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正>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儿童阅读,注重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课外阅读,更应该关注不爱读书的学生。爱读书的学生,仿佛天生为书而生;不爱读书的学生,如何打开他们拒绝阅读的枷锁,让他们爱上阅读呢?1.保证充裕的阅读时间。新课标强调第一学段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  相似文献   

2.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的重点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境,使孩子入境、入文、入情,在丰富的阅读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养成终生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读;帮助选择读的内容,使学生多读;教给方法,使学生会读,少走弯路;开展活动,使学生乐读.总之教无定法,我们应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开拓视野,让学生的生命洋溢阅读的喜悦.  相似文献   

3.
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课外阅读的目标之一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学生浸润在书香中.然而,目前农村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现状却令人深感忧虑.电视和网络带给社会个体的是形象思维的泛滥和思考习惯的衰退,书籍也似乎正与今天的孩子渐行渐远.因此,小学生读书习惯和读书能力的养成应成为我们密切关注的一个社会课题.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概况与原因分析 身为工作在农村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通过观察和调研,对于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我得出了如下结论.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质是"好读书,读好书",量是145万字。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阅读的大门,更是我们每一位小学低年级老师要努力做到的事情。一、老师讲述,激发阅读期待我总是会抓住机会为学生读书。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给学生读整本整本的书。因为学生们认识的  相似文献   

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从小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将会使他们一生受益。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呢?一、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学生的阅读是不能被耽搁的,如果过了阅读的最佳年龄,就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在语文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经历,有效引导学生的阅读过程,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提高整体语文素养。那么怎样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从而提升思维品质呢?在此结合具体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浅见。一、引导学生读好书,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怎样引导学生读好书呢?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爱读书的人。言传身教是一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培养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根据现实情况及学生特点,采取了"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读;设立图书角,营造读书氛围;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定时间,定目标,提高阅读效率;提供展示平台,体验读书乐趣"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保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这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加以指导.指导策略包括: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好读书;推荐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读好书;开设阅读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会读书;指导写读书笔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开展阅读交流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冯丽 《教师》2015,(6):25
课外阅读是大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阅读的延续与扩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要帮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书,让学生有书读,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要让小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但是,许多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要么无书可读,要么不爱读书。教师要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1.
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的确,课外阅读为孩子的童年开启了一扇能窥见生命奥秘、通往精神天堂的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许多学生课外阅读之门并未真正开启。那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让他们打开课外阅读之门呢?我认为巧用“加”“减”“乘”“除”,是引导学生开启阅读之门、踏上阅读之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培养农村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农村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粗浅地谈几点体会,以作为引玉之砖。教师身教言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跳出传统假期作业模式,走阅读作业创新之路;加强引导,让学生读好书,会读书;开展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读书的乐趣;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也能徜徉在书海。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是一个人基本的学习能力,也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呢?又通过怎样的实践,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归于注重课外阅读这一重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课外阅读不是语文学习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内外阅读,大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衷地爱上阅读。身为教师必须要开放语文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使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通过创设阅读平台,养成阅读习惯;延伸阅读内容,培养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组织阅读活动,分享读书乐趣等路径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终生与书结缘!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来,儿童课外阅读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话题。小学是培养学生一生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低年级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学生阅读的最佳时段,让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6.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堪忧。对此,教师应认真分析原因,重点解决农村学生有书读的问题,保证学生读好书,并帮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7.
杨越 《学子》2012,(8):41-42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为学生打开阅读之门,把他们引向阅读之路。因此,学校推进了大阅读工程,设计名著导读课,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接触人类精神高端,享受高峰体验,以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引导他们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目的,为学生奠定自己的精神地基。名著...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针对阅读教学曾经提出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观点。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外阅读的真正主人呢?一、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根据叶圣陶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课外阅读和课内精读要求不同。课内精读要求每个年段的阅读要求逐年上升,各有所侧重。课外阅读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不断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学生要把课堂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读书实践中去,多读  相似文献   

19.
高红纳 《教师》2014,(33):23-23
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养成读好书的习惯,我们必须营造氛围,指导学生从小进行广泛的阅读,让学生享受到读书的快乐,使阅读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快乐经历,使他们真正地爱读、乐读,以致受用终身。  相似文献   

20.
李开祥  张雪琴 《时代教育》2012,(20):121-122
当前学生的课外阅读面临种种问题:学生沉迷上网,无心读书;作业太多,没时间阅读;阅读的面窄,不知道如何选择书目等等。如何改变现状,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呢?本文推荐了六大策略,为孩子打开课外阅读的大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