗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纵观陶、王创作的山水田园诗,虽都具有灵动的生韵,但因二人的生活追求和审美观的不同,使得诗歌在风格上一个趋向平淡,一个呈现空灵。  相似文献   

12.
山水诗是刘长卿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类型,与盛唐山水诗不同,他的山水诗歌描绘出一个失去家园的孤独者,体现了对于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这种独特的情感内涵渗透在刘长卿山水诗歌的各个方面。虽然他的山水诗有严重的意象程式化,但却真实地反映出一个混乱时代对个体知识分子的影响,具有大历前期诗歌独特的风味,对于中唐及其以后的诗歌有很大影响,在中国诗歌特别是山水诗歌史上也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位真正独立意义上的山水诗人,开创了借山水表达内心主观情感的思想主题的先例。山水诗自谢灵运之后成为华夏诗歌的重要表现主题,具有强烈的抒情韵味,可以说这一主题的呈现对他来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文章辨析了谢灵运山水诗歌中的主观抒情色彩的成因,以及这一思想主题与诗人本身的遭遇、性格、家族和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谢灵运对山水文化的推进表现在他对山水园林的建设和山水诗文的引领两个方面。他将山水诗从玄言诗中分离出来,使以自然山水为独立表现对象的诗歌成为具有独立审美意味的文学形式;他的庄园建设和庄园山水诗,对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发展和园林艺术的发展都有着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5.
谢灵运对山水文化的推进表现在他对山水园林的建设和山水诗文的引领两个方面。他将山水诗从玄言诗中分离出来,使以自然山水为独立表现对象的诗歌成为具有独立审美意味的文学形式;他的庄园建设和庄园山水诗,对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发展和园林艺术的发展都有着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万里在山水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山水景物诗,比之谢灵运、王维,风格独特,而其中最大的特色,便是其诗塑造了一个人化的自然世界.本文试就他的山水诗构建的人化自然世界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的山水诗有着其独特的产生发展背景及复杂、广泛的思想内容,与西方“以歌唱宁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田园诗(牧歌)有着本质性区别。作为山水诗人的谢灵运与孟浩然在诗史上都有着重大贡献。谢灵运是诗史上写出大量山水诗的诗人,而孟浩然则开盛唐时期田园...  相似文献   

18.
孟浩然与华兹华斯是中英文学史上大量创作山水诗歌的著名诗人,他们在山水诗歌的创作上都独具风采。两位诗人所持不同的自然观和宗教观极大地影响了其山水诗歌的创作,他们的诗歌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特点、意象及意境三个方面。从意识形态的对比研究视角鉴赏中西山水诗不仅对诗歌研究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也为读者开拓了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9.
从创作手法、精神气韵、才情个性等角度深入剖析了从谢灵运到韩愈在审美追求及诗歌风格方面停承及发展的轨迹。就传承而言,谢灵运以功力为诗,这在中唐时得到了空前响应;就发展而言,谢灵运的时代,山水态美尚未被人感知和表现,他以细致的体物传达山水精神,使山水诗蔚为大观。韩愈的时代,人们所能感受到的山水美在诗篇里已趋饱和,他的体物是要表现事物的丑陋、冷森、充满戾气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刘宋世家大族杰出作家谢灵运之所以在山水文学创作中取得如此突出成就,其经济生活状况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谢灵运富足奢华的庄园经济生活催生了他的山水诗,还影响其山水诗的创作题材、情感状态、精神境界和审美取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