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提高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是师生共同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呼唤.为了提高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对提高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现实意义及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低、中年级普遍存在作业质量低下问题,本文就试图从作业订正有效性的现状这方面切入,谈谈提高学生作业订正有效性的方法,即提高作业订正正确率的方法,而提高订正的有效性是为了提高作业的质量,归根结底,是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3.
“减负增效”形势下的初中科学作业设计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顺生 《考试周刊》2011,(14):209-210
传统的机械重复、高耗低效的作业训练模式,在现行义务教育阶段校园中仍然严重存在。为缓解这一问题,作者从初中科学作业有效性这一角度出发,分析初中科学作业状况和影响作业有效性的因素,并根据初中科学作业效低趣少的现状,探索出了提高作业有效性的可操作的方法,在切实提高各类学生作业的有效性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初中作业的有效性设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是新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求初中教师在布置、设计作业时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具备创新意识。本文分析了影响作业有效性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初中作业有效性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业是承教启学的重要环节,小学作业的有效性对于教学效果的改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了有效性小学作业的相关设计策略,以期对小学作业有效性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作业有效性展开论述,先由当前化学作业不能很好地体现有效性引出思考,然后阐述从增加归纳对比型、开放型、探究型、反思型作业等方面来提高化学作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规范办学以来,学生在校时间的缩短,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老师追求的目标,教学的有效性涉及的跟教学有关的方方面面,其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做到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作业的设计必须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生活性和探究性,唯有如此才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物理作业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物理作业的有效性是我们所有物理教师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经历就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研究,现从影响物理作业有效性的因素和提高物理作业有效性的策略两个方面简单谈谈自己一些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却不太顾及其长远的教育价值。历史作业布置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脱离实际,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使学生不堪重负,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目睹或亲历着“老师布置作业辛苦,学生完成作业痛苦”的教育无奈,每位历史教师都应该认真审视提高作业布置有效性的意义,深刻反思提高作业布置有效性应遵循的原则,切身探索提高作业布置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巩固消化课堂教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作业的诸多弊端,对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了研究,探究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期望通过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执行力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作业是教育观的体现和浓缩,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传统的地理作业已经不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作业转变迫在眉睫。为了与新课程理念相呼应,提出了地理作业转变的方向,从而使得地理作业符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有效作业的实施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而效率低下的现象一直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个突出的教学问题。提高作业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对此,我们应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作业观,优化作业设计和布置,提高作业质量,改进作业批改,提高反馈矫正和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呼唤素质教育的减负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社会各界关于家庭作业的争论不绝于耳,家庭作业的有效性受到质疑。如何能让家庭作业做到“减负”而不“减质”,这是家庭作业改革的关键。通过对当前小学生家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思考,为提高家庭作业的有效性和家庭作业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除了在量上加以衡量外,还应从其结构、来源以及学生个体对课业负担的态度、情绪体验等各个层面予以考虑:第一,课程设置、智育结构等方面是否合理化,将直接导致学生课业负担程度的差异;第二,来自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内外部压力是导致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学生个体对课业负担的态度情绪也会对学生课业负担程度产生影响。基于此,上述因素应成为我们衡量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轻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环节是整个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分析传统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从课内实验、课程设计、课外作业三个方面进行了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全国各地的初中物理作业的设计形式和中考的命题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案列展示、解析、对策,提出新颖的、开放的、发散的、好的试题或作业题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7.
Teachers’ homework follow‐up practices, the in‐class strategies teachers use to monitor their students’ homework assignments, have an impact on their students’ homework behavior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d the perspectives of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on the three domains of homework follow‐up: the practices used in class, the purposes of each practice, and the aspects that may influence this process.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wo data sources (i.e., focus group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nd were analyzed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teachers monitored homework either using a single strategy or a combination of strategies (e.g., checking homework completion and providing individual feedback) linked to a specific purpose (e.g., promote students’ involvement). The teachers also reported that they were under certain constraints when they delivered homework follow‐up practices (e.g., pressure to follow the curriculum), so their practices’ effectiveness sometimes can be compromise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作业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后作业同样应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英语教材中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相结合的编写思路,培养复合型人才,体现人人都得到发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学习意识。据此,高中英语作业布置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有声作业、口头作业与书面作业并举;口头作业的新颖性和多样性;作业布置的文化性、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和延伸性。  相似文献   

19.
论体验课程     
体验课程是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是课程运行的最后一个层次,也是最终的归宿。体验课程的知识基础是个人知识,体验课程常见的文本表征为课堂笔记和作业。学生体验和建构课程的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建构融为一体,其运行过程受教材(教学)知识的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的心智水平、教师的引导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传统英语"积累型"作业设计模式形式单调,内容枯燥而脱离生活实际,作业资源缺乏合理整合和利用。新课标下中小学英语"积累型"作业设计应遵循主体性和人性化结合、趣味性和实践性结合、量力性和层次性结合、互动性和合作性结合、多样性和选择性结合原则,以达到英语课外作业促进学生完满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